戴震哲学研究——以“仁智统一”为视域的考察
发布时间:2023-11-25 00:10
本文尝试以冯契先生提出的“仁智统一”观点为视角重新解读戴震哲学。相较西方近代以来流行的狭义认识论在理性与非理性、科学与人文间形成的冲突关系,“仁智统一”强调伦理学(或“人道原则”)与认识论(或“理性原则”)间的统一而不可分离关系,一方面,它强调人的道德规范是根据理性原则来的,讲伦理学离不开认识论的角度;另一方面,它认为认识的过程就是德性培养过程,不能脱离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来谈认识论。“仁智统一”作为儒学的整体特征,这一点无论是在先秦儒学、宋明理学,或是清代儒学中都是一致的,但“仁智统一”在各时期儒学中呈现的形态并不一致,这种差异性正体现出哲学家的创造性及其哲学思想的偏向。先秦儒学的“仁智统一”形态在重视伦理学中理性原则的同时,也承认人的感性存在的合理性,凸显“理”与“情欲”的统一。程朱理学将形而上的“天理”作为其伦理学与认识论的基础,导致其哲学中形成一种“理气相分”的世界观,它在其伦理学中引发了“理”与“情欲”间的分裂与对立,“理气相分”说延伸至其认识论,便意味着程朱理学要认识的作为道德规范的“理”与经验世界是脱节的,它使得程朱理学的认识论成为一种先验论,由此认识的“理”具有独断性,...
【文章页数】:18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儒家与“仁智统一”
一、“仁智统一”提出的背景
二、“仁智统一”的内涵
三、先秦儒家奠定的“仁智统一”原则
第一章 戴震对程朱理学的批评
第一节 对程朱理学伦理学的批评
第二节 对程朱理学认识论的批评
第三节 对官学化程朱理学的社会学批评
第二章 “仁智统一”视域下的“理”论
第一节 “分理”
一、“分理”的提出
二、“分理”的特征
三、“分理”的认识与“重知”的认识论
第二节 “理义之理”
一、“理义之理”:“理”所具有的价值内涵
二、“理义之理”的认识
第三节 “情欲之理”:“情欲”与“理”的沟通
第三章 “仁智统一”视域下的人性论
第一节 人性的新理解:“血气心知”说
一、“血气心知”的起源:“气化不息”之天道
二、“血气心知”的内涵及其与荀子人性论的关系
三、人性之“自然”:作为伦理学与认识论基础的“血气心知”说
第二节 “性善”说
一、“性”与“善”的区分
二、“性善”如何可能?
第三节 “成人”:“天”“人”交互作用的过程
第四章 “仁智统一”视域下的“以情絜情”说
第一节 “以情絜情”说与“推己及人”原则
第二节 “以情絜情”说与“仁道”原则
第三节 “以情絜情”说与“仁智统一”原则
第五章 戴震哲学的后学及其现代意义
第一节 戴震哲学的后学
第二节 戴震哲学的现代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866874
【文章页数】:18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儒家与“仁智统一”
一、“仁智统一”提出的背景
二、“仁智统一”的内涵
三、先秦儒家奠定的“仁智统一”原则
第一章 戴震对程朱理学的批评
第一节 对程朱理学伦理学的批评
第二节 对程朱理学认识论的批评
第三节 对官学化程朱理学的社会学批评
第二章 “仁智统一”视域下的“理”论
第一节 “分理”
一、“分理”的提出
二、“分理”的特征
三、“分理”的认识与“重知”的认识论
第二节 “理义之理”
一、“理义之理”:“理”所具有的价值内涵
二、“理义之理”的认识
第三节 “情欲之理”:“情欲”与“理”的沟通
第三章 “仁智统一”视域下的人性论
第一节 人性的新理解:“血气心知”说
一、“血气心知”的起源:“气化不息”之天道
二、“血气心知”的内涵及其与荀子人性论的关系
三、人性之“自然”:作为伦理学与认识论基础的“血气心知”说
第二节 “性善”说
一、“性”与“善”的区分
二、“性善”如何可能?
第三节 “成人”:“天”“人”交互作用的过程
第四章 “仁智统一”视域下的“以情絜情”说
第一节 “以情絜情”说与“推己及人”原则
第二节 “以情絜情”说与“仁道”原则
第三节 “以情絜情”说与“仁智统一”原则
第五章 戴震哲学的后学及其现代意义
第一节 戴震哲学的后学
第二节 戴震哲学的现代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866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866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