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孟子》評本研究
发布时间:2023-11-27 19:10
《孟子》是儒家十三經之一,問世以來受到學者的高度關注。文學評點發展至明代達到鼎盛,明中後期陸續出現側重從文學角度解讀《孟子》的評點之作。入清之後,孟學得到進一步發展,評點《孟子》的專著逐漸增多且趨於精良。儘管前輩及時賢關於清代《孟子》評點本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有待深入補充與完善。有鑒於此,本論文利用傳統文獻的方法,對清代《孟子》評點本的評點者、版本、書目著錄等加以考述,並在此基礎上深入評本之中,歸納整理評本中的眾多評語,分析評語內容,總結清代《孟子》評點的特色與價值。希冀本論文的完成,能為孟學研究及評點學的豐富完善增磚添瓦。緒論部分之外,全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主要從評點的產生根源、《孟子》評本在明代出現的現實原因、清代《孟子》評本發展的文化背景三個方面分析《孟子》評本產生緣由。評點根源於古代章句訓詁、詩文史評傳統、標註讀書法,但《孟子》評點至明中後期才陸續問世,選擇儒家經典《孟子》為評點對象與明代的心學思潮、文壇風氣、評點發展至明代呈現全面興盛之勢不無關係。清代《孟子》評點在明代的基礎上持續發展。第二章分清前、中、後三期梳理諸多評本的版本,厘清不同評本的...
【文章页数】:28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緣由
二、研究對象
(一)學界關於評點界定的爭議
(二)本文關於評點的界定與研究對象的確定
三、研究現狀
(一)對單個評本的專門性研究
(二)《孟子》評本的書目著錄與整理
(三)其它涉及清代《孟子》評本的研究
四、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一章 《孟子》評本的產生緣由
第一節 評點的歷史淵源
一、經書箋注
二、詩文史評
三、標注讀書法
第二節 《孟子》評點出現在明代的現實原因
一、評點在明代的全面興盛
二、評點延括至儒家經典
第三節 明代的《孟子》評本
一、最早的《孟子》評本—《蘇評孟子》
二、戴君恩及其《繪孟》
第四節 清代《孟子》評點的文化背景
一、明末清初的學風嬗變
二、乾嘉考據之風的浸潤
三、評點地位的提升
第二章 清代《孟子》評本的作者及版本考述
第一節 清前期《孟子》評本的作者及版本
一、湯來賀《孟子評點》
二、儲欣《批點孟子集注》
三、王訓《七篇指略》
四、汪有光《標孟》
五、沈李龍《重鐫蘇評孟子》
六、翼聖堂重訂《蘇老泉硃批孟子》
七、陳履中《孟子論文》
八、王源《孟子評》
第二節 清中期《孟子》評本的作者及版本
一、趙承謨《孟子文評》
二、周人麒《孟子讀法附記》
三、牛運震《孟子論文》
四、王又樸《孟子讀法》
五、劉大櫆《孟子評點》
六、康濬《孟子文說》
七、趙大浣《增補蘇批孟子》
第三節 清後期《孟子》評本的作者及版本
一、高玲《(新刻批點)孟子讀本》
二、翁錫書《增訂批點真西山孟子集編》
三、王汝謙《孟子論文》
四、吳敏樹《吳南屏先生評點孟子》
五、吳汝綸《孟子點勘》
六、吳闓生《孟子評點》
第三章 清代《孟子》評本的評點形態與方法
第一節清代《孟子》評本的評點形態
一、“評”
二、“點”
第二節 清代《孟子》評本中的批評方法
一、歷史批評法
二、比較批評法
三、意象批評法
第四章 清代《孟子》評本的評點內容
第一節 評本中的閱讀論
一、閱讀《孟子》的態度與方法
二、對後世讀者的閱讀指點
第二節《孟子》評本中的文章寫作論
一、文章立意
二、行文之法
第三節 《孟子》評本中的文體論
一、體裁之“體”
二、風格之“體”
三、表現方式之“體”
第四節 《孟子》評本中考據與義理
一、評本中的考據
二、評本中的義理詮釋
第五章 清代《孟子》評本的特色與價值
第一節 清代《孟子》評本的特色
第二節 清代《孟子》評本的價值
结语
參考文獻
附录
附錄一 今可見《孟子》評本的序跋點校
附錄二 清代《孟子》評本集評示例
致谢
攻讀學位期間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68403
【文章页数】:28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緣由
二、研究對象
(一)學界關於評點界定的爭議
(二)本文關於評點的界定與研究對象的確定
三、研究現狀
(一)對單個評本的專門性研究
(二)《孟子》評本的書目著錄與整理
(三)其它涉及清代《孟子》評本的研究
四、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一章 《孟子》評本的產生緣由
第一節 評點的歷史淵源
一、經書箋注
二、詩文史評
三、標注讀書法
第二節 《孟子》評點出現在明代的現實原因
一、評點在明代的全面興盛
二、評點延括至儒家經典
第三節 明代的《孟子》評本
一、最早的《孟子》評本—《蘇評孟子》
二、戴君恩及其《繪孟》
第四節 清代《孟子》評點的文化背景
一、明末清初的學風嬗變
二、乾嘉考據之風的浸潤
三、評點地位的提升
第二章 清代《孟子》評本的作者及版本考述
第一節 清前期《孟子》評本的作者及版本
一、湯來賀《孟子評點》
二、儲欣《批點孟子集注》
三、王訓《七篇指略》
四、汪有光《標孟》
五、沈李龍《重鐫蘇評孟子》
六、翼聖堂重訂《蘇老泉硃批孟子》
七、陳履中《孟子論文》
八、王源《孟子評》
第二節 清中期《孟子》評本的作者及版本
一、趙承謨《孟子文評》
二、周人麒《孟子讀法附記》
三、牛運震《孟子論文》
四、王又樸《孟子讀法》
五、劉大櫆《孟子評點》
六、康濬《孟子文說》
七、趙大浣《增補蘇批孟子》
第三節 清後期《孟子》評本的作者及版本
一、高玲《(新刻批點)孟子讀本》
二、翁錫書《增訂批點真西山孟子集編》
三、王汝謙《孟子論文》
四、吳敏樹《吳南屏先生評點孟子》
五、吳汝綸《孟子點勘》
六、吳闓生《孟子評點》
第三章 清代《孟子》評本的評點形態與方法
第一節清代《孟子》評本的評點形態
一、“評”
二、“點”
第二節 清代《孟子》評本中的批評方法
一、歷史批評法
二、比較批評法
三、意象批評法
第四章 清代《孟子》評本的評點內容
第一節 評本中的閱讀論
一、閱讀《孟子》的態度與方法
二、對後世讀者的閱讀指點
第二節《孟子》評本中的文章寫作論
一、文章立意
二、行文之法
第三節 《孟子》評本中的文體論
一、體裁之“體”
二、風格之“體”
三、表現方式之“體”
第四節 《孟子》評本中考據與義理
一、評本中的考據
二、評本中的義理詮釋
第五章 清代《孟子》評本的特色與價值
第一節 清代《孟子》評本的特色
第二節 清代《孟子》評本的價值
结语
參考文獻
附录
附錄一 今可見《孟子》評本的序跋點校
附錄二 清代《孟子》評本集評示例
致谢
攻讀學位期間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684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868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