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陆禅之别及朱陆之争看陆九渊心学特质
发布时间:2024-02-22 01:47
陆九渊心学作为与朱熹理学双峰竞秀的理论,在宋明思想史上占重要地位。本论文第一章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对陆九渊心学所产生的时代背景、陆九渊的知识背景、生平,以及其思想溯源逐一介绍。陆九渊生活的时代,一方面国家政权不稳定,另一方面由于市民经济兴盛,社会流行重商、重金钱之风。读书人读书只为有朝一日求取功名,从而可以做官谋利。面对南宋社会混乱、人心向背的现状,陆九渊创立象山心学,以期匡正人心。陆九渊出生于儒学世家,其人系儒家知识分子,其一生之书院讲学教化众生,以及荆门为政,充分能看出其人之儒家担当精神。由于先辈儒佛并重,加以居住地邻近佛寺,因此思想上也受到佛教影响。这也导致其学长期被人误为禅学。学界关于其思想溯源,有三种说法:源于孟子说、源于程门说、源于禅门说。陆九渊自称其思想源于孟子。第二章分析了陆九渊心学与禅学之异同。尽管两者有相类之处,如“发明本心”与“明心见性”,但有本质不同。本章依次解析两者异同。陆九渊为儒门学者,其“发明本心”系将顿悟落在实处,扩大本心之四端善端,最终达到道德修养的完美境界。禅宗则以空为最高境界,追求顿悟之后的真如境界,达到断生死,自性清净,终极涅槃。陆九渊也多次站在儒...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材料说明
第一章 陆九渊其人及其思想溯源
第一节 陆九渊心学之时代背景
一 人心之乱
二 学风虚浮
第二节 陆九渊知识背景
一 家学渊源
二 禅门参学
第三节 陆九渊平生功绩
一 讲学
二 荆门之政
第四节 陆九渊心学理论溯源
一 孟子说
二 程门说
三 禅门说
本章结语
第二章 陆禅之别:似同而实异
第一节 陆禅之同
一 心为宇宙本源
1.1 陆九渊“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
1.2 禅宗“自性能生万法”
二 “优游涵泳”读书法与“心悟转法华”
三 陆九渊对禅学之化用
第二节 陆禅之异
一 “本心”之实与“自性”之虚
1.1 陆九渊“心即理”与成圣境界
1.2 禅宗自性之空与真如境界
二 “剥落”与“顿悟成佛”
2.1 陆九渊“剥落”
2.2 禅宗“顿悟”
三 陆九渊“静坐”与“禅非坐卧”
四 陆九渊对佛教之批评
本章结语
第三章 朱陆之争:有异也有同
第一节 朱陆两次雅集:鹅湖之会及南康之集
第二节 朱陆之异
一 尊德性与道问学
二 “我注六经”与“六经皆我注脚”
第三节 朱陆晚年之相融
第四节 朱陆门派后期流弊
本章结语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906210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材料说明
第一章 陆九渊其人及其思想溯源
第一节 陆九渊心学之时代背景
一 人心之乱
二 学风虚浮
第二节 陆九渊知识背景
一 家学渊源
二 禅门参学
第三节 陆九渊平生功绩
一 讲学
二 荆门之政
第四节 陆九渊心学理论溯源
一 孟子说
二 程门说
三 禅门说
本章结语
第二章 陆禅之别:似同而实异
第一节 陆禅之同
一 心为宇宙本源
1.1 陆九渊“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
1.2 禅宗“自性能生万法”
二 “优游涵泳”读书法与“心悟转法华”
三 陆九渊对禅学之化用
第二节 陆禅之异
一 “本心”之实与“自性”之虚
1.1 陆九渊“心即理”与成圣境界
1.2 禅宗自性之空与真如境界
二 “剥落”与“顿悟成佛”
2.1 陆九渊“剥落”
2.2 禅宗“顿悟”
三 陆九渊“静坐”与“禅非坐卧”
四 陆九渊对佛教之批评
本章结语
第三章 朱陆之争:有异也有同
第一节 朱陆两次雅集:鹅湖之会及南康之集
第二节 朱陆之异
一 尊德性与道问学
二 “我注六经”与“六经皆我注脚”
第三节 朱陆晚年之相融
第四节 朱陆门派后期流弊
本章结语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906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906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