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金履祥对朱熹《仁说》思想的阐释——以《论语集注考证》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4-03-20 03:42
  仁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命题,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历代儒者在对仁的不同阐释中表达了各自独特的思想。在宋代理学建构的过程中,仁不断被提到本体的高度去论证,朱熹在前贤理论的基础上,建构了系统的仁学本体论。元代儒者对朱熹仁学思想的传承则是学术界研究的薄弱环节。金履祥作为朱学嫡脉,在对朱熹《论语集注》注疏过程中,通过对比朱熹其他文本,对朱熹仁学思想进行了全面的阐释。首先,金履祥继承了朱熹“仁者,心之全德”的思想并进行阐释。在《论语集注考证》中,金履祥用“仁者,心之全德”诠释“仁”,保留了朱熹的核心观点。在此基础上,金履祥对朱熹“仁者,心之全德”展开了进一步诠释,并运用了“理一分殊”说明仁与义、礼、智、信的关系;提出“知行合一”命题,并且对“为仁之方”具体论证。其次,金履祥传承了朱熹“仁者,天地生物之心”的思想。金履祥在《论语集注考证》中引朱熹在《仁说》中对“仁者,天地生物之心”的阐释,将宇宙论与心性论相联系,完整地呈现了朱熹从形而上与形而下两个层面对仁学的建构。结合金履祥《复其见天地之心》一文中对于“天地之心”的论述,金履祥提出天地之心即是“仁也,生生之道也”以“一阳复于下”言天地之心,皆是...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金履祥及其《论语集注考证》
    (一)金履祥生平与著作
    (二)《论语集注考证》
        1.《论语集注考证》的版本
        2.《论语集注考证》的特点
        3.《论语集注考证》的评价
二、金履祥对朱熹“仁者,心之全德”的阐释
    (一)孔子仁学及发展
        1.孔子“仁”的内涵
        2.孟子以“心”与“爱”释仁
        3.程颐以“专言”与“偏言”论仁
    (二)朱熹的“仁者,心之全德”
        1.仁者,爱之理
        2.仁者,心之全德
    (三)金履祥对朱熹“仁者,心之全德”的阐释
        1.仁者,心之全德
        2.以“理一分殊”阐释“仁”与“义礼智信”的关系
        3.提出“知行合一”命题阐释“为仁之方”
三、金履祥对朱熹“仁者,天地生物之心”的阐释
    (一)诸儒所谓的“天地之心”
    (二)朱熹的“仁者,天地生物之心”的思想
        1.仁者,天地生物之心
        2.复其见天地之心
    (三)金履祥对朱熹“仁者,天地生物之心”的阐释
        1.“仁也,生生之道也”
        2.复其见天地之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932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932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7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