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唐纳解决心理因果性问题了么?
发布时间:2024-04-14 14:22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非还原物理主义的心理因果性问题一直是哲学家们研究的重点。具体来说,最初我们关于心理因果关系问题的讨论,在于对非物质的心灵的理解,即探讨灵魂是如何与身体发生关系的。而当代的许多哲学家虽然都否定了灵魂的存在,但大家关于心理因果性问题的讨论并没有消失。而是把关注的重心转移到了心理属性的问题上。辛西娅·麦克唐纳和格雷厄姆·麦克唐纳认为,心理因果效应和心理属性的因果相关性这两个问题可以通过采用某种版本的事件属性例示理论来解决。具体说来,本文围绕辛西娅·麦克唐纳和格雷厄姆·麦克唐纳对心理因果性问题的讨论,首先对心本身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梳理,接着对与心理因果性问题紧密相关的前提性问题进行了论述,最后在吸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麦克唐纳的唯物主义心理因果性学说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并作出尝试性的解答。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心理因果性研究的缘起和发展。从学术发生学的角度讲,人们开始广泛关注和研究心理因果性问题,是源于笛卡尔实体二元论与相互作用论之间存在尖锐的冲突。第二部分对与心理因果性问题紧密相关的前提性问题进行了论述。心理因果性的“形而上学问题”非常重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心本身的起源和发展
(一) 心本身的起源
(二) 原始心理现象的早期演化与分类
二、心理因果性的前提性问题
(一) “原因”和“因果关系”的语用学分析
(二) 解释与因果解释
(三) “心理力”与意识的反作用问题
三、心理因果性问题的提出
(一) 心理因果性的本体论探讨
(二) 非还原一元论对心理因果性的进一步探讨
(三) 麦克唐纳论心理因果性问题
四、麦克唐纳对心理因果性问题的解决
(一) 因果有效性
1. 例示的重要性
2. 从属性到例示差异
(二) 因果相关性
(三) 心理因果性
(四) 下向因果关系
1. 随附性
2. 反对下向因果关系的观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954818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心本身的起源和发展
(一) 心本身的起源
(二) 原始心理现象的早期演化与分类
二、心理因果性的前提性问题
(一) “原因”和“因果关系”的语用学分析
(二) 解释与因果解释
(三) “心理力”与意识的反作用问题
三、心理因果性问题的提出
(一) 心理因果性的本体论探讨
(二) 非还原一元论对心理因果性的进一步探讨
(三) 麦克唐纳论心理因果性问题
四、麦克唐纳对心理因果性问题的解决
(一) 因果有效性
1. 例示的重要性
2. 从属性到例示差异
(二) 因果相关性
(三) 心理因果性
(四) 下向因果关系
1. 随附性
2. 反对下向因果关系的观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9548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954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