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董仲舒大一统治道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8 06:08

  本文关键词:董仲舒大一统治道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鉴于董仲舒对中国传统治道理论作出的突出贡献和在学术思想发展史上的戏剧性地位和经历(引言及后文都有谈及),笔者对其人其说加以关注,并把焦点放在董子的“大一统”思想体系上。在汉朝前期的整体历史、政治、社会背景下,联系董子的生平经历,尽可能体贴董子的心路历程,从他的思想原意出发,分析他的学说和理论,而在特定的时空环境和所遭遇的人事特点中,造就了董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境遇和尴尬。而对人事学说的评价,单纯从功利论的角度衡量其最终的实际成果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把后人的是非强加在先人的头上,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在现代多元化的环境下,人们的包容性越来越强,单纯地批评先人是不能够弥补任何过错的,,而只停留在非议先人的程度也不能够有助于时事,在学术研究中,我们也应该以一种多元化的包容心态,用敏锐的眼光精选优质产品,从先贤的智慧中汲取营养,而不是一味地挑剔和指责,甚至到了尖酸刻薄的地步,毕竟,能够造福现世甚至未来的大众才是最为重要的。 笔者选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治道思想研究”作为题目,其中的主体部分就是对董子的“大一统”的内涵进行多层次的解读,以求尽可能多的了解其丰富内涵。除此以外,还有对董子的本体论的探讨,以及对其人其说的评价,对董学领域中历来备受争议的问题道出笔者自己的看法。 写作本文,笔者首先从董子理论的本体论入手,在分析“天”、“一”、“元”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整理董子本体论的学说体系:“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弄清楚董子思维的逻辑起点和思想基础,以便更透彻地解读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然后,对董子的“大一统”理论体系进行深入地反思和整理,从多方面挖掘“大一统”的丰富内涵,分析“大一统”思想的脉络和历史成因以及贡献和意义,分别从历史传统层面、意识形态层面、权力架构层面和制度礼法层面解析“大一统”的深层内涵,最后,对董子其人其思其事作一个历史性的真实的还原,在审思其他学者对董仲舒的认识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董仲舒 元本体 大一统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234.5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10
  • 一、 “天”“一”“元”本体论——大一统的理论根源10-16
  • (一) “天”“一”“元”的内涵11-15
  • (二) “天人感应”、“阴阳五行”15-16
  • 二、 历史传统层面的大一统16-20
  • (一) 法先王,传三统16-18
  • (二) 圣人授意18-20
  • 三、 意识形态层面的大一统20-26
  • (一) 由“儒学”至“儒术”的转化20-24
  • (二) “独尊儒术”的原因分析24-26
  • 四、 权力建构层面的大一统26-35
  • (一) 屈君而伸天26-29
  • (二) “屈民而伸君”29-30
  • (三) “君法天,臣法地”30-33
  • (四) 天君臣民的动态牵制33-35
  • 五、 制度层面的大一统35-39
  • (一) 德刑关系流变36-37
  • (二) 德主刑辅37-38
  • (三) 德刑一统的现实运行方式38-39
  • 六、 结语39-43
  • 参考文献43-46
  • 后记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桂钿;独尊儒术,奠定汉魂──董仲舒政治哲学研究[J];船山学刊;1998年02期

2 张文英;;董仲舒对德治思想的发展与改造[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刘国民;;悖立与整合——论董仲舒对孟子、荀子之人性论的解释[J];衡水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王兴国;;略论牟宗三的董学研究及其意义[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张文英;;董仲舒的“性三品说”与君主的教化责任[J];理论月刊;2009年04期

6 陈应琴;;儒家德刑观之话语链分析[J];兰州学刊;2009年05期

7 孙经国;;从理想性到现实性——柏拉图政治哲学的嬗变[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强中华;;正名·时间·人性论——董仲舒人性论的逻辑层次及理论困境[J];孔子研究;2012年02期

9 曹迎春;;“2012·全国董仲舒思想高端学术论坛”综述[J];衡水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10 黄开国;;析董仲舒人性论的名性以中[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6期


  本文关键词:董仲舒大一统治道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16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4316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6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