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雅明《拱廊街计划》的视觉文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本雅明《拱廊街计划》的视觉文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一个富有想象力和洞见的思想家,本雅明致力于打破现代各学科之间的藩篱。他的视野开阔,研究范围广泛,涉及哲学、历史、社会学等诸多方面。在《拱廊街计划》中本雅明通过对时代社会进行视觉呈现,而并不加以评述,让事物在空间里获取它应有的位置。《拱廊街计划》是对19世纪巴黎商业拱廊街这一都市景观的研究。笔者试图通过本雅明对都市空间的视觉呈现,从视觉文化的维度来把握他的学术思想。因为城市首先是作为视觉域的空间——人类的眼睛和空间具有亲缘关系,由眼睛开辟出空间,并照亮事物的空间。在当今这样一个技术将原先不可见的东西都转化为一个个可视的画面的时代,本雅明的视觉思想具有理论借鉴意义。绪论部分概述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并梳理了中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本雅明在《拱廊街计划》中发展出双重的视觉观看模式,即闲逛者醉眼朦胧的观看和追寻真理的注视。论文的第一章着力追溯了西方传统关于眼睛和视觉的重要论断,以及本雅明在他的一些主要著作中对观看和注视的论述,引入本雅明在《拱廊街计划》中对视觉观看机制的探讨。第二章以闲逛者和人群作为核心,从走进人群的闲逛者的视角切入《拱廊街计划》的视觉文化研究。人群作为都市中最引人注目的景象,在本雅明看来他们的眼睛已经不能捕捉,正逐渐丧失注视的能力。第三章围绕梦幻和觉醒的关系展开论述。这一章从对外部空间的观看入手,认为本雅明通过呈现资本主义社会万花筒般的幻境,试图促使集体意识从梦幻状态中觉醒。第四章以讽喻的注视作为本雅明研究的方法论视点。本雅明通过深入资本主义历史进程的内部,发掘在线性历史观中被遮蔽的历史记忆。这种发掘不仅是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更体现了历史救赎的诉求。论文在最后的结语部分进一步审视了从视觉观看和注视的维度重建本雅明构架《拱廊街计划》的语境,指出本雅明的研究给今天的城市化提供某些启发性的思考,以及其在文学批评、都市空间和视觉文化研究方面所作出的历史贡献。
【关键词】:拱廊街计划 视觉性 幻境 闲逛者 救赎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516.59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绪论10-24
- 第一节 本雅明与《拱廊街计划》10-12
- 第二节 《拱廊街计划》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2-18
- 第三节 《拱廊街计划》概述及其视觉注视主题18-24
- 第一章 注视溯源:本雅明的视觉文化观24-35
- 第一节 西方视觉传统简述24-28
- 第二节 本雅明对视觉文化之注视的论述28-35
- 第二章 19世纪的闲逛者:本雅明视觉文化中的人群35-46
- 第一节 闲逛者:本雅明视觉文化中的注视者形象35-40
- 第二节 人群:被观看的景象40-46
- 第三章 本雅明的社会批判:现代都市的视觉文化批判46-57
- 第一节 都市的视觉化情境46-50
- 第二节 幻境与觉醒50-57
- 第四章 救赎:本雅明的方案57-69
- 第一节 讽喻的注视57-62
- 第二节 被压抑的记忆:19世纪62-69
- 结语69-72
- 参考文献72-80
- 后记80-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谋;本雅明之死[J];读书;2003年02期
2 罗如春;灵韵脉脉尽氤氲——论本雅明的“灵韵”观[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研究生论丛);2003年S1期
3 斯蒂芬·布隆纳;朱宁嘉;;修复碎片:瓦尔特·本雅明的救世唯物主义(第一部分)[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4年00期
4 马友平;古典与现代的交融——对本雅明“美”的独特含义的解读[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赵勇;于闽梅;;笔谈:特定历史境遇中的本雅明[J];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02期
6 李云刚;;整合还是颠覆:阿多诺与本雅明之争[J];求索;2007年03期
7 纪逗;;本雅明的历史观解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03期
8 刘思聪;;震惊体验与艺术的政治化潜能——本雅明论电影与摄影[J];文艺评论;2008年03期
9 马大康;张书端;;作为艺术生产力的技术——本雅明论艺术与技术[J];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10 张典;;本雅明的救赎历史观[J];襄樊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加才;;本雅明理论的怀旧主题及其当下意义[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黄凤祝;;救世理念与历史唯物主义[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3 尹树广;;本雅明的历史政治哲学(草稿)[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孙斌;张艳芬;;从叙述的没落到电影的兴起:对本雅明美学思想的一个考察[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1)[C];2013年
5 陈祥勤;;神性语言、柏拉图理念和历史的弥赛亚救赎——本雅明的历史哲学的神性基础[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8)[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展;本雅明的天使[N];中华读书报;2014年
2 无痕;多面的本雅明[N];北京日报;2001年
3 河西;梦幻童年:本雅明的思想札记[N];文汇报;2003年
4 谭小歌;抗拒机械[N];光明日报;2009年
5 赵武平;“波西米亚人”本雅明的幻灭[N];中华读书报;2001年
6 刘建茂;无奈中的智慧与创造[N];河南日报;2004年
7 张亮(南京大学哲学系);命运的关联[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8 陈鸿;他在莫斯科流露天真[N];中华读书报;2002年
9 杨栗(书评人);“摄影”的野心[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10 孙斌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拉得更近与看得更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文杰;艺术“裂变”时代的美学[D];复旦大学;2009年
2 刘志;思与诗的张力[D];浙江大学;2005年
3 孙善春;神学还是马克思主义?[D];浙江大学;2007年
4 纪逗;论本雅明的历史和时间意识[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高乾;本雅明寓言式翻译思想[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朝辉;困与解困:本雅明都市理论的精神视域[D];青岛大学;2010年
2 马友平;拯救与回归——本雅明现代艺术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范英豪;论本雅明的赎救美学[D];苏州大学;2002年
4 杜晓娟;论本雅明的文艺批评思想[D];新疆大学;2003年
5 樊柯;本雅明艺术审美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6 刘建茂;论本雅明的文艺思想[D];郑州大学;2004年
7 姚云帆;本雅明早期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吕瑞新;论本雅明艺术救赎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树娟;本雅明大众文化理论探析[D];兰州大学;2012年
10 张亮亮;本雅明文艺生产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本雅明《拱廊街计划》的视觉文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54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455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