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殷海光自由主义人生境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8 22:01

  本文关键词:殷海光自由主义人生境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代以来,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内忧外患的动荡局面以及地域环境因素都对殷海光自由主义人生境界的产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金岳霖对殷海光一生的影响十分深远,殷海光自1937年到1946年跟随金岳霖学习,通过金岳霖先生,殷海光理解并且认同了西方思想中的科学,自由和民主,后来终于走上了自由主义的道路。而后要提到的人物应该是罗素,无论是他关心的领域,还是他思想前后的关系,他都不是一位简单的人物。他一生最重要的学术贡献,一般认为是对数理哲学和分析哲学的开创。他在知识论和哲学史方面的工作,当然也值得称道。同时,他的启蒙理性,他对发展个性、自由创造的强调,都对殷海光的自由主义人生境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海耶克的《到奴役之路》一书,更为殷海光追求自由民主、批判国民党反动独裁专制提供了理论支持,使殷海光在自由主义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彻底。殷海光的人生境界是建立在其对自由主义理想矢志不渝的追求之上的。要研究殷海光的自由主义人生境界,就必须弄清殷海光的自由主义人生境界的具体含义。而殷海光的人生境界分为两个相互联结的基本层面:其一是自由主义人生观,它折射出殷海光炽烈的政治热情和关注人格升华的道德情怀;其二是在自由主义人生观的驱动下践履其人生理想的生命活动所创造的卓然独立的人格实境。殷海光的一生都是在孜孜不倦地践履其自由主义人生观,这正构成了殷海光人生境界的现实化层面。尽管我们不能轻妄地评论殷海光的自由理想在一定程度上是否合理,但他为他的理想所付出的艰辛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创造的卓然独立的人格境界。而殷海光自由主义人生境界所展示出来的总体特征主要是矛盾性、悲剧性和浓厚的“五四”情结。殷海光的自由主义人生境界展开来讲,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即独立不改、威武不屈的高贵人格;追求真理、明辨是非的道德热情;捍卫自尊、宽容待人的崇高思想;超凡脱俗、童真率性的诗化心境。殷海光先生自称是“五四后期人物”,作为思想家,他承接了“五四”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做了大量的思想启蒙工作,成为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中间人物;而从个人的人生道路而言,他遭遇的是:社会的冷落、制度的横逆,最后壮志未酬身先逝,使人有人生悲剧之叹!但殷海光个人生命的过早终止,以及人生过程中诸多苦难,正酿造出了中国现代史上惊心动魄的一幕,从而给后人留下了深深的感叹和无尽的思索。
【关键词】:殷海光 自由主义 人生境界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2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4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0
  • (二) 文献综述10-12
  •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12
  • (四) 创新点12
  • (五) 主要内容12-14
  • 一 殷海光自由主义人生境界的形成背景14-22
  • (一) 社会背景14-18
  • 1、“五四”运动的深远影响14-17
  • 2、地域环境的影响17-18
  • (二)理论来源18-22
  • 1、师从金岳霖和逻辑经验论的熏陶18-19
  • 2、罗素强调个体自由的影响19-20
  • 3、海耶克《到奴役之路》的影响20-22
  • 二 殷海光自由主义人生境界的内涵和总体特征22-30
  • (一)殷海光自由主义人生境界的内涵22-26
  • 1、“人生境界”的含义22-23
  • 2、殷海光自由主义人生境界的具体含义23-26
  • (二)殷海光自由主义人生境界的总体特征26-30
  • 1、矛盾性26-27
  • 2、悲剧性27-28
  • 3、浓厚的“五四”情结28-30
  • 三 殷海光自由主义人生境界的主要内容30-43
  • (一)独立不改、威武不屈的高贵人格30-33
  • (二)纯真绝假、明辨是非的道德热情33-36
  • (三)捍卫自尊、宽容待人的崇高思想36-39
  • (四)超凡脱俗、童真率性的诗化心境39-43
  • 四 殷海光自由主义人生境界的现实启示43-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8
  • 个人简历48-49
  • 致谢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弘;;追忆雷震、殷海光与方东美——陈鼓应教授访谈录[J];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14期

2 任剑涛;以逻辑支撑信念——论殷海光自由主义的理论特质[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本文关键词:殷海光自由主义人生境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0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460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8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