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的人性可完善性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2 22:11
本文关键词:卢梭的人性可完善性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是否具有可完善性一直是西方哲学家们争论的焦点。启蒙时代的卢梭对人的可完善性的解读具有独创性,他创建了人的可完善性理论的完整体系。在以伏尔泰为首的启蒙哲学家们极力鼓吹理性与社会进步的背景下,卢梭独树一帜,把可完善概念推到时代前沿,指出可完善性这种人性特有的潜在能力,借助偶然事件的作用,使人类从自然状态脱离,步入社会状态。出于自爱和自我保存的需要,人的自由主动性促使人类走向理性。理性的过度发展不仅催生了社会的不平等,也导致人类道德的堕落与人性的异化。当伏尔泰还在用理性和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开始痛斥这种人为的文明和败坏的理性了,这是卢梭超出伏尔泰的地方,也是卢梭超出其他启蒙思想家的地方。不过卢梭虽然谴责了这一使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天赋,但他也相信只有通过这一能力的充分发挥,才能获得人类最终的解救,为此,卢梭提出了他的解救方案:一方面通过自然和社会教育,将自然人培养成像爱弥儿一样既接近自然本性又有道德感的公民;另一方面通过订立社会契约的方式,重建一个基于公意基础上的道德共同体,从而实现内外两个世界的重建,最终达到重拾人类自由与平等的理想与诉求。卢梭对人性可完善性的解读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升华过程:从人的本性,到人性的堕落,再到人性的复归。这其中虽然包含着不少抽象和空想的成分,但他从宏观的角度猜测到人性发展的某种轨迹,也对康德的道德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这一构想不仅在18世纪的启蒙时代具有重要意义,时至今日,当我们再次面临人性的诸多问题时,同样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卢梭 人性 可完善性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565.2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绪言9-16
- 一、选题依据与价值9
- 二、研究现状9-14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4-16
- 第一章 可完善性概念的提出与演进16-24
- 第一节 古希腊哲学肯定人的可完善性16-19
- 一、苏格拉底对人性认识的转向16-17
- 二、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对人性的政治性解读17-19
- 第二节 中世纪基督教否定人性具有可完善性19-21
- 一、基督教论人的有限性19-20
- 二、基督教的人性观的影响20-21
- 第三节 近代以来哲学强化人的可完善化能力21-24
- 一、文艺复兴至启蒙运动承认进步的可能性21-22
- 二、近代哲学家对进步性的不同解读22-24
- 第二章 卢梭的人性可完善性思想24-40
- 第一节 可完善性是一种潜在的能力24-29
- 一、可完善性是一种必须借助外力而实现的潜在能力24-26
- 二、可完善性在自然状态中不可能运行26-27
- 三、可完善性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27-28
- 四、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过渡的原因28-29
- 第二节 自由向理性的过渡29-32
- 一、可完善性与自由29-30
- 二、理性是人进一步完善的关键30-32
- 第三节 可完善性与人的沉沦32-35
- 一、可完善性的替换32-33
- 二、可完善性导致人性的堕落33-35
- 三、重建第二自然35
- 第四节 可完善性的最终实现35-40
- 一、内在道德的重建36-38
- 二、外在社会的重建38-40
- 第三章 卢梭与伏尔泰在可完善性认识上的分歧40-47
- 第一节 启蒙思想家关于理性的争论40-42
- 一、理性促进社会的进步40-41
- 二、卢梭反对理性的误用41-42
- 第二节 卢梭与伏尔泰对可完善性的不同认识42-45
- 一、理性与自然的矛盾43-44
- 二、理性与社会进步的关系44-45
- 第三节 卢梭与伏尔泰的差异与统一45-47
- 第四章 卢梭的可完善性思想的哲学意义47-50
- 第一节 对康德道德哲学的影响47-48
- 第二节 卢梭“回归自然”的现实意义48-50
- 结语50-51
- 致谢51-52
- 参考文献52-55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倩倩;卢梭的人性可完善性思想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王玉明;LAAS的地面站设计及其完善性的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卢梭的人性可完善性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32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473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