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天人学说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5 20:20
本文关键词:孟子的天人学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天”与“人”是中国哲学史上一对古老而又重要的哲学范畴,中国历代贤哲们对这对范畴及其关系的探讨一直是乐此不疲,儒、墨、道、名、阴阳诸家对此都有不同精彩发挥,作为儒家“亚圣”的孟子,自然也不例外。孟子在儒家哲学史上第一个建立了关于“天”的理论体系,并且十分精巧地把关于“天”的理论同“人”的理论有机结合起来,系统地阐述了孔子罕言的“性与天道”问题,形成了自己相当完整、系统的天人理论学说。 孟子关于“天”的理论中,通过对“天”的含义和作用进行创造性地阐释,不断塑造“天”的普遍客观性和至上神圣性,强调“惟天为大”,始终保持着对“天”的敬畏和信仰,要求人们在“顺天”、“则天”、“尚天”中做到“不愧于天”。孟子关于“人”的理论中,以“类”的高度来言说“人”,通过对“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和“人皆可以为尧舜”问题的分析,把人定位于禽兽与圣人之间。孟子指出人与禽兽、圣人之问既存在着“同”也存在着“异”,使人始终在两者之间不断的“游离”、“挣扎”,从而深刻地体现出丰富、持久的两极性张力。基于以上理论研究,孟子对“天”与“人”都进行了再规定和再认识,使孟子的天人关系理论,更多的探讨的是人或人性的生成发展过程中,与“天”的关系。关于“天”与“人”二者的关系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语义,孟子注重二者关系中所存在的“本然”、“实然”、“应然”三种状态,详细叙述了在这三种状态下“天”与“人”所表现出来的分与合的关系。依次为“非由外铄也,我固有之也”、“天之所与我者”、“万物皆备于我”本然状态下的天人之合;“陷溺其心者然也”实然状态下的天人之分;和最终的“上下与天地同流”应然状态下的天人合一。最后,对孟子天人论中的“合-分-合”的内在逻辑发展线索和过程进行了小结。相信只有对隐藏在孟子天人关系中的“合-分-合”的逻辑发展线索和过程进行深入细致地探赜,才能真正地把握孟子的天人学说,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孟子的相关思想。
【关键词】:孟子 天论 人论 天人关系论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222.5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导论11-17
- 一、研究缘起11-12
- 二、研究现状12-14
- 三、研究方法14-17
- 第一章 孟子的天论17-28
- 一、莫之为而为者,天也17-21
- 二、惟天为大21-24
- 三、仰不愧于天24-28
- 第二章 孟子的人论28-39
- 一、凡同类者,举相似也30-31
- 二、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31-35
- 三、人皆可以为尧舜35-39
- 第三章 孟子的天人关系论39-58
- 一、天之所与我者——本然的天人之合39-43
- (一) 非由外铄也,我固有之也39-41
- (二) 天之所与我者41-42
- (三) 万物皆备于我42-43
- 二、陷溺其心者然也——实然的天人之分43-53
- (一) 操则存,舍则亡44-46
- (二) 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46-51
- (三)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51-53
- 三、上下与天地同流——应然的天人合一53-58
- (一) 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53-55
- (二) 上下与天地同流55-56
- (三) 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56-58
- 结语:孟子天人论中的内在逻辑关系58-60
- 参考文献60-63
- 致谢63-6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4-65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竞芬;略论儒道两家境界哲学的异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2 丁守和;;“天”、“人”关系的思考[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01期
3 暴庆刚;孟子、荀子天人合一理论异同新探[J];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4 张应杭;论孟子的心性说及其现代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陈代波;试论孟子的天人相分思想[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苗润田;;本然、实然与应然——儒家“天人合一”论的内在理路[J];孔子研究;2010年01期
7 张鹏伟;郭齐勇;;孟子性善论新探[J];齐鲁学刊;2006年04期
8 万光军;;孟子辟墨杨纵横论[J];泰山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姚振武;;《孟子》“良”字释义[J];语文研究;1993年04期
10 杨建华;天人合一: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中轴结构[J];浙江学刊;1998年05期
本文关键词:孟子的天人学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3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483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