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璧德与“中庸”
发布时间:2017-06-28 21:00
本文关键词:白璧德与“中庸”,,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把白璧德对"中庸"之道的借鉴放在中西方文化会通的坐标轴上,以白璧德的现代性问题为出发点,可以发现其"新人文主义"主要借鉴了"中庸"所蕴含的向内用力的"意志"要素,使其二元人性论强调的是"调和"而非"争斗";通过借鉴"天命"的赋予性,二元人性论中的"更高意志"有了内在的"超越性"内涵。由于人文主义者和真正的宗教者都被赋予了"更高意志",人文主义者和宗教者走在同一条道路的不同阶段。因此,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既是人文的又是宗教的,把西方"依他的"文化进行了一番内转,从而疏通了西方近现代以来的自然、人与上帝的关系,以解决西方特别是美国的现代性难题。
【作者单位】: 东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关键词】: 新人文主义 现代性问题 中庸 调和 超越性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白璧德对中国文化的美国化转化研究”,GD14XZW17)阶段性研究成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标志性成果培植课题”(“中西方风体学大端问题趋通研究”,14BZCG0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222.1;H315.9
【正文快照】: 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对中国文化进行了一番创造性的吸收与转换。学界一般都认识到“中庸”与新人文主义的“适度法则”的相近性,但鲜有深究背后的机理,而这方面的探索不仅有助于理解白璧德的人文主义思想内涵,而且可以突显中国文化的独特作用,这对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也具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寿桐;欧文·白璧德在中国现代文化建构中的宿命角色[J];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02期
2 陈怀宇;白璧德之佛学及其对中国学者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马岩;;中西文化的激情碰撞与对话——评段怀清《白璧德与中国文化》[J];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04期
4 张沛;;民主与领袖——白璧德人文思想述评[J];国外文学;2009年03期
5 段怀清;;评侯建先生《欧文·白璧德在中国》[J];中国比较文学;2010年01期
6 潘水萍;;理性视野中的欧文·白璧德文学批评意蕴[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潘水萍;;批评视野中的一抹亮色——欧文·白璧德思想之现代锋芒及启示[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潘水萍;;欧文·白璧德思想学说之批评新声[J];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06期
9 潘水萍;;传播·接受·影响——欧文·白璧德文论所彰显的现代性与传统性融合[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10 杨R
本文编号:495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495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