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社会控制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5 17:13
本文关键词:王安石社会控制体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王安石 社会控制 熙宁变法 反馈机制 调节机制
【摘要】:社会控制的目的在于社会组织通过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方式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防范越轨行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所主持的熙宁变法,初衷正是要化解赵宋王朝立国百年来积留的社会问题,强化政府对社会各阶层的控制,维护北宋统治的长治久安。故变法活动一定程度上可谓是对北宋立国以来社会控制观念和控制手段的一次系统调整。 本文从社会控制体系的视角审视王安石的学术思想与施政行为,主要内容为: 首先,王安石以“道”为本体构建哲学世界,从形而上的角度肯定了世界的实在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王安石亦相当注重性情之学,阐述了人性善恶的可能,证实道德教化的可行性,并突出强调道德之学对于个人与社会的重要作用,将儒家的道德价值标准提升为人生的最高理想,从而形成其社会控制体系的哲学依据。 其次,王安石十分重视经济活动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主张以经济和政治作为维护统治稳定的两大操手并通过在这两个领域内的改革,调整北宋政府的社会控制方式,一改以往宽松自由的发展模式,对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布局进行重新调整,自上而下的对帝国的控制网络进行梳理。 在中央,王安石收拢财权与立法权以加强中央集权力度;在地方,则加大官府对市场活动的干涉力度,对社会资源进行分配,为国牟利;在思想意识方面,王安石主张“一道德”之学,统一士大夫阶层的思想活动,加强对世人的思想宣教,并改革科举内容,整顿各级学校;在对基层管理上,王安石大力推广保甲与养马制度,在严格限制民众自由流动的同时将控制网络延伸至闾巷之间,从而强化控制网络的密度。 此外,王安石还格外重视以道德教化为核心的非制度化控制,化民众以风俗,利用道德观念的形成来约束民众思想,从心理层面上预防社会越轨思想的发生。 但是,受到时代的局限和束缚,王安石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也不可能构建完整合理的控制体系实现对社会各阶层的全面、长久的控制。在其控制体系中不仅存在着理论上的矛盾,而且在其执行过程中同样缺乏必要的约束和监督,不具备相应的反馈机制和自我调节机。
【关键词】:王安石 社会控制 熙宁变法 反馈机制 调节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244.5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1
- 1 绪论11-17
-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11
- 1.2 研究现状概述11-16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16-17
- 2 王安石社会控制体系的历史背景17-21
- 2.1 北宋前期社会经济的繁荣17-18
- 2.2 北宋中期的社会控制危机18-21
- 3 “三代之治”:王安石社会控制体系的理想目标21-25
- 3.1 “三代之治”的社会理想21-23
- 3.2 “三代之治”的社会重塑23-25
- 4 王安石社会控制体系的哲学前提25-34
- 4.1 以道为体25-28
- 4.2 性情合一28-30
- 4.3 顺天知命30-34
- 5 以“治世”为首要的制度化控制措施34-51
- 5.1 “理财乃所谓义”的经济措施34-38
- 5.2 “立善法于天下”的法律措施38-41
- 5.3 “抡度材干,任贤兴能”的人才培养与选举措施41-47
- 5.4 “官民相别”的阶层控制措施47-51
- 6 以“治心”为目标的非制度化控制理路51-56
- 6.1 “风俗之变,迁染民志”51-53
- 6.2 教化将行,风俗之成53-56
- 7 王安石社会控制体系的内在矛盾56-62
- 7.1 义利兼容与公私难容56-58
- 7.2 王霸同用与挟霸制王58-60
- 7.3 备礼致刑与礼刑权衡60-62
- 结论62-66
- 参考文献66-69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69-70
- 致谢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清深;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历史教训[J];船山学刊;1994年02期
2 刘祚昌;论王安石的政治品质与政治作风[J];东岳论丛;1986年02期
3 井泽耕一,李寅生;略论王安石的性情命论[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漆侠;荆公学派与辩证法哲学[J];河北学刊;1999年06期
5 刘文波;;论王安石的人性观[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6期
6 刘文波;皮伟兵;;“经世致用”:王安石人才教育伦理的价值宗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3期
7 杨世利;试析王安石富国富民思想中的悖论[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8 乐文华;;李觏和王安石的礼学思想比较[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11期
9 王书华;二程对荆公新学的批判[J];孔子研究;2004年05期
10 王荣科;北宋政治文化与王安石变法[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本文编号:522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522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