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哲学视域下的《思问录》主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9 06:11
本文关键词:实践哲学视域下的《思问录》主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王夫之 《思问录》 实践哲学 行动者 旁观者
【摘要】:在实践哲学视域下进行《思问录》的主旨研究,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就是王夫之哲学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唯物主义哲学,通过对既定概念框架和已有解释原则的反思,我们发现王夫之与唯物主义的相遇不是在本体论的范围内展开的,而只能于方法论的层面上进行。《思问录》作为船山晚期成熟的思想著作,其在理论起点上就表现出一种对纯粹主体主义的拒斥与批判。强烈的经世致用情节凸显出王夫之对感性经验和现实生活的思考关注,而这一理学史上的思想转折就集中体现在思维方式和理论方法的自我更新之上。与唯物主义相似,王夫之也用一种基础条件论的因果观来解释世间万物。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就是完全等同的。旧唯物主义对“物质”的指认因为缺乏主体性、能动性的维度而与船山思想中生生不已的实体性概念“气”相距甚远;而《思问录》中谈及的“物”也因为仅仅只是感性的存在,亦无法具有如“物质”一般的形而上学性质。阐释者们从马克思哲学中挖掘出的“旁观者”与“行动者”不断移动的双重视角似乎为唯物主义与王夫之哲学进行会通提供了新的机遇,但这种契合也只是在一定意义上的有限接近。对马克思而言,实践虽然可以泛指一切感性活动,但其起点仍然在于对物质生产的强调。但在继承儒家“杀身以成仁”传统的王夫之看来,根本重要的不是生存,而是道德。《思问录》的理论目标正是要走向现实的道德自我与现实的伦理行动。对王夫之思想的实践哲学阐释并不是为了要用西方的文化来肢解本土的思想,而是希望以一种当代意识进入到哲人精神世界的深处,为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型和重新登场寻找新的契机和方向。
【关键词】:王夫之 《思问录》 实践哲学 行动者 旁观者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24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7
- 引论:问题的提出7-13
- 一、《思问录》的理论起点13-21
- (一)反思心性之学的实质14-17
- (二)对纯粹主体主义的批判17-21
- 二、《思问录》的理论方法21-34
- (一)从本体论的唯物主义转向方法论的唯物主义21-24
- (二)在“旁观者”与“行动者”的双重移动视角之间24-26
- (三)理论方法的具体运用26-34
- 三、《思问录》的理论目标34-42
- (一)走向现实的道德自我34-38
- (二)走向现实的伦理行动38-42
- 结语42-44
- 参考文献44-46
- 致谢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逸;;思问录内篇[J];船山学报;1936年02期
2 周逸;;思问录内篇[J];船山学报;1937年01期
3 周逸;;思问录内篇[J];船山学报;1937年02期
4 周逸;;思问录内篇[J];船山学报;1936年01期
5 晓桐;王夫之《思问录》哲学思想探胜[J];河北学刊;1992年05期
6 陈屹;;王夫之人性论新解——以《思问录·内篇》为中心[J];船山学刊;2011年01期
7 ;清国史儒林传[J];船山学报;1933年01期
8 喻博文;;过去·现在·未来及其他——从王夫之的治学精神谈起[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03期
9 陈卫平;;论王夫之的西学观[J];船山学刊;1993年01期
10 陈勇勤;光绪间关于王夫之从祀文庙的争论[J];船山学刊;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京华;日本尊攘与清朝维新[N];中华读书报;2013年
2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龙承海;王夫之开放思想的借鉴意义[N];湖南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傅凌;实践哲学视域下的《思问录》主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877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587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