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恻隐之心”的存在论阐释

发布时间:2017-08-09 07:19

  本文关键词:“恻隐之心”的存在论阐释


  更多相关文章: 孟子 恻隐之心 四端 七情 存在论 本源情感


【摘要】:“恻隐之心”作为孟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历来为人重视。当前学术界对“恻隐之心”的释读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在“性善论”的视域下理解“恻隐之心”;二,在伦理学的视域下理解“恻隐之心”。前者又分为“本善说”和“向善说”两种情况。“本善说”将其释读为“先验心性本体”或“先验善性”,遮蔽了孟子言说方式的情境化原则;“向善说”将其释读为经验性的道德情感,忽略了“恻隐之心”的存在论意涵。而基于伦理学或道德哲学的立场对孟子的“恻隐之心”所进行的解读,虽然对于彰显“恻隐之心”的可能内涵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但是其诠释的前提决定了这种解读同样遮蔽了“侧隐之心”的存在论意涵。就“恻隐之心”的哲学谱系学考察而言,朱熹将“恻隐之心”释读为形而下的经验性的道德情感,而否认其形而上的先验地位,这就致使朱熹在诠释孟子思想的过程中将孟子思想中的心(情)性的一贯剥离为三。而韩国儒学史上的“四七之辩”可以看作是由于朱熹与孟子之间的“思想间距”而产生的论辩。李退溪从理气不杂的角度出发,认为“四端”作为理之发属于形而上的层面,而七情作为气之发只能是形而下的层面;奇高峰由于坚持理气不离,即从理气合而生情的角度认为四端与七情都属于形而下的层面。王阳明关于“恻隐之心”的思想可以从明觉之感应与一体之仁两个角度来理解,在其思想中“恻隐之心”是形上与形下一贯、经验与先验相互融通的。文章意在从“生存—存在论”的角度对“恻隐之心”作出释读,认为:“恻隐之心”乃是本源情境中的本真情感,其所言说的乃是前主体性、主客未分的共同存在。“恻隐之心”绝不能仅仅理解为经验性的道德情感,因为经验性的道德情感乃是隶属于主体的;亦不能仅仅理解为性情合一式的先验情感,因为就当代的思想视域而言,其是有待于奠基的。
【关键词】:孟子 恻隐之心 四端 七情 存在论 本源情感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222.5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绪论11-25
  • 第一节 研究现状11-22
  • 第二节 选题意义22-23
  • 第三节 研究方法23-25
  • 第一章 “恻隐之心”的文本考察及其所关涉的哲学问题25-31
  • 第一节 语义探源与文本考察25-29
  • 第二节 恻隐之心所关涉的哲学问题29-31
  • 第二章 朱熹论“侧隐之心”31-42
  • 第一节 宋明理学的谱系学考察31-34
  • 第二节 朱熹哲学的总体架构34-37
  • 第三节 性情的对分、心情的剥离37-40
  • 第四节 形上还是形下40-42
  • 第三章 退溪与高峰论“侧隐之心”42-50
  • 第一节 “四七之辩”的起源及其哲学问题42-43
  • 第二节 四端七情异质论43-46
  • 第三节 四端七情同质论46-48
  • 第四节 小结48-50
  • 第四章 阳明论“恻隐之心”50-58
  • 第一节 良知即恻隐50-52
  • 第二节 感应与恻隐52-53
  • 第三节 恻隐之心与一体之仁53-56
  • 第四节 小结56-58
  • 第五章 “恻隐之心”的存在论意义58-69
  • 第一节 “恻隐之心”与“存在”观念60-63
  • 第二节 “恻隐之心”与“本源情感”观念63-65
  • 第三节 “恻隐之心”的奠基意义65-69
  • 参考文献69-74
  • 致谢74-75
  • 附件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鲁仁;《旷世大儒──孟子》简介[J];中国哲学史;2001年02期

2 张立环;《孟子》的民本、仁政思想及其启示[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3 杨海文;孟子故里“圣地化”的基本内涵——评刘培桂《孟子与孟子故里》[J];孔子研究;2003年03期

4 华蔼仁,蔡世昌;《孟子》的实践性和精神性[J];中国哲学史;2004年02期

5 栗子;怎样读《孟子》[J];华夏文化;2005年01期

6 许化冰;;孟子“仁政”行政组织思想及启示[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3期

7 胡发贵;;千年误读:驳孟子“迂阔”论[J];现代哲学;2007年03期

8 杨东;;试论孟子“民本思想”之真义[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安宏林;;试论孟子四题[J];人才开发;2008年09期

10 张照华;;孟子思想之当代价值[J];天府新论;2009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互;;孟子“礼”概念的三重含义——作为“门”、“心”、“人伦”的“礼”与其教育内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赵庆伟;;孟学研究的历史考察[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闫学军;王雷震;;试析孟子管理思想的几个特点[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杨国勇;;亚圣孟子与儒学的弘扬和发展[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5 刘鄂培;;孟子与《孟子》一书撷要——兼论孟子思想的文化价值[A];《国学论衡》第一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1998年

6 吉萍;;孟子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价值观[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邓志伟;;孟子的同心观[A];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12年

8 廖群;;郭店楚简与孟子研究[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9 季庆阳;杨慰;白延军;;试析孟子思想与道家的关系——兼论早期儒道之间的关系[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王杰;;超凡入圣:孟子的自我道德修养及理想人格塑造[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茹 李法强;孟子:继往开来的儒门亚圣(下篇)[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郭思阳 记者 谢小芳;首家孟子研究院辽师揭牌[N];大连日报;2011年

3 侯西木;还原一个真实孟子[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4 通讯员 宝奎 洪涛;邹城“五个一”打造孟子廉政文化品牌[N];济宁日报;2011年

5 记者 罗容海;孟子公开课在孟子故里邹城开讲[N];光明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张杰;在国际对话中深化孟子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本报通讯员 张长青 张云雷 胡恩姣;传统文化馥郁孟子故里[N];济宁日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陈菁霞;齐思敏:孟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N];中华读书报;2014年

9 喜书;以现代的形式表述“孟子”[N];中国保险报;2001年

10 袁鲁仁;《旷世大儒——孟子》简评[N];光明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凯;孟子的诠释思想[D];山东大学;2008年

2 郭伟宏;赵岐《孟子章句》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董祥勇;孟子“中道”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万光军;孟子仁义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周淑萍;两宋孟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6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晓英;先秦儒道对“德”“道”的诠释[D];河南大学;2007年

8 赵庆伟;清代孟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沈锦发;孟子内圣外王思想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桂秋;孟子文艺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宏伟;《孟子》论辩艺术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2 姜德高;孟子若干思想研究[D];烟台大学;2011年

3 刘会新;孟子良贵说及其现代价值[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4 季庆阳;孟子的思想渊源浅探[D];西北大学;2002年

5 陈阵;《孟子》管窥:空疏的整体观思维[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张绍娜;孟子公正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7 段雪妍;孟子“王道”思想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刘娓;孔孟孝治思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戴晓猛;孟子人性论在当代道德教育中的价值[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10 周量航;孔墨之争与孟子的回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440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6440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9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