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张载哲学中的“神”范畴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4 21:36

  本文关键词:张载哲学中的“神”范畴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张载 存神过化 穷神知化


【摘要】:“神”在张载哲学体系中,是一个重要哲学范畴,他对于“神”范畴的阐释不再简单地停留在对神与形的关系解读上,也不局限于对鬼神的研究,而是从多个方面,不同层次上对“神”进行了多方面的诠释,使其内涵更加丰富,表征更加明确,所指也更加具体。 天、道、性、心是张载哲学中至关重要的关键词,是整个张载哲学体系的核心,也表征了张载对本体论、认识论、修养论等的观念认识,同时也是对张载“天人合一”哲学指向的最佳总结。而“神”则在整个“天人合一”的具体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具体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其一,于“天”而论,“神”是“天”或“太虚”之本体的神妙莫测之特性的表征,以“神”之抽象性的创生力量来体现“天”或“太虚”之超越性、绝对性、纯粹性。其二,于“道”而论,“神”则是气化流变运动过程中推动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动力和根据。其三,于“性”而论,“神”即是将天与人合而为一的力量,将至高至善之“天性”落实于“人性”,使人“性天德”,“命天理”,以圣人之神不可知,不可测,与天相合,同为玄妙之境,促使人们不断“变化气质”,“穷理尽性”,“至诚”,从而实现与天同德。其四,于“心”而论,“神”则表现为内在于人的宇宙之本体太虚的至神作用,合性与知觉,将“性”承于“天”之总体的至上性和超越性内在于人之心,从而指导人在现实中的道德践行和德性培养。 张载对传统儒家哲学的继承和发扬,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内圣外王”的成圣之道。而在对道德理性的完善过程中,从对“神”范畴的研究角度看,“存神知化”和“穷神过化”的修养方式和境界追求则是我们应该看到的张载所提倡的重要方式。虽然二者的基本培养方向和基本旨趣是基本一致的,都在于回归天地之性,但同时在整个具体的培养和修习的过程中二者之间也存在明显的相异之处,具体表现为内容与表现形式的不同、获取方式的不同以及所处阶段的不同和所达到的境界不同。
【关键词】:张载 存神过化 穷神知化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244.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11
  • 1.1 选题意义及目的7-8
  • 1.1.1 研究意义7
  • 1.1.2 研究目的7-8
  • 1.2 文献综述8-11
  • 第2章 天道论中的“神”11-27
  • 2.1 天与神11-17
  • 2.1.1 论“天”11-13
  • 2.1.2 太虚与气13-15
  • 2.1.3 神与形15-17
  • 2.2 神与道17-27
  • 2.2.1 论“太和”17-19
  • 2.2.2 神与化19-22
  • 2.2.3 神与道22-27
  • 第3章 心性论中的“神”27-41
  • 3.1 性与神27-34
  • 3.1.1 论“性”27-30
  • 3.1.2 性与感通30-32
  • 3.1.3 尽性穷神32-34
  • 3.2 心与神34-41
  • 3.2.1 论“心”34-36
  • 3.2.2 为天地立心36-37
  • 3.2.3 心与神37-41
  • 第4章 “存神过化”与“穷神知化41-47
  • 4.1 “存神过化”与“穷神知化”的内容及表现形式不同41-43
  • 4.2 “存神过化”与“穷神知化”的获得方式不同43-45
  • 4.3 “存神过化”与“穷神知化”的所处阶段及境界层次不同45-47
  • 结语47-49
  • 参考文献49-53
  • 致谢53-55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鲁林;王船山神范畴析略[J];人文杂志;1985年01期

2 王汐朋;;张载易学的“神化”思想探析[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3 何睿洁;;张载哲学“神”范畴析略[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张岱年;释张载哲学中所谓神——再论张载的唯物论[J];人文杂志;1985年01期

5 马序;论张载的“神”[J];齐鲁学刊;1983年04期

6 程宜山;关于张载的“德性所知”与“诚明所知”[J];哲学研究;1985年05期

7 林乐昌;20世纪张载哲学研究的主要趋向反思[J];哲学研究;2004年12期

8 林乐昌;;“为天地立心”——张载“四为句”新释[J];哲学研究;2009年05期



本文编号:7332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7332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e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