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之“无名”看《老子》的名言策略
本文关键词:从“道”之“无名”看《老子》的名言策略
【摘要】:"道"之"无名"可以从"道"自身的特点和语言的本性两个方面得到说明。"道"之"大""自然""无状""混成"的特征以及名言的外在性与相对性,都使"道"带有了"无名"的特性。"道"之"无名"并没有也不可能取消以"名"言"道"的必要性。为此,《老子》运用了两种名言策略对"道"加以说明,一是运用不同的名相来"合成"对"道"的描述,二是采用了"象喻"的方法。通过上述两种名言策略的运用,《老子》利用名言又最终超越名言,成功实现了对"道"的言诠,从而使处于名言世界中的人对"无名"之"道"的领悟成为可能。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关键词】: 《老子》 道 无名 无 有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出土简帛四古本《老子》综合研究”(编号:15ZDB006) 山东省社科规划基金青年项目“哲学视域下的先秦‘圆道’思想研究”(编号:13DZXJ01)
【分类号】:B223.1
【正文快照】: 山东省社科规划基金青年项目“哲学视域下的先秦‘圆道’思想研究”(编号:13DZXJ01)。“无名”是《老子》之“道”的一个重要特征,所谓“道常无名”[1]81。人的经验存在是一个充满名言的世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1,表达的正是以名言对“道”进行把握时所面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雪涛;对《齐物论》中“吾”的解释学解读[J];学术研究;2002年09期
2 陈少明;《齐物论》与竹林玄学[J];现代哲学;2003年03期
3 余树苹;《齐物论》两种英译之比较——一点解释学思考[J];现代哲学;2003年03期
4 陈龙;评赏《齐物论》[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0期
5 王树人;象思维视野下的《齐物论》[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01期
6 李耀南;;从“心”看《齐物论》[J];哲学研究;2007年09期
7 吴冬梅;;“一”以贯之——《齐物论》的内在逻辑新论[J];江淮论坛;2009年05期
8 邹秋芳;;《齐物论》的谋篇之法[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潘桂林;;越三籁陷阱 悟齐一天道——《齐物论》的话语策略分析[J];中国文学研究;2011年02期
10 郝志丽;;《齐物论》篇名臆札[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2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余世存 学者 青年思想家;怒者其谁的平等[N];新金融观察;2014年
2 余治平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庄》“乐”三境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熊铁基;再读《天下》篇[N];光明日报;2009年
4 刘永强 傅冲;《庄子》的语言观[N];中华读书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单红;《齐物论》自由思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2 徐平;庄子《齐物论》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786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778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