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理论的解析
发布时间:2017-09-15 15:34
本文关键词:关于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理论的解析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 现实的个人 唯物史观 历史原点 逻辑原点
【摘要】: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解经历了从“抽象的理性人”到“现实的个人”逐步演进发展的过程。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现实的个人”的理论内涵进行了多层次的研究说明: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的生存基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社会关系、生产生活实践主体、认识主体、社会历史主体以及思想观念的主体等多重维度对“现实的个人”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界定;在这个基础上划清了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个人”理论与思辨唯心主义和资产阶级人本主义抽象的人学理论之理论界限,明确指出了“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原点和逻辑原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和中心地位。 在《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现实的个人”不仅与不同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有着不同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而且在同一生产方式基础上也形成了不同的关系和社会地位,由此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作为不同社会历史主体在历史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且他们在阶级社会还划分为阶级、阶层作为阶级阶层的主体而存在,作为具有某种总体性的人格主体而存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与资本主义私有制雇佣劳动相联系,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生产过程和经济政治生活中处于相互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中,资产阶级把持着一切资源和权力,处于绝对统治和支配地位,但他们也仍然没有所谓独立的人格和主体绝对自由,一切遵循着资本逐利的原则并由资本的命运决定他们自己的命运,由资本的本性决定他们人的本性;而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不得不受雇于资本家为资本家创造财富和价值,他们的存在与生活来源也完全取决于他们能不能成为资本家将本求利实现其价值增值的生产工具和手段。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这两大对立阶级的阶级性、社会历史属性和其主体性以及他们各自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就是由他们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上述地位和关系所规定和界定的。马克思的《资本论》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特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入研究,使他对“现实的个人”有了更为详尽而具体的现实性解析。 马克思通过对共产主义运动即人类解放的历史条件的分析,揭示了人类迄今为止的历史都只不过是客观规律自发发挥作用的历史过程,,总的说是处于“必然王国”阶段。而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的过渡则开启了人类社会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人类真正成为自己历史的主人是工人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通过解放发展生产力并变革人们的各种关系,真正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逐步把人从各种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适应客观规律与自身解放发展的需要,自由地支配他们与自然界和他们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并自觉创造自己的历史。到那时,人类社会的历史才能从一个“类似自然的历史过程”发展过渡到“自主自觉地创造自己历史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马克思 现实的个人 唯物史观 历史原点 逻辑原点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038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导论10-15
- 一、 本课题研究现状10-11
- 二、 本课题研究方法、研究意义11-12
- 三、 本课题要突破的重点、难点和主要创新点12-15
- 第一章 从抽象的“类的人”到现实的个人15-20
- 一、 黑格尔的“自我意识”和个人“理性自由”15-16
- 二、 从个人抽象的自然存在或社会存在来说明人的本质16-17
- 三、 艰难的跨越——从自由自觉的劳动说明人的“类本质”到从人的现实存在说明人的社会关系本质17-18
- 四、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他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8-20
- 第二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现实的个人”理论内涵及其意义20-34
- 一、 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原点、逻辑原点20-22
- 二、 现实的个人的理论内涵22-29
- (一) 现实生活的个人22-24
- (二) 关系主体的个人24-25
- (三) 历史主体的个人25-27
- (四) 实践主体、认识主体的个人27-29
- 三、 现实的个人理论之重大意义29-34
- (一) 与思辨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29-30
- (二) 与资产阶级人本主义划清了界限30-31
- (三) 找到了人类历史研究的真正起点和发源地31-32
- (四)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32-34
- 第三章 《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对现实的个人更为深入的研究34-46
- 一、 人是在一定生产方式基础上进行关系构建的关系主体和社会存在物34-37
- 二、 工人阶级的个体和总体的关系分析37-40
- (一) 工人阶级的特性是由其社会地位决定的37-39
- (二) 工人阶级的阶级总体性和其历史使命39-40
- 三、 资本家个体和总体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剥削阶级总体的关系分析40-46
- (一) 资本家的本性和人格不过是资本的本性或资本的物的人格化40-43
- (二) 工人阶级是受资本主义社会多重剥削和压迫的43-46
- 第四章 现实个人的解放与未来发展及其条件分析46-53
- 一、 自由与人的解放46-48
- 二、 人类迄今为止的历史:“必然王国”阶段48-49
- 三、 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自由王国”阶段49-50
- 四、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50-53
- 结语53-55
- 参考文献55-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57-58
- 后记58-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显棠;段鑫星;;马克思“现实的个人”范畴及其意蕴的深层变革[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陈旭雯;刘星昊;;“现实的个人”及其全面发展[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李长虹;;从抽象的“类存在物”到“现实的个人”——论马克思揭示人的本质过程中思想变迁的轨迹[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杨思基;;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理论探讨[J];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5 汪信砚;李志;;“现实的个人”:唯物史观的入口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个人概念及其意义[J];哲学动态;2007年09期
6 侯才;;马克思的“个体”和“共同体”概念[J];哲学研究;2012年01期
7 杨涯人;;马克思哲学中的人性范畴及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J];哲学研究;2012年10期
8 张奎良;;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诉求[J];哲学研究;2012年10期
9 孙乐强;;重新理解《资本论》的哲学意义及其历史地位[J];哲学研究;2012年11期
10 安启念;杨淑琴;;重释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思想——以《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为视角[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本文编号:8573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857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