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葛兰西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20:18

  本文关键词:葛兰西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意识形态 文化领导权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功能运作 比较研究


【摘要】:意识形态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当今社会的学术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当代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研究意识形态理论的队伍中来。马克思开启了现代意义的意识形态研究的先河,葛兰西、阿尔都塞则继承了意识形态的这种现代意义,在结合本国的现实历史情况的基础上拓宽了意识形态的研究范围。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葛兰西和阿尔都塞创造性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他们都注重对意识形态物质性、功能性的研究,分别形成了文化领导权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这两个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中极其重要的理论。这两个理论的形成,是对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的创造性发展,也是对意识形态理论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所作出的发展的说明,而且加深对此两个理论的研究会对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实践起到重要的指导和警示作用。本文在对两人的意识形态理论的比较研究中,力图尽可能地详细梳理出意识形态概念的发展逻辑,特别强调了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的人道主义路线和科学主义路线的对立发展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概况。把作为人道主义路线代表的葛兰西和作为科学主义路线代表的阿尔都塞进行比较研究,是基于对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逻辑的把握提出的,当然也是以两者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为前提的。通过对两者意识形态理论的比较研究,既能对二人各自的意识形态理论有一个清晰的、较为完整的认识,又能在比较中分析各自的缺陷和不足;既能联系整个意识形态的发展史来理解两人的思想,又能较好地分析出理论的发展与现实社会变迁的关系。对加深意识形态的理论研究的深度、广度,以及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做出改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全文大概分为五个部分,在此对每一部分的大致内容作以简单的概述。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论述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缘起,并简单概述一下葛兰西和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接着就该比较研究的可行性进行简单的说明。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两人各自的意识形态概念并对两人意识形态概念的异同处进行比较。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两人在意识形态研究方面的突出性的成果:文化领导权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沿承着第二部分的格局,先分别就文化领导权理论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内涵作以详细的分析,然后再基于上述分析,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第四部分从理论上应该归属于第三部分,但笔者认为,对于意识形态功能运作问题应该单独拿出来分析论述,而且这也是本文论述的落脚点和文章主题的归宿所在。第五部分是在前几部分的基础上展开的,在论述过两人的意识形态的基本思想后,就两人思想的意义和两种思想分别存在的缺陷、不足进行论述。总之,本研究致力于辨析两人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异同处,在对这些异同处进行分析时,时刻注意把其放到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脉络中去解读。在研究中,逻辑和历史相结合的思维方法是贯穿全文的基本方法。从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逻辑入手,以各个时期的社会历史现实为背景,是本文研究的立足之处。基于这个立足点,加深对意识形态理论的理解,进而更加清晰地把握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意识形态 文化领导权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功能运作 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03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4
  • (一)研究缘起10-11
  • (二)葛兰西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一般11
  • (三)比较研究的可行性分析与研究意义11-14
  • 一、意识形态概念的比较研究14-26
  • (一)葛兰西的意识形态概念14-16
  • (二)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概念16-19
  • (三)葛兰西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概念的异同19-26
  • 1.葛兰西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概念的相同19-21
  • 2.葛兰西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概念的相异21-26
  • 二、文化领导权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理论内涵26-48
  • (一)文化领导权26-34
  • 1.文化领导权概念的提出26-28
  • 2.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哲学基础——实践哲学28-30
  • 3.文化领导权夺取和实施的场所——市民社会30-32
  • 4.夺取和实施文化领导权的主体力量——知识分子32-34
  • (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34-36
  • 1.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概念的理论基础34-35
  • 2.两种类型国家机器的区别35-36
  • (三)文化领导权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相同点分析36-42
  • 1.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36-38
  • 2.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38-39
  • 3.对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关注39-41
  • 4.意识形态对主体的建构41-42
  • (四)文化领导权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相异点分析42-48
  • 1.两者的理论旨趣不同42-44
  • 2.意识形态功能研究视域的宏观——微观转换44-45
  • 3.两者涉及的主要领域不同45
  • 4.同意机制为主与同意与强权并重45-48
  • 三、意识形态功能运作的双重路径48-58
  • (一)宏观的文化领导权的夺取48-53
  • 1.文化领导权实现的策略——阵地战49-51
  • 2.实施文化领导权的机制——同意51-53
  • (二)微观再生产理论的主体建构53-58
  • 1.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运作的方式——再生产53-55
  • 2.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运作的微观机制——询唤主体55-58
  • 四、葛兰西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影响及评价58-68
  • (一)葛兰西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影响58-62
  • 1.葛兰西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影响59-61
  • 2.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影响61-62
  • (二)葛兰西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不足62-68
  • 1.葛兰西意识形态理论的不足63-64
  • 2.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不足64-68
  • 结语68-70
  • 参考文献70-74
  • 后记74-7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6-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磊;;中国语境下文艺意识形态理论的三种形态[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02期

2 A.埃斯赫特;彦冰;;评《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一书[J];哲学译丛;1986年05期

3 赵毅;;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探讨与研究[J];文教资料;2009年16期

4 刘进;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及文学思想探析[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王玉兰;意识形态理论上的审美超越——对新意识形态批评的批评[J];文艺评论;2001年01期

6 周宏;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理论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张秀琴;批判的向度及其旨趣:马克思与哈贝马斯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徐丽霞;从发生学和功能学的视角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的解读[J];兰州学刊;2005年04期

9 黄力之;;市场经济过程对意识形态理论的验证与纯审美论的幻灭[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03期

10 宋卫红;;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批评[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力之;;市场经济过程对意识形态理论的验证与纯审美论的幻灭[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2 贺翠香;;知识、话语与意识形态——福柯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推进和发展[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张秀琴;;解构的“幽灵”与批判的辩证法——德里达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4 张秀琴;;解构的“幽灵”与批判的辩证法:——德里达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A];2005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哲学会专场论文集[C];2005年

5 贺翠香;;知识、话语与意识形态——从《知识考古学》看福柯早期的意识形态理论[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6 李英田;;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重大发展[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上海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胡振平研究员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郑忆石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研究员 卢汉龙;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N];社会科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馨宇;回归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实践基础[D];辽宁大学;2012年

2 徐彦伟;表象与询唤[D];吉林大学;2008年

3 邱晓林;从立场到方法: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意识形态理论及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莫雷;穿越意识形态的幻象[D];吉林大学;2009年

5 余刚;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及其演变[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展红;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在后世的演进[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陈亚楠;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葛晓梅;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安徽大学;2004年

4 孙一鸣;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郑薇;斯图亚特·霍尔的意识形态理论[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6 吴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7 郑仟;葛兰西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8 黄光秋;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实践意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商艳青;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10 陈燕敏;意识形态理论的建构与嬗变[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651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8651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6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