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易道信仰的生态价值

发布时间:2017-09-21 18:48

  本文关键词:易道信仰的生态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易道信仰 生态危机 阴阳 生生不息


【摘要】:生态危机问题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个突出而又紧迫的世界性难题,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生态学家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和70年代意大利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问世以来,生态危机问题就受到普遍的关注,学术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理论与发展对策,但形势依然非常严峻,以至于当代著名社会学家贝克与吉登斯等人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用以描述人类目前的严峻处境。从目前学术界研究的动向来看,生态危机之所以非常复杂难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政治问题或者是社会问题,而是一个非常突出的文明问题,它是人类工业文明的产物,是人类工业文明功利主义与自由主义信仰危机的产物,需要人类重建文明,进入一个崭新的文明即生态文明阶段,而文明的建设涉及到信仰重建问题,为此,本文复归到中国古代《周易》的易道信仰,为人类探索生态文明寻找信仰资源、奠定文化基础。 本学位论文首先在探讨了信仰的内涵、特征与类型的基础上,研究了易道信仰的内涵、特征与性质,强调《周易》不仅仅如学术界所说的易道思想,实际上已经初步形成了易道信仰。其后,根据易道信仰的文本构成及其本体论、认识论与价值论,研究了《周易》易道信仰的主要内容及其生态蕴涵;最后,在探讨当代生态根源的基础上,研究了易道信仰对解决生态危机的启示。 从古典文献中寻找对当代生态文明以及信仰建设的启示,在学术界已经是屡见不鲜,本文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易道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易道信仰”概念,挖掘了易道信仰的内涵、特征及其本体论、认识论与价值论的构成,进而探讨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当然,易道信仰并不仅仅体现在《周易》文本中,也体现在中国古代的医学、天文学、音乐等思想体系中,本文因选题所限仅限于《周易》,这是本文的不足之处,有待以后深化研究。当然,易道信仰毕竟是中国农业文明的产物,对于具有后现代性质的生态文明只具有启示作用,不可过高估量,我们还需发挥创造性。才能构建出具有中华文明特色的生态文明及其生态信仰。
【关键词】:易道信仰 生态危机 阴阳 生生不息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2;B22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图表目录9-10
  • 1 绪论10-20
  • 1.1 问题提出10-11
  • 1.2 研究意义11-13
  • 1.3 研究现状13-18
  • 1.3.1 《周易》研究概述13-16
  • 1.3.2 生态文明与生态危机研究概述16-18
  • 1.4 研究方法18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18-20
  • 2 易道思想的信仰性20-30
  • 2.1 信仰的内涵、特征与类型20-23
  • 2.1.1 信仰的内涵、特征20-21
  • 2.1.2 信仰的类型21-23
  • 2.2 《周易》易道信仰的内涵与特征23-30
  • 2.2.1 《周易》及其易道思想的信仰内涵24-28
  • 2.2.2 易道信仰的性质与特征28-30
  • 3 易道信仰的演变及其思想基础30-41
  • 3.1 《周易》易道信仰的演变30-33
  • 3.1.1 《易经》及其自然主义的易道信仰30-32
  • 3.1.2 《易传》及其德本主义的易道信仰32-33
  • 3.2 易道信仰的本体论基础33-35
  • 3.3 易道信仰的认识论基础35
  • 3.4 易道信仰的人生论基础35-36
  • 3.5 易道信仰的价值论基础36-41
  • 3.5.1 “生生不息”的生本主义思想37-38
  • 3.5.2 “奉天应时”的和谐主义思想38-39
  • 3.5.3 “三才合一”的整体主义思想39-41
  • 4 易道信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41-52
  • 4.1 当代生态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危害41-45
  • 4.1.1 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41-43
  • 4.1.2 生物多样性的破坏43-44
  • 4.1.3 基因技术对自然进化的严重干扰44-45
  • 4.2 当代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45-48
  • 4.2.1 传统工业化的缺陷45
  • 4.2.2 资本主义的利益最大化45-46
  • 4.2.3 科学技术的异化46-47
  • 4.2.4 物质主义价值观的盛行47
  • 4.2.5 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47-48
  • 4.3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48-52
  • 4.3.1 “生生不息”是最高的宇宙价值48-49
  • 4.3.2 “法象因时”是解决生态危机的不二法门49-50
  • 4.3.3 “否极泰来”预示着生态文明的未来50-52
  • 结语52-53
  • 致谢53-54
  • 参考文献54-60
  • 附录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毓舒;;儒家生态智慧与西方生态伦理比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杜珍媛;;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生态风险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9期

3 陈学明;;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如何走出两难境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王菲;;浅析人类中心主义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影响[J];才智;2012年04期

5 高长江;生态文明:21世纪文明发展观的新维度[J];长白学刊;2000年01期

6 方克立;“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J];当代思潮;2003年04期

7 胡发贵;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刍论[J];道德与文明;2003年04期

8 彭立威;;论生态人格的缺失及其价值指归[J];道德与文明;2011年04期

9 刘魁;全球关联与全球伦理的可能性探究[J];东南文化;1999年06期

10 费孝通;“三级两跳”中的文化思考[J];读书;2001年04期



本文编号:8962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8962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d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