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学能力为主构建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价标准合理性探究
本文关键词:以教学能力为主构建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价标准合理性探究
【摘要】:本文探讨目前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教学能力为主导加强职称评定改革的合理性、必要性。
【作者单位】: 湖南信息学院;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职称评定
【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构建以教学能力为主导的高职教师职称评价标准和实施途径研究》(XJK011CZJ002)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712
【正文快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要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职称评定的现状和探索完善确定高职教师职称评价标准对增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能力乃至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都具有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富民;;高职院校教师职称改革刍议[J];教育与职业;2007年15期
2 宋暖;;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S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柏松;;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和职务聘任的误区与对策[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2 蔡其勇;李学容;;校长德育领导力的意蕴及提升[J];中国德育;2015年02期
3 王凌峰;;高校职称评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4 王爱菊;;大学教学生活的批判性:缺失与复归[J];江苏高教;2014年04期
5 刘铁芳;黄鑫;;大学:文化的守夜人——今日大学的文化自觉[J];大学教育科学;2014年04期
6 王勇鹏;佘君君;;大学教师精神的遮蔽与解蔽[J];大学教育科学;2014年04期
7 张甲子;吕晓丽;;大学使命的哲学审视[J];现代教育科学;2014年09期
8 朱少文;;本科院校转型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与出路[J];教育与职业;2015年02期
9 宋琨;王丽云;;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的初探[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10 邱士安;吴菊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叶舜雅;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培训体系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苗刚;近十年来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丽;高职理工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梅波;论普通中专教师学科专业实践技能对教学质量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桂琴;福建省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发展与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毋改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术精神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7 韩冰;北京大学平民学校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金利;;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6期
2 蒋秀萍,黄恺文;改革职称评审体制,体现公平竞争原则[J];高等农业教育;2002年02期
3 陈宇;;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回顾与前瞻[J];教育与职业;2004年01期
4 黄大龙,吴恒祥;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改进的构想[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02期
5 易金生;美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及启示[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敏;浅论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动因[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刘俊虹;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3 ;学校大计 教师为本[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4 聂嘉恩,蔡佩仪,赵美英;山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J];太原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5 孙蔚;关于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思考[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赵志宏;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搞好高等职业教育[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李筠,王纪;浅谈高等职业教育[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8 王娜;;浅议高等职业教育在入世后的影响及发展策略[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年02期
9 王林;;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益的经济学分析[J];教学研究;2001年04期
10 邓岳敏;;浅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估[J];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加斌;;高等职业教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2 徐文亮;;云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探索[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3 孟丽涛;李庆芹;;改革开放30年,云南高等职业教育的回顾与展望[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卢勤;宋国庆;孙连杰;;更新教学理念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天津卷)[C];2010年
5 刘源;;农林本科院校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周罗;;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一些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庞敦之;钟泽圣;鹿林;姚辉波;张波;张森;鞠秋文;刘来平;;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趋势与山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8 周燕;;如何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师队伍的建设[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9 易元祥;;21世纪中国大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对策研究》第五分课题组;;建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及评估指标体系的思考[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王建安;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定位[N];安康日报;2005年
2 教育部副部长 周济;“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N];光明日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朱振国 通讯员 张旭东;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持续健康发展[N];光明日报;2003年
4 傅国珍;抓住机遇发展高等职业教育[N];贵州政协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郑建文 实习生 卢兆欣;重视高等职业教育[N];南通日报;2005年
6 宋金萍;办出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N];新华日报;2004年
7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王保华 从春侠 黄永军 张虹;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对策[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李云平;高等职业教育评估工作亟须加强[N];中国民族报;2006年
9 靳宝栓;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N];光明日报;2006年
10 记者 刘熙;云南高等职业教育获外国优惠贷款[N];云南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良斋;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投资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杜安国;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3 易元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匡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熊健民;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功能与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王振如;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7 乔佩科;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8 赵金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付雪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俊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李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严海鹰;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黄涛;高等职业教育外部环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贾全华;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及营销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6 付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卢聪;西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D];西藏大学;2009年
8 袁江顺;基于“两型社会”背景下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9 丛珊珊;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潘忠志;云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30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ichenpingshen/gaoxiaojiaoshizhichenpingding/1030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