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综合评价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中的应用
【摘要】:设计了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指标体系及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了职称评定的数学模型.
【作者单位】: 聊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鲁东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 聊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 职称评定 高校教师
【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3A01)资助项目
【分类号】:G645.1;F224
【正文快照】: O引言高校作为人才汇集的圣地,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场所,是学生成才、教师成功的摇篮.作为学校,首要的任务是教学.教学质量是任何一所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教师的素质又是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很多学校在教师考评和职称评定中只看重它的科研能力,看他(她)写了几篇文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苏秀娟;模糊评价在高等学校岗位考核中的应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孟广武,张兴芳,杨志英;课堂教学质量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J];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周新;模糊综合评判在建筑设计方案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03年05期
2 张恒;用大蒜及其提取物保鲜蔬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3 李茂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工业企业电气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安全;2004年03期
4 唐祥胜;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水利工程方案选择中的运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孙赤梅;模糊综合评价的改进[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奚立平;;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大坝渗流量预测模型研究[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马枚,李强华,王荣桥;航空发动机转子动力优化设计软件工具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8 孙震,罗嗣怀;建筑企业项目管理能力的模糊数学评审方法[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金鑫,张之敬,卢玉波,浦海平;火箭弹发射器设计方案评判的改进AHP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杨智,万后芬;基于相对熵的营销机会模糊评价[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祯平;;贵州省县级供电企业综合能力模糊评判应用[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1—2004)[C];2005年
2 杨红玲;吴建军;;应用模糊综合法评析企业财务结构状况[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孙烈英;;模糊控制过程中参数自调整的方法[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4 郝艳红;王灵梅;;生态型火电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宋杰鲲;张宇;张在旭;;基于模糊集和粗糙集理论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A];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于文爽;李晓奇;;基于层次分析的企业人才资源评判[A];第六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支旭东;吴金妹;范峰;沈世钊;;模糊综合判别在网壳失效模式判别中的应用研究[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刘建峰;董玉革;高亮;;重要抽样法在模糊可靠性设计中的应用[A];2006年全国机械可靠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章军;叶燎原;;岩体稳定性评价的模糊概率方法[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成曙;姚良;张振仁;;基于小波包分解和模糊C均值聚类的柴油机气阀机构故障诊断[A];设备监测与诊断技术及其应用——第十二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立成;船舶避碰决策数学模型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2 宋志刚;基于烦恼率模型的工程结构振动舒适度设计新理论[D];浙江大学;2003年
3 戚蓝;初始地应力场系统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4 陈彦如;ITS指挥系统的满意优化理论及列车运行调整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5 王小林;农业项目投资群体决策支持系统[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6 金朝光;船舶建造工程管理及供应链一体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7 付景广;指纹识别中若干关键算法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3年
8 郑丽颖;混沌神经网络及模糊混沌神经网络的研究与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9 高双林;木工宽带砂光机人机界面优化与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10 王守琰;金属材料自然环境腐蚀的图像识别[D];天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海;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学习者评价系统[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2 刘红兵;模糊错误逻辑研究及其在防范证券投资风险中的应用[D];广东工业大学;2000年
3 曾珞亚;模糊神经网络的应用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孙志英;模糊控制策略及其在火电机组中的应用与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1年
5 刘毓;基于GIS的面向对象大气环境信息系统[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6 李艳军;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大型水利工程工期风险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7 赵秀平;虚拟制造系统及虚拟产品性能的分析评价[D];四川大学;2001年
8 张冀;循环流化床控制的研究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02年
9 李伟;船舶最晚施舵点数学模型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10 母智弘;模糊模式识别在储层精细评价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文辉,林基明,张红梅;课程体系的模糊评价[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曹庆奎,魏效玲,潘越,蔡炜桦;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罗蔓,张复新;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量化模型[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赤洁;;模糊综合评价在学生思想品德评判中的应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雷朝滋;;贯彻实施《教师法》完善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J];教育管理研究;1995年04期
3 谢贵兰;;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团队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高校社科动态;2011年04期
4 李峰;高鹏飞;李洁;;模糊评价法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11年09期
5 朝克;赵丽佳;;基于D-S理论的高校教师综合素质评价实证研究[J];价值工程;2011年21期
6 蒋德珑;尹淑萍;师黎;罗松涛;;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年09期
7 何国勇;王磊;冯雯;;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载体,构建科研创新育人体系[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年06期
8 姚芳;龚丽娜;;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评价问题[J];学习月刊;2011年10期
9 王秀彦;王超;王立勇;;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背景下学术团队构建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1年09期
10 ;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J];四川劳动保障;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川;张吉善;刘洋;;大学吸引力竞争优势模糊综合评价模型[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1)][C];2010年
2 郭凌涛;;高学历是后勤干部队伍的建设方向[A];发展与创新——北京高校后勤饮食工作研究论文集[C];2003年
3 许宏;李海燕;陈清;;关于医学院校教师论文写作的动机分析[A];首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温喜宝;燕杰;胡青;;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实验队伍建设[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5 孔德昭;;论意识形态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蔡丽煌;;民办高校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探讨[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崔进起;徐劲祥;史乃慧;王易;;谈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任秀琼;;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建设相关问题初探[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10年
9 王汉荣;;大学生素质与能力综合评价方法探讨[A];全国第二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C];2004年
10 郑声文;陈为旭;;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分析及其对策[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计琳;上海鼓励大学生赴农村任教[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胡梅娟;令400学者抗议的专著,就为评职称[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3 记者 刘玉;辽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邹建锋 闵元;职称评定是高校的家务事?[N];中国商报;2003年
5 记者 刘丹;上海:大学生郊区任教,,最高补贴3万[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6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黄安余;泛学术化倾向值得关注[N];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王凌峰;高校职称评审制度需要完善而非废除[N];科技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网络检索杜绝水分论文[N];山西日报;2007年
9 记者 王燕;我市“九个一批工程”为高校毕业生求职广开门路[N];菏泽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姜澎 实习生 许宁;老师好不好,学生说了算[N];文汇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毛勇;中国公办、民办高校在教育市场中竞争的公平性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雷忠;我国高校人才战略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娟;大学生择业决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2 彭冲;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高校贷款风险预警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3 徐斌;高校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4 崔士冬;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国家助学贷款信用风险评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左朋涛;高校办公室工作绩效评价方法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6 陈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7 申青林;辅导员工作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D];山东大学;2009年
8 唐挺;高校学生信息消费水平评价及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孙素华;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10 冯磊;HUST教师工作满意度测评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90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ichenpingshen/gaoxiaojiaoshizhichenpingding/990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