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俞根初感证舌诊理论撮要

发布时间:2018-01-09 00:06

  本文关键词:俞根初感证舌诊理论撮要 出处:《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俞根初 感证 舌诊理论


【摘要】:俞根初为清代绍派伤寒的名家,工于辨治感证,疗效突出。其著作《通俗伤寒论》中舌诊部分论说精辟,尤具深意,惜其论述以舌苔、舌质为大纲,理论精粹,但眉目略粗。故笔者以舌苔、舌质为研究对象,以感证为研究着眼处,以舌形、舌色、舌质、舌势为纲,表、里、阴、阳、寒、热、虚、实为目,重新梳理了俞根初的舌诊理论,使学者明析俞根初感证察舌原理、诊察方法和辨舌要点,促进俞氏舌诊理论的临床应用。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tongue - tongue , tongue , tongue , tongue and tongue with tongue , tongue , tongue , tongue and tongue .

【作者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郫都区中医院;
【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15JY0037)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No.2016C067)~~
【分类号】:R241
【正文快照】: (1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gdu 610075,China;2Pidu Hospital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gdu 610000,China)俞根初(以下称“俞氏”),绍派伤寒的中坚,医名盛行于清代乾嘉年间四五十年,“日诊百数十人”,“十有九验,就诊者奉之若神明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小强,刘庆;对舌诊现代研究的几点思考[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柽坤;舌诊中色泽的意义[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4年01期

3 王晓华;宝龙;带籽;;蒙医舌诊的源流与发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8年01期

4 张伟;曹江鹏;;舌诊源流探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陈保平;;略论舌诊在临床上的应用意义[J];中医学报;2010年05期

6 张子燕;谢彬;刘芳;董丹;王雪峰;;自然光线下采集儿童舌诊图像对判读结果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7 带籽;徐帮柱;;蒙医舌诊的源流与发展[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年09期

8 姜云亭;;浅谈舌诊[J];中医函授通讯;1982年04期

9 江一平;;舌诊与临床[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4年Z1期

10 仲小亚;《舌诊图鉴》简介[J];陕西中医;198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峻;杨亚平;曹福凯;;基于古今验案的舌诊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研究构想[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晓谷;周昌乐;张志枫;宋贤杰;;舌诊标准环境的研究(摘要)[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四诊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史金环;李军;王磊;;舌诊在传统医学及现代医学中的诊断价值[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毛兵;李宁;;数字化舌诊设备的研究进展[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梁嵘;;舌诊法的形成及其所体现的疾病观[A];2002中医药博士论坛——中医药的继承、创新与发展[C];2002年

6 丁宏娟;何建成;;舌诊的现代技术和方法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中医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程五中;谢世平;李素香;刘爱华;张淼;许前磊;;舌像研究进展及舌诊在艾滋病辨证中的作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学术研讨会暨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宗勤;;王辉武教授舌诊经验举要[A];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乃民;陈克忠;;五十年来舌诊研究的主要进步与展望[A];四诊研究论文汇编[C];2000年

10 徐铭渔;涂秀华;;舌诊认病浅说[A];四诊研究论文汇编[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梁嵘;舌诊法及其所体现的疾病观[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李青渝;望舌诊病四误区[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3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 谷万里邋史载祥;心血管病的舌诊研究[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4 朱明邋廖春燕 常春波;温病学派对舌诊的贡献[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5 温长路;细说舌诊[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6 陈易新;中医诊断学在清代的发展(下)[N];中国医药报;2000年

7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人民医院 石瑞舫;舌诊的取舍[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8 安徽省中医院 卓思源;徐经世教授舌诊验案[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9 沈洪 江苏省中医院单兆伟工作室;舌诊内镜相参 气虚瘀热论病[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静;基于光谱法舌诊的疾病快速筛查[D];天津大学;2011年

2 朱庆文;基于脉诊、舌诊信息提取与识别的便携式集成辅助诊疗设备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李哲;光谱化学计量分析方法及其在舌诊的应用[D];天津大学;2016年

4 官君达;清代医案中舌诊应用的实例调查与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5 孙玮;岭南舌诊学术源流—基于胃脘痛文献医案的岭南舌象分布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张前进;清代伤寒病医案的舌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都骏成;舌苔分析系统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2 江沙里;中医健康辨识的舌诊方法[D];天津大学;2014年

3 带籽;蒙医舌诊的文献学研究[D];内蒙古民族大学;2008年

4 李敬华;冠心病舌诊定量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5 解鑫;舌诊中的光谱方法[D];天津大学;2008年

6 陈燕;舌诊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7 韩W,

本文编号:13992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3992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7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