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质与证候辨析的湿热体质主药主方筛选
本文选题:湿热体质 切入点:湿热证 出处:《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自《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颁布实施以来,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湿热体质与湿热证混淆问题,从而导致两者遣药用方指向性并不明确。鉴于此首先从辨识内容、调治目的、主药及其配伍3个方面对湿热体质与湿热证进行辨析,并以临床中常见的湿热体质与湿热证并见为例强化两者的区别与联系。重点介绍湿热体质主药主方的筛选方法,通过对湿热体质调体主药黄芩、黄连、茵陈、滑石以及湿热体质调体主方甘露消毒丹深入细致的探析,明确湿热体质遣药用方的专属特点。对于湿热体质调理方案的规范化制定和实施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Abstract]:Since since the promul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 > and determine the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standard and Chinese constitution classification, often confuse the issue of constitution and damp heat syndrome of damp heat in the proces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which leads to the two parties to send medicinal is not clear. In view of this first from the identification, treatment, drug compatibility and the 3 aspects of damp heat constitution carrying on the analysis with damp heat syndrome, and the clinical common in damp heat constitution and damp heat syndrome and strengthen their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 For example focuses on the screening method of damp heat constitution main drug main party, based on the damp heat constitution adjustment body main medicine Huang Qin, Coptis, wormwood, talc and analysis of the main body of damp heat transfer Ganluxiaodu Dan deeply, exclusive features clear damp heat constitution party. For the task of medicinal standardization of damp heat constitution conditioning program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has high clinical value.
【作者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体质与生殖医学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373504)
【分类号】:R2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燕;湿热体质与疾病关系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2 廖岩;王琦;;关于湿热体质研究的几个相关问题[J];新中医;2009年03期
3 俞若熙;倪诚;王琦;;王琦教授从湿热体质论治痤疮的理论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04期
4 侯献兵;张金鑫;刘英莉;赵辉;;“杂合以治”法调治湿热体质痤疮36例[J];中医药导报;2012年05期
5 罗大伦;;湿热体质好调养[J];祝你幸福(知心);2014年09期
6 林英豪;;养生需因人制宜之痰湿及湿热体质[J];中国化妆品(时尚);2011年03期
7 英孝;倪诚;;中医湿热体质与方药干预研究述评[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8 尹利端;石丽花;王桐;王立志;;浅谈湿热体质痤疮人群的调养和护理[J];中国民间疗法;2013年06期
9 刘青云;;湿热体质[J];家庭医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10 傅杰英;;中医体质养生——湿热体质养生[J];家庭中医药;201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蒋燕;吴炜;崔向青;席娜;;湿热体质的研究进展[A];全国中医药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5年
2 俞若熙;倪诚;王琦;;王琦教授从湿热体质论治痤疮的理论探析[A];第三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颁奖会议论文集[C];2012年
3 刘澎;李海燕;朱庆文;杨学智;牛欣;;四诊合参辅助诊断系统辨识湿热体质特征[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天津中医药大学 田栓磊;辨清体质再减肥[N];保健时报;2010年
2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 郭琰;花茶调理好状态[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3 舒琳;大黄也是“养生宝”[N];健康时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巧稚;调神针法在针灸治疗湿热体质痤疮中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周珊珊;湿热体质人群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其功能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张吉芳;以血压及脉压特征辅助界定湿热体质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赵京京;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湿热体质的相关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王姗姗;以血压及脉压特征辅助量化湿热体质调治效果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韩飞;草酸钙尿路结石术后复发与湿热体质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7 牛笛;湿热体质与平和体质血清ICAM-1、IL-4检测和MOS SF-36生命质量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陈志潭;IL-10基因多态性与CKD1期湿热体质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073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607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