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敏化穴位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功能的影响
[Abstract]:Aim: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sensitized and unsensitized acupoints on intestinal motor function in diarrhea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D-IBS) rats. Methods Twenty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group, model group, electroacupuncture sensitized point group and electroacupuncture non-sensitized acupoint group with 10 rats in each group. The D-IBS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chronic restraint stress and Senna leaf administration. The sensitized acupoints were determined by observ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udation points and acupoints in D-IBS rats. Electroacupuncture (EA) sensitized point group and electroacupuncture unsensitized point group (EA group) were treated by electroacupuncture at "Dachang Yu" and "Xinshu", respectively. The Bristol fecal trait score (BSS) and the rate of dilute stool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he model making and 4 days after treatment. The change of diarrhea index. Results there was a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udation point of EB and the bilateral "Dachang Shu" in the body surface of the rats, suggesting that the bilateral "Dachang Shu" point is the sensitized poin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IBS disease. Compared with normal group, BSS score, stool rate and diarrhea index in mode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5). 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 electroacupuncture sensitized acupoints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BSS score, stool rate and diarrhea index (P0.05) in D-IBS rats after 7 days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BSS score, stool rate and diarrhea index of D-IBS rats by electroacupuncture at unsensitized points (P0.05). Conclusion: electroacupuncture "Dachangshu"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isorder of intestinal motor function in D-IBS rats, and its curative effec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non-sensitized point "Xinshu", which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selection of acupoi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D-IBS by electroacupuncture.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o.81403475)
【分类号】:R2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恒岳;局部与远端穴位治疗的调查[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年02期
2 段秀凤,李先剑,蒋中泽,徐佩华;止泻膏敷贴穴位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J];湖北中医杂志;1997年03期
3 肖开提,刘树凯;特定穴位治疗急性腹泻116例[J];新疆中医药;1997年04期
4 柏树祥;柏明曦;;点刺穴位治疗小儿腹泻168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3年12期
5 张春香;指压穴位治疗痛证[J];中国民间疗法;2000年05期
6 郭苏梅;电光磁疗穴位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30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7 李东海;穴位埋植法治疗癫痫68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3年09期
8 陈琳,朱照静,李玉先;穴位给药在现代给药途径中的重要意义[J];中国药业;2005年08期
9 王普艳;吴秀艳;刘彦君;;毫米波脉冲照射穴位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年01期
10 刘起华;文谨;王菲;封立红;;中药穴位给药应用研究概述[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潇;沈良册;;磁帽穴位治疗失眠症86例疗效观察[A];2011年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康复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2 王勇军;卢爱军;郑华;单磊;;穴位药物疗法研究现状和展望[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康复学首届学术会议、福建省针灸学会康复医学第三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周潇;沈良册;;磁帽穴位治疗失眠症86例疗效观察[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4 潘鹏;李文志;;电针刺改善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英文)[A];2010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庄子齐;江钢辉;王朝荣;;针刺配合痹痛散穴位外敷治疗急性期颈椎病临床观察[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颈椎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6 王普艳;吴秀艳;刘彦君;;毫米波脉冲照射穴位对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A];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陈华德;欧阳湘云;;不同天数的艾烟刺激对大鼠肺、脑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8 张先庚;张辉;刘琴;高静;梁小利;韩佩玉;;优裕环境胎教与地震恐惧胎损的SD大鼠母子两代行为遗传学研究[A];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王锦程;;论音乐康复仪穴位治疗糖尿病[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10 林小姬;余瑾;廖铭斌;古琨如;李莉;唐纯志;;音乐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大鼠行为学和血清TGF-β1的影响[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章欣;冷冻穴位治顽疾[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2 山东东平 赵广兰;心脏有问题,,找三个穴位来帮忙[N];上海中医药报;2013年
3 广东省河源市中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 黄兴焕;推拿加穴位治疗小儿支气管炎[N];医药经济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启弘(Chee-Horng Lee);人体十二经穴位皮肤阻抗变化实时检测方法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2 王树东;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大鼠ASICS通道及相关细胞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张金超;COPD模型大鼠呼吸功能改变对尿量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徐派的;电针通过脑肠轴途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型大鼠作用机制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陈丽;电针调控下丘脑SIRT1/NF-κB信号通路改善ZDF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机制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谢俊;“标本配穴”法电针防治大鼠心肌缺血损伤及其线粒体信号通路调控机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卢继东;“标本配穴”电针对心肌缺血大鼠细胞凋亡miRNA的影响及调控机制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柳俊辉;5味山姜属中药对胃溃疡寒证大鼠温胃散寒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9 王健;电针调控PRG5/RhoA信号通路对MCAO大鼠eNSCs增殖与分化影响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潘清洁;针刺对CUMS抑郁大鼠模型行为学及作用机制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君;足三阴经相关经穴穴位体表电阻反应胞宫生理病理变化的特异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秦川;针灸穴位电位信息特征的采集和数字化处理[D];广西大学;2014年
3 张朝鑫;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关穴位电学特性的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4 刘洋;屈伸肌交替低频穴位电刺激促进中风患者拇指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7年
5 吴贝贝;《伤寒杂病论》中桂芍用量变化对发汗、止痛作用影响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6 张乐;电针对颈椎病模型大鼠软骨细胞炎症因子及IKKβ/NF-κB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吴佳欣;慢性应激肝郁脾虚模型大鼠下丘脑弓状核摄食相关神经肽变化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8 范里;调脂汤联合脉动红外线对高血脂大鼠降脂作用的实验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陈盛镱;柴芩通淋片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张鹏飞;电针对胡须体觉皮层局灶性脑缺血大鼠PTEN和GAP-43蛋白表达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31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131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