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李东垣治疗脾胃病用药规律新解

发布时间:2018-10-25 20:05
【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来探究李东垣治疗脾胃病遣方用药的规律。方法:将李东垣创立的74首方剂分为脾胃虚损、饮食内伤、饮酒损伤3组,并运用数据处理软件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对其进行整理和挖掘,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结果:李东垣论治脾胃病以虚损为本,以调畅气机和祛除湿浊为治;病机方面,脾胃虚损组以虚损为主,饮食内伤组虚实并举,饮酒损伤组以邪实为重,各不相同。治疗方面,脾胃虚损组以甘温补中法为主,食饮损伤组则以辛开苦降法为治。其外,擅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食饮损伤而致的痞痛积聚。结论:李东垣擅长用辛开苦降法治疗以食饮损伤为主的脾胃病,甘温补中法则多用于以脾胃虚损为主的脾胃病,并且从血证角度论治痞痛积聚丰富了临床治疗思路。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ule of Li Dongyuan's prescription for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 based on data mining. Methods: the 74 prescriptions of Li Dongyuan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stomach, internal injury of diet and injury of drinking. Data processing software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was used to sort out and excavate it, and related theoretical knowledge was analyzed. Results: Li Dongyuan treated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 with deficiency damage, regulating qi and removing dampness turbidity, and the pathogenesis of spleen and stomach deficiency damage group was mainly deficiency damage, diet internal injury group was combined with deficiency and solid, and drinking injury group was serious with evil,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In the treatment aspect, the spleen and stomach deficiency group was treated mainly by Gan Wen Buzhong method, while the food and drink injury group was treated by Xin Kai Ku Jiang Fang. Besides, the method of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was used to treat the accumulation of pain caused by eating and drinking injury. Conclusion: Li Dongyuan is good at treating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s with food and drink injury by Xin Kai Kuk Jiang method, and Gan Wen Bu Zhong rule is mostly used for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 with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stomach, and it enriches the clinical treatment thinking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blood syndrome.
【作者单位】: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项目(2013CB531701)
【分类号】:R25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梅子英;;对“东垣国一说之质疑”[J];河北中医;1988年04期

2 唐卫华;李东垣治疗头痛探析[J];光明中医;2000年04期

3 赵岩;;李东垣四时与升降的学术思想探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8年02期

4 吴元洁;王正;;论李东垣治腑病的“通法”特色[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5 杨景柱;李东垣籍贯考[J];四川中医;1989年07期

6 来雅庭;;东垣眼科名方归正[J];福建中医药;1990年03期

7 陆矾;李东垣针灸学术思想浅探[J];针灸临床杂志;1997年06期

8 郭永洁;李东垣针灸疗法拾遗[J];针灸临床杂志;1997年Z1期

9 朱振生;东垣泻火药应用浅识[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1期

10 叶柏,陈静,徐丹华;东垣润肠方治疗特发性便秘30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添;钦丹萍;;李东垣升阳散火法研究近况[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吕光耀;周铭心;;李东垣风药应用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宁;;李东垣“降胃气”浅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中医方证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容范;;新儒学与李东垣的内伤学说[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内经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12年

5 李佃贵;王彦刚;王丽;;浅谈李东垣五脏之脾胃病理论在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张永华;;仲景与东垣调治脾胃方药之异同浅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马玉琛;;对李东垣脾胃病的理解[A];第二十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吴兵;张声生;;李东垣治未病学术思想[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彭纪临;胡娜;张光奇;;李东垣升阳法及其应用概述[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05年消化系及肝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继圣;蒋学花;;李东垣“益气升阳,,甘温除热”临床论治[A];全国中医药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高建忠;李东垣笔下的热中[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2 湖北鄂州市中医医院 朱祥麟;论李东垣胆气春升说[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3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高建忠;李东垣笔下的藏气法时与升降浮沉[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4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高建忠;李东垣笔下的龙胆泻肝汤[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5 山东中医药大学 高金金 泥虎林;李东垣甘温除热思想浅析[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6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东垣与景岳脉法当互参[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7 山东中医药大学 泥虎林 杨金萍;李东垣升清阳理论与风药的运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8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高建忠;另辟蹊径创新说[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9 上海谢建群名中医工作室 费晓燕;李东垣《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浅析(下)[N];上海中医药报;2012年

10 上海谢建群名中医工作室 费晓燕;李东垣《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浅析(上)[N];上海中医药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卫向龙;李东垣组方配伍规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李菲;李东垣脾胃内伤热病的理论基础[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宝燕;李东垣用药加减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余小波;李东垣调脾胃治未病的理论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3 丁刚;东垣治脾胃病基本理论和脾胃方组方特点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947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2947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9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