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基于经络对称存在理论采用紫草油走罐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30 06:25
【摘要】:目的:观察运用紫草油走罐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基于经络对称存在理论,验证银屑病的经络效应。方法:试验一,将88例斑块型银屑病皮损随机分为紫草油走罐组30例、紫草油外用组30例及等待组28例。紫草油走罐组采用紫草油走罐法治疗,紫草油外用组运用紫草油局部外涂治疗,等待组不施加走罐及局部外用治疗。3组患者均可常规口服中药。观察时间为4周。记录3组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改变,计算临床有效率,记录皮损的面积、鳞屑、浸润、红斑情况,瘙痒程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变,记录不良反应及处理办法。试验二,将60例具有对称部位皮损的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等待组,每组30例。观察组选择对称皮损的一侧进行治疗,治疗侧采用紫草油走罐法治疗。对照侧不施加走罐及局部外用治疗。等待组不施加走罐及局部外用治疗。两组均可常规口服中药。观察时间为8周。记录2组的PASI评分改变,计算临床有效率、记录皮损的面积、鳞屑、浸润、红斑情况,瘙痒程度改变,记录不良反应及处理办法。结果:试验一,3组PASI评分较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组间比较,疗后PAS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紫草油走罐组优于等待组(P0.05)。3组疗后与疗前的PASI评分差值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临床有效率比较,紫草油走罐组30例中痊愈0例(0.00%),显效12例(40.009%),有效14例(46.67%),无效4例(13.33%),愈显率为40.00%,总有效率为86.67%:紫草油外用组30例中痊愈0例(0.00%),显效0例(0.00%),有效13例(43.33%),无效17例(56.67%),愈显率为0.00%,总有效率为43.33%:等待组28例中痊愈0例(0.00%),显效0例(0.00%),有效10例(35.71%),无效18例(64.29%),愈显率为0.00%,总的有效率是35.71%。3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两比较,紫草油走罐组优于紫草油外用组(P0.01)和等待组(P0.01),紫草油外用组和等待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瘙痒情况,疗后3组较疗前均显著改善(P0.01);疗后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皮损面积,紫草油走罐组较疗前明显减小(P0.01),紫草油外用组和等待组则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疗后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浸润程度,3组疗后较疗前均明显减轻(P0.01);疗后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鳞屑程度,疗后紫草油走罐组和紫草油外用组均较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等待组疗后较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间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斑情况,3组疗后较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疗后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生活质量的评分,疗后3组较疗前均获得显著改善(P0.01);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二,观察组与等待组比较,PASI评分,治疗8周后观察组和等待组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1);8周后与治疗4周时相比,两组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8周后两组之间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瘙痒情况,观察组8周后较疗前明显减轻(P0.01),且较4周时继续减轻(P0.01);等待组8周后较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较4周时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8周后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损面积,观察组经过8周治疗后,较疗前明显缩小(P0.01),且较4周时继续缩小(P0.01);等待组8周后皮损面积较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8周后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程度,观察组治疗8周后较疗前明显减轻(P0.01),且较4周时继续减轻(P0.01);等待组8周后浸润程度较疗前明显改善(P0.01),较4周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8周后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鳞屑程度,两组治疗8周后较疗前均明显减轻(P0.01),且较4周时继续减轻(P0.01),两组间8周后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斑情况,观察组治疗8周后较疗前明显减轻(P0.01),且较4周时继续减轻(P0.01);等待组8周后较疗前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4周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8周后两组间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临床有效率比较,观察组痊愈病例4例(6.67%),显效病例27例(45.00%),有效病例21例(35.00%),无效病例8例(13.33%),总有效率达86.67%。等待组无痊愈病例,显效4例(6.67%),有效12例(20.00%),无效44例(73.33%),总有效率26.67%。观察组优于等待组(P0.01)。观察组治疗侧和对照侧比较,PASI评分,治疗8周后2侧较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1);8周后与4周后比较,2侧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8周后两侧之间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瘙痒程度,治疗8周后两侧较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8周后与治疗4周时相比,两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8周后两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鳞屑情况,治疗侧8周治疗后较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较4周时继续改善(P0.01);对照侧8周治疗后较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较4周时相比无统计学差异(《0.05),8周后两侧间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红斑情况,8周治疗后两侧较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与4周时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8周后两侧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浸润程度,治疗侧8周后较疗前明显减轻(P0.01),且较4周时继续改善(P0.01);对照侧8周后较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较4周时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间8周后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损面积,治疗侧8周治疗后与疗前相比明显改善(P0.01),与4周时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侧8周治疗后较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较4周时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8周后两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对照侧与等待组比较,PASI评分,8周后对照侧和等待组较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8周后与治疗4周时相比,两组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8周后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瘙痒情况,8周治疗后两组均较疗前改善(P0.01),8周后较4周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8周后两组间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损面积,对照侧8周后与疗前相比明显减轻(P0.05),等待组8周后与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8周后与4周时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8周后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浸润情况,8周后两组均较疗前改善(P0.01),8周治疗后两组较4周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8周后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鳞屑情况,两组8周治疗后较疗前均显著改善(P0.01);8周后与4周时相比,两组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P0.01);8周后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斑情况,对照侧治疗8周后较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较4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等待组8周后较疗前没有明显改善(P0.05),较4周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8周后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紫草油走罐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不良反应。紫草油走罐法对于斑块型银屑病治疗8周的疗效较4周增加。通过自身对比进一步证实紫草油走罐法对于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对照侧的疗效优于等待组,证明经络效应确实存在且对疗效产生影响。有对称性皮损表现的顽固性皮肤病与经络的对称存在现象存在共性,可能具有经络效应。在经络学说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在局部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远端治疗,扩大现有治疗手段的治疗范围,增加临床疗效。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Sohn S.;Schoeffski O.;Prinz J.;罗素菊;徐波;;德国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的医疗费用:一项多中心研究[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6年04期

2 刘学书,陈隆德,吴音;蒽林软膏治疗斑块型银屑病(附12例近期效疗观察)[J];重庆医药;1985年04期

3 陈斌;美能治疗斑块型银屑病38例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年07期

4 Sakai R.;Matsui S.;Fukushima M.;焦婷;;斑块型银屑病的预后因素分析[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5年11期

5 刘雯;冯燕君;蔡瑞康;;小型黑光灯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疗效观察[J];激光生物学报;2007年01期

6 佟盼琢;四荣联;;阿维A胶囊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03期

7 邹玲;刘红霞;姚尚萍;;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11年05期

8 葛艳杰;;中西医结合治疗斑块型银屑病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年06期

9 董亦秋;刘红霞;顾煜;张成会;;走罐疗法配合中药治疗寻常型斑块型银屑病32例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2年03期

10 虞海燕,岑建萍;丁胺卡那霉素治疗难治性泛发性斑块型银屑病[J];浙江医学;199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文海;黄海燕;马晓蕾;田珊;刘政邑;孙青苗;彭美雄;张建中;;益赛普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黎静宜;郭在培;;窄谱与宽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慢性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陈爽;熊琳;吴宇侠;;依那西普治疗斑块型银屑病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苗国英;张西;克吴平;郑海萍;;皿治林和雷公藤对慢性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体外抗白细胞趋化活性的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裴宇;李琼华;;窄谱UVB光疗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6 孙成军;;冰黄肤乐软膏与他扎罗汀乳膏联合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刘红霞;张成会;刘朝霞;姚尚萍;丰靓;李斌;;走罐疗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王琼玉;王永贤;应朝霞;;窄谱UVB联合阿维A酸治疗斑块型银屑病90例[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王琼玉;王永贤;应朝霞;;窄谱UVB联合阿维A酸治疗斑块型银屑病90例[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林杰;唐春雷;孙艳;;刺血与药罐结合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护理[A];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少馨;基于经络对称存在理论采用紫草油走罐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陈敏;斑块型银屑病表皮p16~(INK4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初步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3 姜春燕;养血解毒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血燥证疗效观察及分子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王宁;慢性斑块型银屑病“痰瘀互结 营卫不和”证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瑞婷;火针联合活血解毒汤治疗斑块型银屑病(血瘀证)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孟夏;蛇草消斑方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D];山西中医学院;2015年

3 王伟;NB-UVB照射联合小剂量阿维A及外用他扎罗汀治疗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疗效观察[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4 孙兆伟;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在表皮增生性疾病诊断和评估治疗疗效的应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99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299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f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