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仙芪方治疗肾脾两虚型勃起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18-10-30 14:07
【摘要】:目的:观察仙芪方治疗肾脾两虚型勃起功能障碍(ED)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肾脾两虚型ED患者62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试验组应用仙芪方,对照组应用他达拉非,2组均用药6周,观察统计干预后肾脾两虚型ED患者各项指标变化。结果:经过6周干预,试验组IIEF-5评分、中医证候评分、TSS评分分别为(18.34±1.08)分、(0.72±0.55)分、(0.62±0.47)分、(0.74±0.52)分、(0.69±0.51)分、(43.34±2.09)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IIEF-5评分、中医证候评分、TSS评分分别为(23.20±1.17)分、(1.51±0.78)分、(1.36±0.76)分、(1.34±0.72)分、(1.45±0.82)分、(59.20±2.17)分,IIEF-5评分、T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仙芪方可提高肾脾两虚型ED患者IIEF-5评分、TSS评分并改善临床伴发症状。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Xianqi recipe on erectile dysfunction (ED) with deficiency of kidney and spleen. Methods: 62 cases of ED with deficiency of kidney and spleen, 31 cases of experimental group and 31 cases of control group were include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Xianqi recipe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adalafe for 6 weeks. The changes of indexes of ED patients with deficiency of kidney and spleen were observed after statistical intervention. Results: after 6 weeks of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IIEF-5, TCM syndromes and TSS were (18.34 卤1.08), (0.72 卤0.55), (0.62 卤0.47), (0.74 卤0.52), (0.69 卤0.51), respectively. (43.34 卤2.09),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before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cores of IIEF-5, TCM syndrome and TSS were (23.20 卤1.17), (1.51 卤0.78), (1.36 卤0.76), (1.34 卤0.72), (1.45 卤0.82), (59.20 卤2.17), respectively.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IEF-5 score, TSS score and before treatment, but the improvement of TCM syndrome score in the tes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re was no adverse reaction in the test group. Conclusion: Xianqi decoction can improve IIEF-5 score, TSS score and clinical symptoms of ED patients with deficiency of kidney and spleen.
【作者单位】: 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男科;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
【分类号】:R277.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许国恩;王福;高庆和;;郭军教授治疗男科疾病对药与角药拾粹[J];环球中医药;2015年07期

2 赵家有;王福;余国今;高庆和;张强;;郭军治疗阳痿思路和经验[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年01期

3 邓春华,孙祥宙;应用新的治疗满意度量表来评估ED患者及其性伴侣对伐地那非治疗的满意度[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5年09期

4 张庆江,朱积川,许清泉,姜辉;三城市2226例男性勃起功能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3年03期

5 韩冰,杨峻山;淫羊藿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中草药;2000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秀全;王福;;郭军治疗动脉性ED的学术思想探微[J];中医药学报;2017年03期

2 吴秀全;王福;高庆和;余国今;张修举;张继伟;曾银;邱峻峰;;仙芪方治疗肾脾两虚型勃起功能障碍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年04期

3 杨聪聪;司国民;;浅析“角药”理论及其现代临床应用[J];中医药导报;2017年07期

4 马凰富;刘洋;王彬;党进;马健雄;祝雨田;李海松;;通络熄风起痿汤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7年02期

5 马健雄;马凰富;王继升;祝雨田;刘洋;王彬;;李海松教授治疗勃起功能障碍药对浅析[J];环球中医药;2017年01期

6 孙洁;李秋芬;林友宝;智屹惠;沈淑华;黄立权;王坤根;;运用“气化”理论辨治阳痿经验初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年01期

7 陈震东;高辉;徐房添;;淫羊藿苷促进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为治疗骨缺损提供一个良好的方向[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年50期

8 杜强;耿强;李湛民;潘伯臣;宋永胜;吴斌;;东北地区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中医体质特征初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年12期

9 张伟;刘建伟;;淫羊藿苷对小鼠机体免疫及抗体生成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年10期

10 王立;易惺钱;黄科锋;;黄中柱名老中医诊治阳痿验案举偶[J];现代养生;2016年2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庆和;赵家有;余国今;朱大云;王福;;郭军四型论治癃闭临床经验[J];环球中医药;2013年11期

2 郭军;宋春生;耿强;杜宝俊;孔令青;张强;王福;余国今;陈国卫;李基锡;;男性不育症辨证论治思路与方法总结[J];北京中医药;2012年01期

3 郭军;王福;;日本《ED诊治指南(2008版)》解读[J];中国性科学;2011年04期

4 冯德海;安维梅;;郭军治疗附睾炎经验[J];湖北中医杂志;2008年11期

5 冷静,王益鑫,黄旭元,薄隽杰,韩银发,陈斌,戴继灿,江鱼;上海市1582例中老年男子勃起功能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0年01期

6 边晓丽,王苑桃,王晓美;淫羊藿多糖及水提液清除O_2~()作用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1999年02期

7 毛海婷,张玲,王芸,温培娥,崔树龄;淫羊藿甙对人高转移肺癌细胞膜的影响[J];中药材;1999年01期

8 杨静玉,于庆海,李爽,徐静华,马俊凤;淫羊藿总黄酮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增强作用[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9 曾南,孟宪丽,张艺,赖先荣,郑军,程龙琼,任长茂;淫羊藿有效成分抗氧化作用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7年01期

10 吴铁;崔燎;张志平;陈志东;李青南;廖进民;黄连芳;;淫羊藿对抗肾上腺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6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清泉,朱积川,姜辉,洪锴;老年人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1年06期

2 Jack Baniel ,杨林;渐进式海绵体内注射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勃起功能障碍三年经验总结[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1年01期

3 张志超,孙斌,刘永胜,陈琦,辛钟成,郭应禄;北京市社区已婚男子勃起功能障碍患病情况调查[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3年12期

4 戴继灿;特地那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新方法[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3年03期

5 陕文生;勃起功能障碍的诊治进展[J];卫生职业教育;2004年16期

6 王建华,唐朝文,余湘文,邓雪峰,叶慧玲,刘嘉眉;老年男性272名勃起功能障碍患病情况调查[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4年06期

7 李风雷,冯强,张小平,柳青;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J];中华男科学;2004年05期

8 黄兴,李世林,胡礼泉;生长激素降低与老年勃起功能障碍[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4年11期

9 王忆长;药物性勃起功能障碍[J];中国社区医师;2005年09期

10 刘春英;浅谈新婚勃起功能障碍[J];中国性科学;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付彪;赵忠文;;夜间阴茎勃起试验检测80例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分析[A];21世纪男科学——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刘春英;;浅谈新婚勃起功能障碍[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3 辛钟成;;重度勃起功能障碍诊断与治疗[A];第5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暨男科提高班讲义[C];2007年

4 王成跃;;勃起功能障碍诊治体会[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男科疾病提高班学术论文汇编[C];2007年

5 罗慧旗;曾桓聪;丘勇超;;勃起功能障碍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A];第七次中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年会暨第二次广东省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广森;陈文英;尤耀东;张朝德;;勃起功能障碍程度与体质的相关性研究[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会议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提高班论文汇编及讲义[C];2011年

7 张培海;于宏波;蒋建春;吴天浪;常德贵;;勃起功能障碍发病机制相关研究新进展[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会议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提高班论文汇编及讲义[C];2011年

8 黄晨;陈斌;王鸿祥;陈荣;韩银发;王益鑫;黄翼然;;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心理因素分析[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会议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提高班论文汇编及讲义[C];2011年

9 肖新民;赵启华;黄书;许亚宏;李军;刘强;;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10 徐福松;鲁龙光;;心理疏导疗法治疗勃起功能障碍临床观察[A];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戚广崇(主任医师);勃起功能障碍的诊治[N];上海中医药报;2006年

2 副主任医师 林利华;莫让压力破坏性能力[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3 身体周刊记者 屠俊;大叔们为何“有心无力”?[N];东方早报;2014年

4 蒲昭和;下列慢性病可致ED[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叶依;你的那个他是假ED吗?[N];健康时报;2004年

6 肖祥云;富贵病让男性雄风不振[N];大众卫生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王峰;男性保健之“最”[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8 ;ED与其他疾病有关[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9 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李宏军;勃起功能障碍诊治需规范[N];健康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唐夏;辛钟成:走出盲目“壮阳”的误区[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正;DDAH2基因甲基化在勃起功能障碍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2 刘凯峰;低强度体外冲击波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3 韦安阳;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表型转化及白膜纤维成分改变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4 张琦;动脉性勃起功能障碍中的氧化应激与抗氧化治疗[D];吉林大学;2010年

5 应荐;滋阴法治疗肾虚型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6 白剑;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导致下尿路症状和勃起功能障碍的机制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吴坚清;中西医辨证分型与高血压患者勃起功能障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刘建荣;勃起功能障碍的基本病机探讨及兴灵汤作用机理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3年

9 林浩成;COX同工酶-10aa-PGIS转基因治疗神经损伤型勃起功能障碍机制的实验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饶可;RhoA/Rho激酶导致高脂血症白兔勃起功能障碍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上封;温补肾阳法治疗命门火衰型勃起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评价[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2 田硕;甲状腺功能亢进对勃起功能障碍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3 韦苏春;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及叶酸与勃起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4 粟龙;参灵启阳颗粒治疗阳痿的临床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董润标;自拟起痿散敷脐治疗肾虚湿阻型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作用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王磊;珠海市成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病例对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刘凌云;夜间勃起试验检测在勃起功能障碍诊断中的价值[D];吉林大学;2009年

8 任明亮;他达那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有效性与安全性[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9 杨相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勃起功能障碍的关系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10 聂永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障碍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002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3002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8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