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诊柔性阵列式检测系统的软件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by extracting multidimensional palpation information and transforming it into visualized dynamic three-dimensional graphics, we can construct dynamic three-dimensional finger pulse map which accords with the description of finger sen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and provide a means for "full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of pulse diagnosi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tactile on human finger surface, the bare core (Die) of silicon pressure sensor was planted on the surface of flexible silicone rubber as sensing device, forming the pressure sensitive surface of simulated finger surface and forming the contact sensing mode of flexible surface. To obtain the technical parameters suitable for pulse diagnosis. The double cubic spline interpolation function is used to encrypt the mesh from 4-layer hexagonal to 7-layer hexagonal array, which improves the resolution and edge accuracy of the image, and provides convenience for the fast reconstruction of 3D images. Results: the dynamic pressure distribution acquisition system based on array pressure sensor was constructed by signal analysis and multi-information fusion. Conclusion: by collecting pulse information of dozens of subjects, the array pressure sensing system can be used to collect the dynamic pressure distribution of pulse point, and the visual dynamic 3D figure is obtained, which enriches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extracted by pulse diagnosis. It greatly broadens the way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octors to obtain pulse diagnosis information and is expected to establish a new method for the objective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pulse diagnosi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建红;线性时频分析法在中医脉诊研究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年09期
2 徐元景,牛欣;中医脉诊位数形势属性的检测方法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06期
3 贾成祥;;中医脉诊起源的假说与推阐[J];四川中医;2007年04期
4 李文林;周卫;房玉玲;;2001-2011年中医脉诊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年11期
5 林海慧;方园;;中医脉诊现代化研究的困境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19期
6 岳玉飞,常佩芝;西医听诊与中医脉诊内在关联的研究[J];黑龙江医学;1995年03期
7 张万诒;漫谈中医脉诊[J];家庭中医药;1996年06期
8 王炳和,罗建,相敬林,杨槞;人体脉搏功率谱分析与中医脉诊机理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9 周明爱 ,周东浩;中医脉诊现代实质探析[J];国医论坛;2001年05期
10 李洪娟;对现代中医脉诊研究的反思[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牛欣;司银楚;杨杰;沙洪;;基于脉动信息获取的中医脉诊数字化、可视化探讨[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2006年
2 徐礼胜;李乃民;张大鹏;王宽全;汤伟昌;王璐;耿斌;张冬雨;;中医脉诊的现代研究[A];计算机在诊法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汇编[C];2005年
3 陆小左;胡广芹;张红梅;秦彩红;;浅谈中医诊察仪器发展的若干问题[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想;王学民;罗鸣;周鹏;;远程中医脉诊的系统设计[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徐元景;牛欣;游丽芬;;中医脉诊数字信号的虚拟仪器信息处理[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华楠;毛兵;;气韵生动对中医脉诊感悟与现代研究的启示[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全国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7 潘杏山;;中医脉诊是中医师随身可带医学检测仪器[A];浙江省第二十届基层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牛欣;司银楚;王滨;文仁都;;七种中医脉诊教学模型的建立及评价[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2006年
9 顾星;王方;刘务勤;黄杨;唐群;赵上果;;试论中医数字化诊断技术的发展前景[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拉毛;;试析藏医与中医脉诊之差异[A];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首届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志华;“脉诊验孕”怎能辨识中医真伪[N];经济参考报;2014年
2 本报评论员 文峰;中西医之争,药在何方[N];长沙晚报;2014年
3 早报记者 罗昕 徐萧;为何中医屡成靶子[N];东方早报;2014年
4 ;“中西医验孕约战”有意义吗?[N];大连日报;2014年
5 慕楷;神奇的脉诊[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6 徐毓才 陕西省山阳县卫生局副局长;“把脉验孕”赌局误读了中医[N];医药经济报;2014年
7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主任中医师 王强;谁胜谁负 都说明不了什么[N];健康报;2014年
8 天津中医药大学 陆小左;澄清三误区 发展中医诊察仪器[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9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中医科教授 董文毅;偶用西药绝非中医西化[N];健康报;2014年
10 张梅珍;中医脉诊有了指南针[N];中国医药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徐元景;中医辅助诊断系统和脉诊舌诊数字化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2 胡晓娟;中医脉诊信号感知与计算机辅助识别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杨杰;基于脉动信息获取的中医脉诊数字化、可视化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褚娜;基于混合智能的中医辨证系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李政宗(Lee Cheng Tzong);五绝老人郑曼青中医学术思想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陈冬志;中医脉诊实验教学模型的建立与评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王滨;七种中医脉诊教学模型的建立与评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静茹;中医脉诊柔性阵列式检测系统的软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2 刘晋平;exd谕诰蛟谥幸铰稣镅芯恐械挠τ肹D];天津中医学院;2002年
3 曾猛;二十一世纪中医继承和发展的对策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4 何良宇;基于血液动力学原理的中医脉诊信息提取与识别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5 王洪弘;基于认知语言学词汇演变理论的秦汉以前中医虚实概念历史考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6 孙继佳;基于不确定系统分析与评价方法的肝病中医临床症候研究[D];上海理工大学;2008年
7 葛丽娜;132例心悸患者脉象特征的客观化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787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378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