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例消渴病痹证患者的证候特点及相关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367例消渴病痹证患者的证候特点及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患病率跨度达10%-96%。DPN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周围神经,但临床上以周围神经病变多见,典型症状为远端肢体对称性的感觉异常,常伴有麻木疼痛、灼热感、蚁行感及四肢手套或袜套样感觉障碍,DPN是导致糖尿病足溃疡后脱疽坏死截肢最常见的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西方医学对DPN的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大量实验证据表明,氧化应激很可能是导致其发生发展的最根本原因。任何情况下机体处于高血糖状态都会引起细胞内大量活性氧族(ROS)的产生,氧化-抗氧化机制平衡被打破,进而激活四大经典途径即多元醇通路激活、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增多、蛋白激酶C(PKC)水平上调和氨基己糖途径活性增加,皆是可通过刺激机体产生氧化应激加剧DPN发展。中医认为消渴病痹证病因病机复杂,主要可概括为消渴病阴虚燥热日久,累及肝肾,肝阴肾阴受损,更加煎熬津液,血液粘稠,血行不畅,终致成瘀,瘀阻经脉,气血亏虚不达四末,肌肉经脉无所濡养,故发为消渴病痹证。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住院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探究消渴病痹证与中医辨证分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回顾性收集自2009年1月-2016年2月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病房收治入院的消渴病痹证患者367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严格筛查,标准遵循中西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及下肢血管病变的疾病。367例患者的诊疗资料完备,入院病历、辅助检查、出院小结、中医四诊、舌脉结果等结果详实可查。结果:367例消渴病痹证患者中各单证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血瘀证、阴虚证、气虚证、痰湿证、气滞证及阳虚证;年龄≥60岁组患者血瘀证比例显著高于年龄60岁组(P0.01),而气虚证比例则明显减少(P0.01)。≥60组患者中血瘀证比例明显增高(P0.05);不同病程组中,阴虚证、血瘀证比例均较高,且病程大于5年患者血瘀证比例进一步增加。随着病程的延长阳虚证比例仍有增加。血瘀证积分、阳虚证积分均与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P0.05)。痰湿证积分与BMI呈正相关(P0.05),阴虚证积分与HbAlc呈正相关(P0.01)。结论:阴虚是消渴病痹证的基本病机,随着病程延长,可出现气损及阳或阴损及阳的病机演变;血瘀证贯穿病程始终,且随着病程延长和年龄增长,血瘀更加突出。痰湿证积分与BMI呈相关性,阴虚证积分与HbAlc呈显著相关(P0.01)。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消渴病痹证 氧化应激 中医证型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55.4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8
- 英文缩略词表8-10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0-30
- 综述一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10-19
- 1 氧化应激10-14
- 1.1 氧化应激存在于DPN中10-11
- 1.2 氧化应激导致DPN的可能机制11-14
- 2 神经营养因子14
- 3 血管因素14-15
- 4 其他因素15
- 5 小结与展望15-16
- 6 参考文献16-19
- 综述二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治疗现状研究19-30
- 1 DPN临床表现、分型及诊断19
- 2 中医对DPN辨证论治的研究进展19-25
- 2.1 中医对DPN病因病机的归纳20-21
- 2.2 中医对DPN辨证分型的研究21-22
- 2.3 中医证型与DPN辅助检查指标的相关性22-25
- 3 西医治疗DPN概述25-26
- 4 小结与展望26-27
- 5 参考文献27-30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367例消渴病痹证患者的证候相关性研究30-41
- 前言30
- 资料与方法30-32
- 1 病历资料30
- 2 病历资料录入30-31
- 3 西医诊断标准31
- 4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31-32
- 统计学方法32
- 结果32-36
- 小结36-37
- 讨论37-39
- 结语39-40
- 1 创新点39
- 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39-40
- 参考文献40-41
- 致谢41-42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42-43
- 个人简历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爱平,朱良春;再论证候研究思路与方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年08期
2 文钦;张天娥;韩玉萍;杨红亚;王米渠;;双生子方法在证候(表型)研究中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11年10期
3 史晓娜;陶枫;陆灏;沈远东;;肥胖证候研究刍议[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4年06期
4 孙晓伟;王阶;;证候动态变化规律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5 陈士奎;;关于“证”及“证候”等概念规范化运用问题的讨论[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年10期
6 谢芳一;陈长青;侯少贞;;消渴病(2型糖尿病)的分期及证候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11年02期
7 李超贤;;证候特点本质探微[J];四川中医;2011年09期
8 周丽;女性眩晕101例临床特点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1996年S1期
9 麻晓慧;刘金霞;;性别、年龄对慢性乙肝证候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10 褚福永;王阶;邢雁伟;孙晓伟;;论证候动态演变规律的复杂性及研究思路[J];中医杂志;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向东;周文泉;;中医老年病证候研究思路(摘要)[A];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赵燕;薛晓林;吴秀艳;于春光;李志更;王天芳;;无监督数据分析方法在证候研究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福凤;王忆勤;;在证候标准化研究中数理统计思想和方法的应用概况[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u&;;《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脾、肾相关证候特点的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苏惠萍;吴华阳;关秋红;张利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血瘀证候特点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第十二次肺系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志辰;张允岭;白文;曹晓岚;张玉莲;赵建军;陈志强;常富业;郑宏;;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血压、体温联动变化与内毒损伤络脉证候特点相关性分析[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研究室建设研讨会暨中风病科研成果推广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毛静远;王恒和;葛永彬;王强;张其梅;常延平;李红;吴慧轩;郑颍;李彬;张振鹏;李明;邵磊;赵春燕;;51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证候特点分析[A];中医药优秀论文选(下)[C];2009年
8 向圣锦;方爱武;王玉宏;;以证候为基础的青光眼视神经保护中药的筛选思路[A];全国第九次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毛静远;王恒和;葛永彬;王强;张其梅;常延平;李红;吴慧轩;郑颍;李彬;张振鹏;李明;邵磊;赵春燕;;51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证候特点分析[A];第九次全国中医心病学术研讨会论文精选[C];2007年
10 刘晋河;董振华;;干燥综合征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证候特点[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风湿病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中医体质与证候[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2 吕爱平;再论证候研究思路与方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周仲瑛;中医辨证的内容[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颖辉;糖尿病肾病证候演变及其中医药干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林晓峰;中医证候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3 黄红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医证候的初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4 肖政;中医药治疗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炎症反应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许雅钧;缅甸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中医证候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6 易似红;舒张性心力衰竭证候特点及其与左室舒张功能、神经内分泌紊乱相关性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
7 汪艳娟;2型糖尿病(消渴)证候规范与证素特征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焦安钦;慢性肾衰竭脾胃证候与胃泌素、胃动素的相关性及大黄降浊冲剂干预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建梁;中医功能社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证候演变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龚立芸;367例消渴病痹证患者的证候特点及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文钦;基于双生子研究证候差异的甲基化调控[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赵俊男;气血亏虚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的证候特点及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张玉慧;无反应社区获得性肺炎证候特点与相关因素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王琳;《太平圣惠方》脾脏相关证候的特点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
7 张满英;慢性乙型肝炎湿热中阻证证候漂变及其对证候疗效评价结果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张晓斐;绝经后骨含量降低人群相关因素及证候特点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王文君;壬辰(2012)年我院高血压病病人证候特点与运气相关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3年
10 王朋洁;绝经后妇女骨含量降低相关生活方式及证候特点与体质类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367例消渴病痹证患者的证候特点及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1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51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