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基于“络

发布时间:2020-03-19 22:48
【摘要】:目的:本课题采用基于“络病”理论以刺络及埋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设立奇正消痛贴膏配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为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种疗法的近、远期临床疗效,客观评价基于“络病”理论以刺络及埋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此治法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刺络拔罐配合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先刺络拔罐后穴位埋线),刺络拔罐:在络病理论的指导下,找出腰部皮肤色泽改变、曲张静脉、瘀点、瘀斑等病理反应点,常规消毒选取的2-3个病理反应点及双委中穴后,术者持6.5号注射针头快速点刺5下,然后迅速在刺血部位拔火罐,留罐约10min,起罐后擦净血迹并消毒针孔;刺络拔罐完毕后,选取腰部按压有压痛、结节、条索样变等病理反应点2-3个及双侧肾俞、大肠俞、胃俞、飞扬为主穴进行穴位埋线,再根据临床辨证分型配穴。埋线及刺络拔罐均每周1次,共治疗4周。对照组:在腰部压痛明显处贴奇正消痛贴膏,根据疼痛范围,每次贴2-3片,每次贴24h,隔天1次,共敷贴2周;并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1片/次,1次/天,每周连续服用5天后休息2天,共服用4周。治疗结束后统计近期疗效,治疗结束满3个月后随访统计远期疗效。两组均采用临床症状积分、临床体征积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为观察指标,收集的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客观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及ODI评分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及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及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及ODI评分方面:与治疗前对比,两组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对比,治疗组随访的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随访的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两组治疗方法均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腰部功能障碍的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均为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有效方案;(2)两组近期疗效相当,但治疗组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3)基于“络病”理论以刺络及埋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是一种治疗次数少、无副作用、疗效显著且稳定持久的综合诊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46.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知行;唐凯婷;张琦;陈小砖;张海华;许能贵;;热敏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年24期

2 吴梁;姜伟强;;推拿联合麝香解痛膏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8年08期

3 饶子龙;宋南昌;;银质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远期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年01期

4 宋丰军;胡建锋;张红;方君辉;叶必宏;;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正骨;2014年12期

5 李中伟;李昭龙;李伟;;推拿配合艾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5年02期

6 章征源;;慢性腰肌劳损如何治疗[J];老友;2016年12期

7 郑拥军;;小心,别被慢性腰肌劳损“盯上”[J];家庭医药;2015年04期

8 张生玉;;湿热敷联合电针及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64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年03期

9 钟晓春;何晓升;;新型鹞式腰带对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观察[J];健康研究;2012年05期

10 李同华;;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79例[J];中国疗养医学;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金莉;;针罐药结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30例[A];第8届全国针灸科研与临床研讨会暨安徽省针灸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陈立新;;按摩结合红花油药物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患者2例[A];中国中医药学会基层中医药会议专刊[C];1997年

3 张志云;;冲击波配合电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60例[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4 秦怀玉;王润培;康斌全;白曙光;;手法与针刀治疗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A];针刀医学论文精选[C];1999年

5 韩玲;;不同针刺方法对慢性腰肌劳损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A];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C];2016年

6 谢可永;赵光复;陆健民;;激光针对肩周炎、网球肘、慢性腰肌劳损和臀筋膜损伤的疗效分析[A];跨世纪骨伤杰出人才科技成果荟萃[C];2004年

7 葛春雷;;壮医太极针及壮医壮腰饮治疗慢性腰肌劳损[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次外治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8 姚晟磊;孙武权;;推拿手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概况[A];第十三次中医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治疗脊柱相关疾病高级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2年

9 李昌生;翁小光;;密集式电针配合艾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42例疗效观察[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脑卒中及脊柱相关性疾病非药物诊疗技术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10 马彦芹;张全军;;公路自行车运动员慢性腰肌劳损的治疗及恢复训练[A];《西部体育研究》2017年第2期(总第146期)[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根据骨科专家吴培斌接听热线整理;如何预防慢性腰肌劳损[N];家庭医生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彭超;热血赤子心 万里走单骑[N];海峡时报;2001年

3 魏开敏;劳累性腰痛与慢性腰肌劳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4 陈刚华;慢性腰肌劳损的保健灸法[N];中国医药报;2007年

5 浙江省人民医院 宋黎胜;非典型冬病也可夏治[N];健康报;2007年

6 ;挺挺腰板过好冬[N];医药经济报;2005年

7 胥晓琦;高度负责 低廉收费 良性发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8 程程;一日六“转”,,疾病不见[N];上海中医药报;2007年

9 邵海;热敷帮助腰肌康复[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10 存发;“旋转”健身又防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婷;多针浅刺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王飞;中药塌渍联合蜡疗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临床疗效观察[D];江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刘力溶;基于“络病”理论以刺络及埋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4 杨卓吾;推拿结合穴位注射对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D];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年

5 陈彦霓;傍针刺阿是穴结合电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8年

6 陈钱;活血通络汤经离子定向导入治疗慢性腰肌劳损(血瘀证)的临床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8年

7 郭锐伟;不同作用时间肘按法对慢性腰肌劳损疼痛改善的对比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8 张婷婷;铺灸结合针刺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8年

9 于维涛;火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10 彭晓燕;平衡罐结合温针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5908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5908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9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