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基于数据挖掘的7707例脑卒中后遗症中药应用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1 09:44
【摘要】:目的:对近10年脑卒中后遗症病案的中药信息进行数据挖掘,总结中药应用规律。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岭南地区脑卒中后遗症的常用养生本草,并初步制定适合岭南地区的脑卒中后遗症中药养生方案。另外在数据挖掘的过程中,尝试改进关联规则的解读方法,提高数据挖掘的质量和效率。方法:(1)通过文献研究,系统梳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脑卒中后遗症的研究进展,以及中医养生学防治脑卒中的研究进展,为本研究打下基础。(2)检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10年主要诊断为“脑卒中”的病案2万余例,其中脑卒中后遗症8052例,最终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案7707例。对病案数据进行筛选和预处理后,整理出标准化的中药处方3976条。使用频数统计、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等方法对中药数据进行整体的和分层次的研究,总结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中药应用规律。其中在关联规则的研究中,使用了“吻合度”这一新指标来辅助解读关联规则。(3)在数据挖掘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公布的标准,筛选岭南地区脑卒中后遗症常用的养生本草,初步制定适合岭南地区的脑卒中后遗症中药养生方案。成果:(1)统计一般资料发现:脑卒中后遗症患病人群中,男性4775人次,女性2932人次;入院时间在四季中的分布较为平均,夏秋入院4211人次,冬春入院3496人次;入院科室情况中,针灸康复科5925人次,脑病中心987人次,其他科室795人次。统计主要诊断发现: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5416例,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2249例,未特指出血或缺血的脑卒中后遗症42例。统计证型发现:气虚血瘀证4408例、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2305例、阴虚风动证641例、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77例、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65例、痰湿壅闭心神证30例、痰热内闭清窍证18例,其他类证158例。(2)共纳入中药处方3976条,共涉及中药374种,累计频数43017次;脑卒中后遗症的高频用药(使用频率10%)有29种,通过因子分析筛选出9个公因子,包括25种核心药物,通过聚类分析聚为6类。由关联规则分析得出支持度≥0.10的规则301条,并绘制了支持度-吻合度散点图(以下简称SF散点图)。(3)按照证型进行分层研究:①气虚血瘀证的高频用药(使用频率10%)有20种,通过因子分析筛选出7个公因子,包括18种核心药物,通过聚类分析聚为5类。由关联规则分析得出支持度≥0.10的规则360条,并绘制了SF散点图。②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的高频用药(使用频率10%)有28种,通过因子分析筛选出10个公因子,包括25种核心药物,通过聚类分析聚为6类。由关联规则分析得出支持度≥0.10的规则363条,并绘制了 SF散点图。③阴虚风动证的高频用药(使用频率10%)有32种,通过因子分析筛选出8个公因子,包括27种核心药物,通过聚类分析聚为4类。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出支持度≥0.05,吻合度≥0.30的规则488条,并绘制了 SF散点图。(4)通过筛选养生用药,得到气虚血瘀证的常用养生本草15种,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23种,阴虚风动证28种。(5)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制定了适合岭南地区使用的脑卒中后遗症中药养生方案,初步拟定了不同证型的中药处方、养生协定处方和食疗处方。结论:(1)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在中药应用规律研究、针灸选穴规律研究、食疗养生研究及预防医学研究等方面,以回顾性研究为主;在证候学研究方面,以前瞻性研究为主。常用数据挖掘技术包括频数统计、因子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少数研究者使用了人工神经网络、决策树、隐马尔科夫模型等方法。最常用的数据挖掘工具是“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其次为“SPSS modeler”、“Microsoft Excel”、“Microsoft Sql server”、“R语言”等,个别研究者使用自主开发的数据挖掘工具。(2)通过一般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脑卒中后遗症的患病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夏秋入院者多于冬春;住院科室以针灸康复科为主,其次为脑病中心;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多于出血性;证型以气虚血瘀证、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和阴虚风动证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的比例下降,气虚血瘀证的比例基本不变,阴虚风动证的比例上升;随着季节的变化,各证型比例没有明显波动。(3)通过3976条中药处方的数据挖掘,初步总结出脑卒中后遗症的中药应用规律。脑卒中后遗症的治疗中最关键的三味药是“茯苓-法半夏-陈皮”,中药处方常以补阳还五汤、温胆汤等为基础进行加减变化。又按照证型进行分层研究发现:①气虚血瘀证的处方中最关键的三味药是“黄芪-当归-川芎”;使用最多的药物组合是赤芍、桃仁、红花、黄芪、当归、川芎、地龙,在此基础上常加用茯苓、五指毛桃;其次较为常用的中药组合还有桂枝茯苓丸、二陈汤、四君子汤等。脑卒中后遗症气虚血瘀证的治疗以补气活血为主,兼顾通络、化痰、健脾。②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的处方中最关键的三味药是“陈皮-法半夏-茯苓”;使用最多的药物组合是法半夏、陈皮、茯苓、竹茹、枳实、白术、甘草,在此基础上常加用天麻、生姜、大枣、石菖蒲等;其次较为常用的方剂还有半夏白术天麻汤、补阳还五汤等。脑卒中后遗症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的治疗以燥湿化痰为主,兼顾健脾行气、活血通络。③阴虚风动证的处方中最关键的三味药是“山茱萸-山药-茯苓”;最常用的药物组合是山茱萸、山药、熟地黄、牡丹皮、茯苓、泽泻;其次较为常用的方剂还有镇肝熄风汤等。脑卒中后遗症阴虚风动证的治疗以滋阴为主,兼顾息风止痉、重镇安神。(4)通过筛选养生用药,得到常用养生本草共37种,其中13种属于药食同源本草。气虚血瘀证、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和阴虚风动证的治疗中使用频率最高,关联性最强的养生用药组合分别为“黄芪-当归-川芎”、“茯苓-陈皮-竹茹”和“茯苓-山茱萸-山药”。拟定了 3条养生协定处方,制定了分3个阶段的中药养生方案,为未来在临床开展实证研究以及中药养生产品的开发奠定了基础。(5)在中药关联规则分析中,使用了吻合度这一新指标(吻合度=支持度X提升度),并绘制“支持度-吻合度散点图”,从而实现了中药关联规则挖掘结果的可视化分析,为中医传统方剂在现代临床应用的实用性、科学性找到依据,对未来关联规则技术在中医、中药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77.7;TP311.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莉;;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采取的优质护理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年76期

2 路顺利;;针刺联合药物对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治疗效果[J];北方药学;2017年02期

3 曾佳;高展;;中医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研究以及康复治疗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年22期

4 潘小华;李浅峰;翟浩瀚;王玉龙;;社区康复治疗在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其生活质量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7年13期

5 王晓萍;;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对脑卒中后遗症病人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年11期

6 魏玉芳;;优质护理对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5年32期

7 唐林;;补阳还五汤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年20期

8 张明香;;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年10期

9 乔婷婷;陈丹丹;郑蔚;张苇;王兆国;史艳萍;孙萌;;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主要家庭照顾者照顾需求的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年13期

10 刘尚昕;高超;;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怎么做?——专访广东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张鸣生[J];保健医苑;201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峰;刘聪敏;陆续天;;脑卒中后遗症社区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的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2 李铮;李励;甘惠珍;卢世红;;脑卒中后遗症偏瘫患者使用三轮脚踏车的探讨[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3 徐芳;;脑卒中后遗症的治疗分析[A];全国第七届农村基层中西医结合学术暨工作交流会论文汇编集[C];2002年

4 叶艺玲;吴大金;;脑卒中后遗症在家庭病床的综合治疗[A];第五届全国老年医学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何耀明;徐芳;;脑卒中后遗症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分析[A];全国第七届农村基层中西医结合学术暨工作交流会论文汇编集[C];2002年

6 郭双来;;腰穿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围术期护理[A];全国外科、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7 廖洪波;;浅谈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社区康复和管理策略[A];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换届暨第十五次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年会、湖南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曾祥龙;李华;;脑卒中后遗症的综合康复治疗[摘要][A];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陈善佳;雷蕾;何毅琪;宋海燕;何晓阔;;社区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抑郁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大会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及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9年

10 赵关培;;甲氯芬酯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疗效观察[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主任药师 王冬;辨证论治脑卒中,重点防复发[N];21世纪药店;2017年

2 本报通讯员 石荣;降温了,警惕脑卒中光临[N];大众卫生报;2017年

3 时翔;针灸疗法被证明对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有效果[N];医药经济报;2006年

4 记者 杨林 实习生 祝晓莉;明年参合农民住院最高补偿5万[N];江西日报;2009年

5 项林;使老人自理生活的助理器[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6 记者 宗宝泉;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重大疾病中的作用[N];科技日报;2011年

7 通讯员 杨绚丽 金建浩;让百姓共享健康阳光[N];淮安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文颢;基于数据挖掘的7707例脑卒中后遗症中药应用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赛晓勇;西安地区军队离退休干部全死因与脑卒中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3 甘勇;深圳市社区居民脑卒中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4 李得民;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罗新富;台湾地区中风后遗症患者体质分布以及活血熄风法的应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阳慧;疏肝调神针刺法治疗脑卒中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蒋虹;引导想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和焦虑抑郁的干预效果[D];华北理工大学;2019年

3 梁玉娟;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照护需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信效度检验[D];华北理工大学;2019年

4 王春茹;脑卒中患者和照顾者的需求及影响因素[D];天津医科大学;2019年

5 李静;成都市社区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跌倒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9年

6 任艳蕊;荆州市沙市区养老机构脑卒中患者康复现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长江大学;2019年

7 熊吻;新Bobath技术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8年

8 吴碧雯;巨刺法治疗脑卒中的系统评价[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8年

9 刘娟娟;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的照顾准备现状及赋能教育干预研究[D];南华大学;2018年

10 施磊;节奏性听觉刺激对脑卒中患者步态训练影响的Meta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234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6234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e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