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医证型及其进展多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19 03:59
【摘要】:目的:膀胱癌的数种相关临床指标中,结合中医证型因素,探索5年内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 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进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的可能保护因素以及造成进展的危险因素,让临床医生可根据研究结果,为临床工作及设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另外,本文初步探索中医证型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发生进展的关系,丰富中医辨证体系内涵,期望可为相关临床工作带来新视觉。方法:本文将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根据一定的排除标准和纳入标准以及适当配比,通过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收集符合要求的病例,然后按标准分为病例组与对照组。病例来源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及广东省中医院(均为当地三甲中医院),寻找从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此两间医院就诊的膀胱癌患者,同时所有患者均经过TUR-BT术治疗并术后24小时内行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表柔比星或吡柔比星),术后病理分期为Ta、T1期。其中于5年内进展为病理分期为T2或以上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归为病例组,而5年内并未发生进展的Ta、T1期膀胱癌患者归类为对照组。然后本文利用PASS11计算总体所需样本量,取值β=0.1,α=0.05。继而收集相关病例以下临床数据及资料:年龄、性别、是否有吸烟史、首诊病理分期、肿瘤大小、术前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总数与淋巴细胞总数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术后维持膀胱灌注治疗次数、术后复发次数、肿瘤分级以及首次行TUR-BT术后2-6周内是否行二次TUR-BT术、首诊证型。再将数据录入至Microsoft Office Excel中。利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所需临床数据分类为等级资料或者是计数资料的数据先赋值后再录入软件内行数据分析。具体统计步骤如下:1.进行描述性统计,解读本课题收集的相关资料概况,计量资料以x±s表示,而计数资料则可通过四格表获得并表示其百分比。2.再通过描述性统计来获得Ta、T1期膀胱癌未发生进展患者证型分布特点及5年内进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证型分布规律及特点。3.单因素分析:分类本文所收集相关临床数据中的是计数资料抑或是计量资料。其中计数资料属于无序分类变量的数据,需要使用卡方检验分析,其他属于有序等级变量的数据则可用秩和检验。显著性水平取α=0.05。计量资料中凡是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的数据则用t检验,而其他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则用秩和检验。4.多因素分析:利用适当统计方法分析得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各个临床因素,然后把具有显著差异的因素一并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中,得出其比数比(OR)以及β值,并观察相关因素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综合分析NMIBC发生进展的可能危险因素以及可能保护因素。结果:一般资料:本课题共有148例患者符合诊断标准以及本文制定的相关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配比标准,然后将这部分患者纳入本课题中。但是因资料缺失、患者发生死亡等原因,4例病例组发生数据缺失,因此本文最终总病例数为144例,其中70例病例组,对照组74例。关于病例组的一般情况:进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又符合本文纳入标准的患者为病例组。病例组的年龄均值为63.76± 13.83岁,其中年龄最小为36岁,年龄最大为88岁。术后复发次数均值为1.46±0.96次。术后维持膀胱灌注治疗次数均值:7.29±2.52次。病例组中女性29人,占值41.1%;男性41人,占值58.6%。有吸烟史的患者为51人,占比72.9%;无吸烟史的有19人,占比27.1%。首诊病理分期为T1期的人数有64人,占比91.4%;Ta期为6人,占比为8.6%。肿瘤大小中,≤3cm的人数有32人,于病例组总人数中占比为45.7%;大于3cm的有38人,占值54.3%。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总数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方面,选取NLR=2.4为临界值,2.4为37人,占比52.9;≤2.4的有33人,占比47.1%。肿瘤分级为高级别的患者有65人,占比92.9%;分级为低级别的患者有5人,占比为7.1%。首次TUR-BT术后2-6周内有否再行TUR-BT术此临床因素统计中,有再进行电切的患者有14人,占20%;没有再行TUR-BT术的患者有56人,占80%。关于对照组的一般情况:首诊病理分期为T1、Ta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NMIBC),5年内未发生进展,且符合本文纳入标准的患者纳为对照组。对照组年龄均值在62.68±12.4岁,年龄最小为41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87岁。术后复发次数均值为0.09±0.29次。术后维持膀胱灌注治疗次数均值为7.01 ±2.52次。对照组中男性52人,占值70.3%;女性22人,占值29.7%。有吸烟史的患者有30人,占比40.5%;无吸烟史的患者有44人,占值59.5%。首诊病理分期为Ta期的有27人,占比为36.5%;T1期的患者有47人,占比为63.5%。肿瘤大小≤3cm的患者人数有60.8%,3cm的有29人,占值为60.8%。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总数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ratio,NLR)中,2.4 的人数有 28 人,占比为 37.8%;≤2.4的有46人,占值为62.2%。对照组中肿瘤分级为高级别的患者有20人,占值27%;低级别的有54人,占值73%。2-6周内行2次TUR-BT术的有19人,占值25.7%;没有再行电切术的有55人,占74.3%。中医证型分布:144名患者中,证型为脾肾亏虚的有53人,占总病例数的36.81%。气阴两虚的有18名,占值12.5%。湿热下注的病例有45个,占值31.25%。瘀毒蕴结的人数有28人,占比为19.44%。病例组中,湿热下注有13人,占比18.6%;瘀毒蕴结有11人,占值15.7%;脾肾亏虚有42人,占比60%。气阴两虚有4人,占比5.7%。对照组中,湿热下注有32人,占比43.2%;瘀毒蕴结有17人,占值23%;脾肾亏虚有11人,占比14.9%。气阴两虚有14人,占比18.9%。单因素分析:在本文的单因素分析中,复发次数、肿瘤级别、首诊证型、有否吸烟史、首诊病理分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NLR、首次TUR-BT术后2-6周内有否再行TUR-BT术、肿瘤大小、术后是否维持膀胱灌注治疗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本文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在首诊证型、术后复发次数、肿瘤级别、首诊病理分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首诊中医证型在统计分析后可见,只有脾肾亏虚这一证型具有统计学意义,β=5.5800,OR=265.1811,术后复发次数 β=4.4870,OR=88.8501;肿瘤级别 β=4.3440,OR=77.0061;首诊病理分期的β=4.3860,OR=80.2831。(以上统计学结果配合OR的95%置信区间从而评估数据精确程度。)结论:从中医证型看,发生进展的病例组与未发生进展的对照组首诊中医证型分布不相同。在病例组中,脾肾亏虚所占比例明显较对照组高,在病例组中首诊证型辩证为脾胃亏虚的患者最常见,其次是湿热下注、瘀毒蕴结,最不常见的是气阴两虚。而对照组中,最常见的首诊证型是湿热下注,其次是瘀毒蕴结、脾肾亏虚以及气阴两虚。而根据统计学分析,首诊辩证为脾肾亏虚的患者,对比起基准哑变量气阴两虚证的病例,其5年内进展为MIBC的风险显著升高,所以脾肾亏虚可能是NMIBC 5年内发生进展的危险因素。而肿瘤级别、首诊病理分期、术后复发次数以上这几种临床因素从统计分析中可得其β值均大于0,说明对于NMIBC患者,术后复发次数、肿瘤级别、首诊病理分期是其发生进展的可能危险因素。肿瘤级别为高级别的NMIBC患者较低级别NMIBC患者更容易发生进展。首诊病理分期为T1期的患者较Ta期患者发生进展的可能性更大。而术后复发次数越多,NMIBC患者发生进展的可能性越大。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栾岚;刘春雨;陈楠楠;;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医证型及影响中医证型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年04期

2 楼金杰;谢长生;;胃癌中医证型的现代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02期

3 王慧琴;张科进;张丹山;;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表现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J];新中医;2015年06期

4 陈云鹤;;探讨庆阳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J];健康之路;2017年03期

5 赵天一;;乳腺癌中医证型与临床分期及分子标志物关系[J];人人健康;2017年04期

6 郎立中;杨慰;;妇科HPV感染各型别与感染者中医证型的关系[J];健康之路;2017年04期

7 夏乐敏;王运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证型判别方程的建立与使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年02期

8 徐大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分析[J];福建中医药;1999年01期

9 成志荣;上消化道恶性肿瘤164例中医证型分析[J];江苏中医;1996年07期

10 郁仁存;胡玉芳;关天瑜;金静愉;饶燮卿;杨治英;金铃;田兆黎;王禹堂;高永福;王学楠;迟会昌;金敬善;陶毅;王广才;;恶性肿瘤患者中医证型的研究[J];中医杂志;198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甘慧娟;朱文锋;;肺炎中医证型与证素分布特点的文献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甘慧娟;朱文锋;;肺炎中医证型与证素分布特点的文献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中医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邢淑丽;何靖涛;;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客观化及变证规律研究[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钟晓香;李新民;;87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肠镜及病理表现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唐绪刚;黄文权;文静;;现代医学在冠心病中医证型研究中的应用[A];现代医学诊断指标在中医药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文集[C];2008年

6 王文荣;张阳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的中医证型研究[A];第三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9年

7 甘慧娟;朱文锋;;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证型与证素分布特点的文献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徐光耀;唐福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型与理化指标、体重指数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凌琪华;陈建杰;齐艳艳;杨婉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证型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文献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四次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胡学军;柏正平;谭光波;;肺心病缓解期的中医证型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沈双宏 福建中医药大学;杜建谈中医证型研究[N];中国中医药报;2017年

2 吴荣祖 牟荣英 唐亚萍;慢性胃肠疾病中医证型覆盖统计分析[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衣晓峰;应重新确定手足口病中医证型[N];中国医药报;2009年

4 唐凤英 胡随瑜 喻长远;可用人工神经网络法进行中医证型分类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刘景峰;冠心病中医证型研究方兴未艾[N];医药经济报;2010年

6 易建新 张敏州 李健;冠心病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取得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6年

7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血液科 罗梅宏;血虚就是贫血吗?[N];上海中医药报;2019年

8 中华中医药学会研究与评价办公室 张霄潇;中医药去哪了[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9 杨璞;胖也分“白、红、黄、黑”[N];大众卫生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钢;乳腺癌中医证型与CyclinD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荣毅;OSAHS合并症中医证型研究及丹蒌片干预CIH诱导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的机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9年

3 洪玉珊;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胃病中医证型临床分布规律及与MicroRNA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4 林志坚;台湾澎湖乙肝中医证型研究及李赛美教授经验总结[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5 阮连国;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细胞免疫和肝脾调补方对细胞免疫影响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8年

6 葛继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ER和VDR基因多态性、中医证型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4年

7 马晓昌;冠心病心绞痛冠脉病变及中医证型与血小板膜糖蛋白、溶血磷脂酸的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5年

8 张学斌;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病环氧化酶(COX-1)与中医证型相关性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岑玉文;HIV/AIDS中医证型、证型演变及其与T淋巴细胞活化关系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郭帮富;骨质疏松症患者成骨细胞基因表达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丽双;胆石症中医证型与腹部B超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柳惠彬;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影像学信息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陈嘉炫;福建省龙岩市三家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调查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4 郑桂华;瘦素、CD4+/CD8+比值与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的关系分析[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5 覃诗华;Graves病中医证型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及相关指标关系的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6 董娜;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证型与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的相关性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9年

7 邴学震;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证型与眼底分期、凝血参数的相关性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9年

8 康莉;CysC、Hcy及β2-MG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其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9年

9 李娇;高血压患者卧位臂间血压差异与中医证型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9年

10 李贺生;尿血管紧张素原在慢性肾脏病中的诊断作用及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329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6329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4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