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和胃降逆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5 20:57
【摘要】:目的:观察和胃降逆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的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总结出和胃降逆方治疗肝胃郁热型RE的临床意义。方法:搜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就诊于石家庄市中医院脾胃科门诊及病房的肝胃郁热型R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使用和胃降逆方治疗,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疗程8周。记录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胃镜结果积分,并对患者在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治疗结束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门诊或电话等形式随访,记录患者复发情况。最后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及远期复发情况。结果:本次研究最终共完成65例患者的临床观察,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胃镜下食管黏膜的情况等数据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中医症状总有效率:治疗4周时,治疗组痊愈0例、显效2例、有效2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4.85%,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0例、有效2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3%,P0.05;治疗8周时,治疗组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3例、有效2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8.13%,P0.05。中医症状总积分:治疗4周时,两组积分分别为10.85±3.13、12.13±2.49,经比较,P0.05;治疗8周时,两组积分分别为4.52±1.97、6.88±2.89,经比较,P0.05。中医主症:治疗4周时,两组反酸与胸骨后灼热积分比较,P0.05,嘈杂积分比较P0.05;治疗8周时,两组反酸,胸骨后灼热积分比较,P0.05,嘈杂积分比较P0.05。中医次症:治疗4周时,两组心烦、易怒,口干、口苦积分比较,P0.05,两胁胀满,大便秘结积分比较P0.05;治疗8周时,两组心烦、易怒,口干、口苦,两胁胀满积分比较,P0.05,大便秘结积分比较P0.05。胃镜疗效:治疗组痊愈26例、显效0例、有效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1.82%,对照组痊愈25例、显效0例、有效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4.38%,P0.05。复发率:疗程结束3个月后,治疗组复发9例、未复发24例,复发率27.27%,对照组复发18例、未复发14例,复发率56.26%,P0.05。结论:(1)和胃降逆方在改善肝胃郁热型RE患者临床症状,尤其是主症嘈杂和次症心烦、易怒,口干、口苦,两胁胀满方面具有一定优势。(2)和胃降逆方在降低肝胃郁热型RE患者治疗结束3个月后的复发率方面疗效较好。(3)和胃降逆方治疗肝胃郁热型RE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北方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勇兵;戴琦;李梦乔;;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6年17期

2 白涛;杨晋芳;刘力;;化肝煎加味治疗肝胃郁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2年02期

3 谭琥;刘柏炎;蔡莹;蔡光先;;超微戊己丸治疗肝胃郁热型胃溃疡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年01期

4 雷鹏;蒋宏伟;吉海旺;侯冬梅;;消噎颗粒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60例[J];现代中医药;2007年05期

5 赵小忠;;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郁热型慢性胃炎6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年24期

6 叶璐;都乐亦;吴昆仑;;平逆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6年10期

7 魏长宝;谭登永;;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郁热型胃痛67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年01期

8 叶璐;都乐亦;吴昆仑;;吴昆仑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4年03期

9 李启秀;王彭龄;;从和法论治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年10期

10 孙志文;谢晶日;;谢晶日教授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经验浅析[J];中医药导报;2016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项镇新;;艽龙胶囊治疗肝胃郁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5例[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陈颜;王敏;周素芳;黄丹;;六合加萸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型”22例总结[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五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3 陈颜;王敏;周素芳;黄丹;;六合加萸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型”22例总结[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五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4 陈颜;王敏;周素芳;黄丹;;六合加萸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型”22例总结[A];2013年贵州省医学会消化及内镜学术年会暨贵州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5 姜莉云;耿嘉蔚;刘明;范红;张少云;顾力华;;“胃血止糊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肝胃郁热型)40例临床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6 邱悦之;沈洪;陈静;戴路明;郑凯;刘亚军;张露;;泄肝和胃法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五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7 刘倩;王晓素;朱生j;;疏肝和胃方联合针刺治疗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A];第二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集[C];2012年

8 罗勇兵;戴琦;;平冲降逆汤联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25例[A];第二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9 周福生;黄志新;劳绍贤;罗琦;黄烈平;吴惠英;;30例食管溃疡的临床资料分析[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10 严子兴;刘幼妹;许梦君;江鹏;杨建华;张晓彬;;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A];第三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于秀蕊 王景艳 实习生 李静业;节后 打响保“胃”战[N];保健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谭琥;超微戊己丸治疗肝胃郁热型胃溃疡的临床效应及其炎症机理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刘宜峰;杨华学术思想及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经验与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乃霖;大柴胡汤化裁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D];山西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杨鹏;和胃降逆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D];河北北方学院;2019年

3 苏坤涵;通降合剂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评价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4 张慧敏;针刺飞法取凉治疗肝胃郁热型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019年

5 李军;和胃愈萎汤治疗肝胃郁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7年

6 江小伟;自拟抑疡颗粒治疗消化性溃疡(肝胃郁热型)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左冬冬;左金加味汤治疗肝胃郁热型胃溃疡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翁朝曦;加味乌贝散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3年

9 韩宇;柴及汤治疗胃溃疡(肝胃郁热型)的临床观察[D];河南中医药大学;2017年

10 吕彬;化肝煎联合西药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406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6406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b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