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主神明理论分析失眠对阴虚阳亢证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特征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绍勇;丁成华;;基于数据挖掘的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组方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年07期
2 李墨;;天麻钩藤汤治疗老年高血压阴虚阳亢证的疗效[J];现代养生;2016年06期
3 郭振球;;潜熄宁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临床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4 张文安;郭振球;;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微量元素变化的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1988年08期
5 陈泽奇;李学文;孙振球;余仁和;;肝阳上亢证与阴虚阳亢证实验计量诊断探讨[J];湖南中医杂志;1989年02期
6 宋蒙蒙;田立;孟庆阳;刘凯;;自拟滋水清肝饮加减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阴虚阳亢证)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7年04期
7 王永生;滋阴潜阳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阴虚阳亢证机理探讨[J];江苏中医药;2004年11期
8 韦卓;伍新诚;郑景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高血压阴虚阳亢证患者血浆代谢组学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8年22期
9 王芳;欧阳雪琴;;龟蛎抑亢颗粒治疗甲亢阴虚阳亢证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年22期
10 李欣;方祝元;;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与血清胱抑素C、肾损伤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伊凡;谌剑飞;马雅玲;;急性脑梗死始发状态阴虚阳亢证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关系探讨[A];2005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5年
2 潘伊凡;谌剑飞;马雅玲;;急性脑梗死始发状态阴虚阳亢证与血浆内皮素的关系探讨[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3 陈发胜;郎江明;魏爱生;陈苹;;知柏地黄汤对甲亢患者细胞因子IL-6及ET的影响[A];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陈发胜;郎江明;魏爱生;陈苹;;知柏地黄汤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白细胞介素-6及内皮素的影响[A];内分泌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临床与基础[C];2010年
5 洪永敦;李敬武;;岭南地区近15年高血压病文献的中医用药规律分析[A];201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陆峰;杨传华;董小康;杨洁;袁杰;陈文静;范晓艳;;县级社区高血压和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中心动脉压研究[A];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暨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佑华;汤诺;刘萍;周莉;唐靖一;周端;周翊峰;;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COX-2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A];2011·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熊伟;刘剑刚;李浩;王家琪;;老年高血压中医不同证型血液流变学可视化的变化特点[A];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微循环学术会议会议指南及论文摘要[C];2012年
9 杨清;骆继杰;;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病92例疗效分析[A];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10 刘小凡;马融;丁樱;向希雄;黎欣;魏小维;马炳祥;李晓松;吴艳乔;岳维真;;小儿黄龙颗粒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太君;龙牡安神颗粒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药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扎娃;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大小动脉病变的证候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东晖;基于心主神明理论分析失眠对阴虚阳亢证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特征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朱海鹏;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与痰湿壅盛证代谢组学内涵比较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王晓双;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阴虚阳亢证绝经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项学贵;天麻钩藤饮治疗阴虚阳亢证H型高血压的临床观察[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朱嘉;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的代谢组学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吕珊;针药联合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合并焦虑抑郁状态临床观察[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余启超;中药宁神颗粒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阴虚阳亢证)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陈艺;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与阴虚阳亢证的代谢组学比较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马宗仁;调补肝肾汤对H型高血压(阴虚阳亢证)Hey干预的临床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7年
10 李金江;中风病阴虚阳亢证的病因病机的理论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58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658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