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清消法治疗湿热型面部皮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5 12:43
【摘要】:面部皮炎是发生于颜面部的非感染性炎症性皮肤病的总称,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特别是近年来化妆品滥用和环境气候异常等,使得面部皮炎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目前面部皮炎的治疗可分为中西医两大部分。西医主要以内服或外用抗组胺药、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处理为主。相对于西医,中医治法则更加灵活:首先,在中医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四诊合参,三因制宜,通过不同的方药组合,标本兼顾治疗面部皮炎;其次,还可配合使用中药湿敷、中药熏蒸、中药面膜、针灸以及耳穴等传统中医疗法,局部对症处理。中医治疗注重整体与局部结合,标本同治,临床疗效显著,从而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重视。研究目的:苋榆湿敷方为本科室治疗湿热型面部皮炎的经验方,经临床检验,临床疗效值得肯定,为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结合临床治疗湿热型面部皮炎的经验,拟以“清消”法为基本治则,在2013级硕士研究生张晓岑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苋榆外敷经验方从药物组成及剂型两方面进行优化,以提高疗效,方便患者使用,并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和推广提供数据支持。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予优化苋榆外敷方湿敷,对照组予3%硼酸洗液湿敷,两组均内服自拟面部皮炎颗粒方,并在湿敷后外涂科内自制氧化锌软膏,两组均连续观察治疗2周。在治疗前、治疗1周及2周后,记录FDCSI、DLQI及皮肤屏障功能检测指标(SCH、SEB)。治疗结束后2个月时,进行随访,记录FDCSI。研究结果:两组综合疗效对比:治疗1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56.67%,对照组总有效率50.00%,二者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二者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单项疗效对比:两组组内治疗后(1周、2周)较治疗前皮损单项疗效(红斑、丘疹、肿胀、瘙痒)积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治疗1周及2周后皮损各单项疗效积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肤屏障改善对比:两组组内治疗后(1周、2周)较治疗前SCH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治疗后(1周、2周)较治疗前SEB均无明显改善,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治疗1周及2周后的SCH、SEB 比较,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对比:治疗结束2个月后,试验组复发率为20.83%,对照组复发率为40.91%,二者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优化苋榆外敷方与3%硼酸洗液在治疗湿热型面部皮炎急性期方面疗效相当,二者皆可显著改善患者红斑、丘疹、肿胀、瘙痒及皮损面积,明显提高SCH,但对SEB的改善不明显。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7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伟;郝晓群;;蓝科肤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面部皮炎[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年01期

2 王丽新;;基于熵聚类方法探讨段行武教授治疗面部皮炎的主要用药规律[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8年05期

3 贺蕾;;太原地区春季门诊常见面部皮炎的病因与诱因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6年15期

4 牟韵竹;熊心猜;张正中;于春水;房开兰;侯秀芹;;皮肤止痒脱敏膜治疗面部皮炎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1年01期

5 陈维宁;;蓝科肤宁脱敏止痒膜治疗面部皮炎80例[J];中国美容医学;2009年08期

6 纪明开;;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头面部皮炎36例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2007年06期

7 吴晓婕,王侠生,方丽华;面部皮炎的病因学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6年06期

8 郑凤兰,朱敬尧,徐素琴,林元珠;舒肤特治疗面部皮炎50例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7年01期

9 杨永贺,于忠珍;肤轻松致面部皮炎3例报告[J];青海医药杂志;1997年04期

10 刘俊礼,封绍奎;肤轻松所致面部皮炎76例报告[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义宏;史月君;李波;宋顺鹏;占城;;低温喷雾配合中药冷膜治疗面部皮炎132例临床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 史月君;李波;郑义宏;宋顺鹏;占城;;低温喷雾配合中药冷膜治疗面部皮炎132例临床研究[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郑义宏;史月君;李波;宋顺鹏;占城;;低温喷雾配合中药冷膜治疗面部皮炎132例临床研究[A];2012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周赛南;陆洪光;;面部皮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与人格特征及心理状况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刘盛秀;杨春俊;杨森;;皮肤生理测试在面部皮炎中的临床意义[A];2013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6 吴祖兰;;中药面膜加低温冷喷治疗面部皮炎137例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七次学术年会、2010年重庆四川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全国中西医结合诊疗皮肤性病新进展新技术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7 吴祖兰;;面部皮炎的诊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A];2017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7年

8 弓月;李若瑜;刘玲玲;;面部皮炎的皮肤屏障功能及其影响因素[A];中华医学会2009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乐艳;项蕾红;;165例面部皮炎的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0年

10 宋志强;;面部皮炎的诊断思路[A];2017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 杨碧莲;面部皮炎为啥青睐女性[N];保健时报;2010年

2 程守勤;面部皮炎细找因 综合处理能痊愈[N];中国医药报;2009年

3 山东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 马建国 张向峰;知柏地黄汤治面部皮炎[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顾泳;春暖花开遭遇“面子问题”[N];解放日报;2014年

5 程守勤;激素类药物别乱用[N];家庭医生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晓林;清消法治疗湿热型面部皮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黄丽晖;面部皮炎方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风湿热蕴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吴亚东;面部皮炎汤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及对IgE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曲燕;济南地区面部皮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致病因素的初步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5 邹红;内外合治治疗面部皮炎(风热毒蕴证)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邵莉梅;汉族人3915例特应性皮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7 周书会;面部皮炎香料变应原斑贴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8 张晓岑;中药内服配合自拟苋榆湿敷方外敷治疗面部皮炎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650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6650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9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