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经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7 15:24
【摘要】:目的:门诊搜集汪受传教授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例信息,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了解真实世界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并对汪受传教授临床诊治该病的学术经验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门诊搜集汪受传教授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例,筛选后将相关数据录入Excel并建立医案数据库,应用SPSS 20.0、Clementine软件对其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及疗效分析得出结论。结果:本课题共纳入147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男女比例1.37:1,平均年龄4.50±2.18岁,平均身高107.38±15.67cm,平均体重18.17土6.10kg,胎龄及出生指标接近正常新生儿,总体营养状况低于正常同龄儿,84.35%的复感儿合并有过敏性疾病。其中复感儿年龄集中在1~6岁,支气管炎在所患疾病种类中所占比例较大,大部分复感儿单次病程大于1周。儿童过敏性体质以及喂养方式、父母过敏、居住条件、被动吸烟、季节规律和抗生素使用是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诱发因素,大部分患儿常因受凉、传染引发呼吸道感染。病机证素包括气虚、阳虚、阴虚、风痰、肺热、痰热、伏风、食积、湿热和暑湿10种,痰热和气虚、肺热和气虚之间的关联性较大。证型统计显示肺脾气虚证97例,营卫失和证16例,脾肾两虚证9例,肺脾阴虚证31例,肺脾气虚、营卫失和证50例,肺脾气虚、脾肾两虚证19例,肺脾气虚、肺脾阴虚证17例,营卫失和、脾肾两虚证6例,营卫失和、肺脾阴虚证7例,脾肾两虚、肺脾阴虚2例,肺脾气虚、营卫失和、脾肾两虚证8例,肺脾气虚、营卫失和、肺脾阴虚证4例。中医证候表现以咽部充血、动则汗出、睡觉翻动、喷嚏偶作、咳嗽偶作、食量稍减、盗汗(刚入睡)、鼻痒偶作为主;四诊信息以面色欠华,舌淡红,苔薄白为主。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非急性感染期的代表方为金屏汤。266张处方中共包含有138味中药,计3571频次,平均每张处方使用中药13.42味。中药种类有清热药、养阴药、补气药、祛风药、理气药、解表药、化痰药、止咳药、消食药、收敛药、温阳药、化湿药、安神药、润肠药14种。前30种高频使用中药是:炒白术(86.47%)、锻牡蛎(84.59%)、煅龙骨(84.59%)、防风(83.83%)、炙黄芪(78.57%)、辛夷(60.15%)、虎杖(45.1 1%)、桑白皮(42.1 1%)、茯苓(39.10%)、生甘草(38.35%)、焦六神曲(38.35%)、焦山楂(38.35%)、制黄精(37.22%)、桔梗(36.09%)、黄芩(25.19%)、板蓝根(23.68%)、胆南星(22.56%)、党参(20.68%)、浙贝母(20.30%)、五味子(19.55%)、太子参(19.17%)、陈皮(18.80%)、苍术(16.1 7%)、炙百部(15.41%)、金银花(13.16%)、苍耳子(12.41%)、刺蒺藜(12.41%)、芦根(12.03%)、炙甘草(1 1.65%)、广地龙(1 1.28%)。聚类分析结果得出3个类别,分别为C1:炙黄芪、炒白术、防风、煅龙骨、煅牡蛎;C2:党参、茯苓、制黄精、桑白皮、炙百部、桔梗、辛夷、板蓝根、黄芩、虎杖、生甘草、焦山楂、焦六神曲;C3:太子参、苍术、陈皮、浙贝母、胆南星、苍耳子、广地龙、刺疾藜、五味子、金银花、芦根、炙甘草。从两味药关联度来看,炙黄芪与炙甘草、锻龙骨与锻牡蝴、焦山楂与焦六神曲、炒白术与防风等的关联度较高;从三味药关联度来看,补益药有炙黄芪、炒白术、炙甘草;祛风药有防风;固涩药有锻龙骨和qF牡蛎;清热药有芦根、金银花;止咳药有炙百部,体现了汪受传教授在反复呼吸道感染非急性感染期以补肺固表祛风为主要治法。疗效分析显示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近期疾病疗效和远期疾病疗效显著,且治疗第4周,第12周和第24周的中医证候疗效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24周的中医证候疗效与第4周、第12周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必要接受较长时间的中药调理。结论:本次课题通过数据挖掘手段丰富了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资料,进一步完善了对本病一般情况、诱发因素、病机证素、证型分类、证候特点、遣方用药的认识。此外,在病例搜集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儿童过敏性体质与反复呼吸道感染关系密切。导师汪受传教授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非急性感染期的临证经验可概括为:补肺固表,调和营卫;祛邪消风,扶正御风;顾护脾胃,补运兼施;处方精当,中病即止;增强体质,重在防病。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飞;汪小蓉;汪受传;;汪受传教授儿科临床应用附子经验[J];中医儿科杂志;2018年01期

2 陈超;汪受传;;汪受传治疗小儿脑积水验案1则[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6期

3 梁众擎;姜茗宸;赵霞;汪受传;;汪受传治疗小儿慢性泄泻八法[J];中医杂志;2019年07期

4 万力生;汪受传治疗儿科疑难杂证经验举隅[J];山西中医;2000年04期

5 姜茗宸;戴启刚;徐珊;汪受传;;汪受传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咳嗽用药规律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年11期

6 吴艳明;汪受传;;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03期

7 王文革,孟宪军,汪受传;汪受传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4年03期

8 张月萍,杜建平;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癫痫经验介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9 梁建卫;李江全;陈超;;汪受传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06年11期

10 徐珊;汪受传;;汪受传教授从伏风论治小儿风病的理论与临床经验[J];世界中医药;201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杨燕;;汪受传教授运脾法治疗小儿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A];第二十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小儿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2年

2 孟欣;汪受传;;汪受传教授防治小儿高热惊厥的临证经验[A];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3 梁建卫;李江全;陈超;;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经验拾萃[A];第23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儿科名中医讲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4 王文革;;风痰内蕴话哮喘——汪受传教授辨治小儿哮喘的经验[A];第24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讨会、儿科名中医讲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5 张晓霞;;抽动散治疗小儿多发性搐动症60例[A];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6 王文革;;汪受传教授治疗异位性皮炎的经验[A];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7 李萌;汪受传;;汪受传教授从风邪论治小儿鼻鼽经验初探[A];第二十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小儿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2年

8 吴艳明;汪受传;;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经验总结[A];第28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2011年名老中医治疗(儿科)疑难病临床经验高级专修班论文汇编[C];2011年

9 李涛;汪受传;;汪受传教授辨治小儿泄泻药毒伤脾证经验[A];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叶进 江苏省中医院儿科汪受传工作室;汪受传:验古践新善4法[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2 戴启刚;汪受传:让中医儿科走向世界[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3 江苏省中医院 徐珊 整理;汪受传:温阳运脾治小儿脾虚泻[N];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

4 乔汝旺;让古老中医成为年轻事业[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雅婷;汪受传教授从调气法论治哮喘方法的数据挖掘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孟欣;汪受传治疗肺炎喘嗽用药规律及金欣口服液、黄芩素治疗RSV肺炎的代谢调控机理[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安黎;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经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陈秀珍;汪受传教授从温脾、清胃法辨证治疗小儿HP相关性胃炎的经验总结[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062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062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0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