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脾虚湿热型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20-09-11 08:35
   目的从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对比,Hp根除率,Hp复发率,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等方面,探讨、观察中药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脾虚湿热型Hp阳性慢性胃炎,与单独使用西药四联疗法同期治疗相比较,临床疗效是否具有可比性,为中药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脾虚湿热证型提供思路及方法。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部门诊及住院病房就诊,经C14呼气试验确诊为Hp阳性(100),经胃镜检查提示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且经中医辨证为脾虚湿热型的70例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有3例脱落,最终完成32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有2例脱落,最终完成33例。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胃炎分型、病程、病情轻重程度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后,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西药四联疗法:克拉霉素缓释片0.5g bid,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0.95g bid,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40mg bid,胶体果胶铋胶囊0.2g bid。2周为1疗程。32例观察组患者则给予香砂六君子汤为基础加减用药(基础方:太子参20g、麸炒白术15g、陈皮6g、姜半夏6g、砂仁6g、广藿香15g、蒲公英30g、酒黄芩8g、黄连3g、炮姜2g、炙甘草6g),每日1剂,每次200ml,早晚餐后半小时服用,4周为1疗程。嘱患者治疗期间清淡饮食,尽量单独器具进食,避免交叉感染,全部疗程结束停药4周后,再次复查14C-UBT,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Hp根除率,Hp复发率,中医症候疗效、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病情程度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结果1.两组患者Hp根除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的Hp根除率(68.75%)低于对照组(87.8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样本量偏少有关系。2.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观察组症候疗效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8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之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较前降低,表明两组治疗药物均能改善脾虚湿热型的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中医症状总积分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在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方面相对于对照组有显著优势。4.两组患者Hp复发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有22例患者Hp转阴,对照组有29例患者Hp转阴;半年后,复查14C-UBT,观察组、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是4.55%,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后,再次复查14C-UBT,观察组、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是9.09%,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中药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可显著降低Hp的远期复发率。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共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恶心干呕1例,腹泻1例;对照组共有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恶心呕吐2例,便秘3例,腹泻3例。上述患者不良反应都较轻,未达到病例的脱落标准,在研究过程中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或痊愈。结论中药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和标准西药四联疗法对于Hp阳性慢性胃炎脾虚湿热型均有治疗作用,但相比较而言,中药对于临床上对抗生素耐药患者、素体脾虚不耐攻伐患者、不良反应重的患者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学位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杰;胡子衡;姚振海;蒋苏英;杨家棣;黄柳和;;“四乌汤”加减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7年01期

2 蒋理想;;汕尾电厂HP磨煤机动态分离器的结构改进和应用[J];装备机械;2017年01期

3 尹丹萍;张玉强;巩霞;;HP感染及口服非甾体抗炎药与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之间的关系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年34期

4 刘英;廖宗兰;;应用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年09期

5 邝建湘;;抗Hp序贯疗法对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疗效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7年12期

6 邰艳红;程春生;;四联疗法在Hp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年14期

7 姚文君;;抗Hp疗法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年14期

8 田迎霞;李波;王千千;王玉凤;罗旭;;207例疣状胃炎HP感染及病理分析[J];甘肃科技;2017年11期

9 朱蓓蓓;周鸿科;柏晓芬;刘耀;李伟鹏;;Hp感染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17年11期

10 丁秀婷;;安胃疡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200例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1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正华;马生飞;;胃癌与HP感染相关性研究[A];第二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集[C];2012年

2 陈晓伟;李晓红;张丽颖;李振华;谭冬梅;刘莹;魏仕兵;李军祥;;中医辨证论治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64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A];第二十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时昭红;赵雪娇;杨家耀;彭随风;刘嵩;梅智谋;;辨证应用中药汤剂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A];第二十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吴宝富;;降低HP系列磨煤机石子煤排放率改造[A];全国火电大机组(300MW级)竞赛第33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吴养育;;麦草浆高温HP漂白工艺的研究[A];中国造纸学报2003年增刊——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张莉;李建波;;HP感染与贲门癌发生的相关性及中医药防治探讨[A];发挥中医优势,注重转化医学——2013年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7 芦德银;杨芒;王长海;张新荣;阚金茹;李晓宇;;中西医结合治疗HP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临床体会(附100例报告)[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8 吴亚萍;黄恒青;;清化饮联合三联疗法根除治疗Hp感染的临床观察[A];第二十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陈文文;张继;魏毅;秦敏;周燕;;药剂师在儿童HP胃炎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研究[A];2014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四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4年

10 吴心芳;李玉琴;;中西医结合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64例[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岩;Hp对克拉霉素耐药新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记者 白毅;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发现抗Hp活性新化合物[N];中国医药报;2009年

3 海风;HP“灵动商务体验中心”首次亮相第98届广交会[N];科技日报;2005年

4 ;HP与天元网络共建电信网管实验室[N];人民邮电;2004年

5 ;HP Pavilion升级再推新品[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6 重庆 赵达智;HP台式电脑突然警告“你当前无权访问”U盘,歪打正着的解决办法[N];电子报;2018年

7 吴红雅;驶向健康的诺亚方舟 HP中枢平衡治疗仪的发展全攻略[N];大众科技报;2008年

8 ;添加HP动力一汽-大众ERP提速[N];计算机世界;2003年

9 郭涛;HP 可移动硬盘备份系统[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10 智超;HP网络打印机“全明星”亮相[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娜娟;HP相关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HSP70及NF-κB表达的关系[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2 张志广;Hp感染胃癌组织中HIF-1α和iNOS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3 王彦;Hp相关性慢性胃炎证素研究及中医药治疗的疗效评价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4 斯庆图娜拉;不同慢性胃病来源HP的耐药特征及抗HP嗜酸乳杆菌的抑制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5 郭晓临;cagA~+ Hp菌株在胃癌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1年

6 邢海伦;Hp相关胃病脾胃湿热证IL-8与HSP70表达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王云鹏;集胞藻PCC 6803高效合成三羟基丙酸(3-HP)及其对异源途径代谢响应机制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8 刘余;半夏泻心汤对Hp感染小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及其ERK信号转导机制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孙易娜;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病机转化规律及其代谢组学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7年

10 冯春霞;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本质初步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覃鑫;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脾虚湿热型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聂洁洁;鸽子目标导向行为中Hp区和NCL区功能因果关系分析[D];郑州大学;2018年

3 彭文静;柴芍胃炎颗粒对HP耐药患者胃粘膜肠化逆转点观察[D];西南医科大学;2017年

4 王丹彤;工行HP支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5 李峰;HP门业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冯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与HP感染证候、证素分布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支经纬;HP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程序优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7年

8 高良昭;HP税务师事务所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9 康迎波;阿奇霉素对茶碱代谢的影响及治疗HP感染的系统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10 徐婷;欣胃颗粒治疗HP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16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16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2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