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比观察中医正骨手法和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对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科学、客观地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进一步探讨中医正骨手法的作用机制,为中医正骨手法治疗KOA的应用提供临床依据,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依据纳入标准选择于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间就诊于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伤三科门诊的9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依据就诊顺序编号后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中2例因自行口服止痛药而剔除,1例因失访而脱落;对照组中3例因失访而脱落。最终本次研究中治疗组、对照组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膝关节K-L放射学分级显示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组间具有可比性;治疗组采用中医正骨手法(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骨盆矫正手法、膝关节正骨手法),2次/周,5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1周/次,5周为1个疗程。此外,两组患者均进行健康指导以及功能训练。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填写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量表,同时依据治疗后3个月的WOMAC评分计算出临床总有效率;疗程结束时填写不良反应记录表。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VAS评分及WOMAC量表评分(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WOMAC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以减轻膝关节疼痛症状;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OMAC评分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WOMAC评分均较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WOMAC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4.4%。两组间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以及随访期间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治疗前后体温、呼吸、脉搏、血压、血常规、心电图以及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无其他过敏及不良反应。结论:中医正骨手法以及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对膝骨性关节炎均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但前者在缓解患者僵硬、关节功能受限方面的疗效要显著优于后者,且远期疗效占明显优势。总之,通过临床研究达到了本课题的目的,明确了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中医正骨手法治疗KOA的应用提供了临床依据及借鉴价值。
【学位单位】:河北中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74.9
【文章目录】: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VAS评分表
附录 2 WOMAC评分表
综述
综述一:现代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综述二:中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友成;刘铮;刘国华;黄大华;蔡胜男;姜丽英;;TGF-β1基因C1348-T位点与膝骨关节炎的关系[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5年04期
2 姚琼;何宗宝;;整脊结合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5年07期
3 杜双庆;刘军;桑辉;王响;朱艳风;焦永伟;张健;齐立卿;;小角度旋牵推按正骨手法对腰椎曲度的影响[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5年02期
4 余庆阳;黄巍;;膝骨关节炎从痹论治的病因与证候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年03期
5 赵明宇;赵启;鲍铁周;毛书歌;秦庆广;;平乐“筋滞骨错”理论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30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4年11期
6 李本杨;王峰;;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与膝骨关节炎成因机制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年05期
7 何飞宇;陈效;梅亮;石磊;;SD大鼠腰椎小关节胶原酶诱导骨性关节炎模型中TNF-α,IL-1β及NO的表达变化[J];浙江创伤外科;2013年05期
8 姜玉莹;孙大洋;李芙;姜忠敏;马福长;薛卫国;;腰大肌解剖形态、功能及其临床意义研究概述[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3年05期
9 庞坚;曹月龙;郭朝卿;王学宗;石瑛;杜炯;赵文琼;詹红生;陈元川;;“石氏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3年08期
10 顾明士;张申岳;王萍;严丹洪;;中老年人膝骨关节炎患病趋势十年前后对照分析[J];上海医药;2013年04期
本文编号:
2828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28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