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型与梗死部位相关性研究
【学位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77.7
【部分图文】:
3.1 前循环急性期脑梗死是急性期脑梗死的主要类型图 1 急性期脑梗死中医证型前、后循环分布如图1所示,在急性期脑梗死中前循环脑梗死共89例,所占比为70.08%,后循环脑梗死共38例,所占比为29.92%。在本次科研试验选取的急性期脑梗死中,前循环急性期脑梗死所占比例更大,与后循环急性期脑梗死相比较为多见。说明在入组患者中,前循环急性期脑梗死是急性期脑梗死的主要类型。3.2 不同循环急性期脑梗死常见证型不同3.2.1 前循环急性期脑梗死常见证型以风痰阻络证为主
图 2 前循环急性期脑梗死各证型分布.2 后循环急性期脑梗死常见证型以风痰瘀阻证为主如图 3 所示,后循环急性期脑梗死常见证型以风痰瘀阻证为主,共 19 例占 50.0%依次是风痰阻络证共 12 例占 31.6%,风火上扰证共 3 例占 7.9%,气虚血瘀证与
图 3 后循环急性期脑梗死各证型分布3.3 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型与梗死部位存在相关性(1)对前、后循环急性期脑梗死中风痰火亢证型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只在前循环急性期脑梗死中存在 1 例,占前循环急性期脑梗死各证型比例的 1.1%,占全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琪;胡良平;高颖;柳伟伟;马斌;张杨;;潜在类别分析在缺血性中风病患者证候数据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13年05期
2 郭寿芳;薛美玲;;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105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0年01期
3 王淼;裴丽;耿晓娟;朱亚萍;董梅;李良军;许颖智;张军平;;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病机演变初探[J];天津中医药;2009年03期
4 任丽;曹晓岚;刘清;;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综合治疗的理论及现实意义[J];中国中医急症;2008年12期
5 陈沛;任毅;王文婷;江澜;吴爽;王玉光;邹忆怀;;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甲状腺激素变化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年09期
6 刘益;刘旺兴;;36例缺血性中风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张洪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病120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年02期
8 韩秀秀;马斌;;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泛素融合降解蛋白的临床意义[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01期
9 柳叶;;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4年07期
10 宋毅;裴建;刘志丹;李海燕;蔡业峰;郭建文;黄燕;;针刺干预缺血性中风病证候动态化及相关研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呈祥;现代医案缺血性中风病“脉证治”研究及齐向华教授辨治缺血性中风病经验总结[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王桂倩;基于体质的缺血性中风病复发风险评估模型建立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8年
3 周峻伟;清开灵有效组份对缺血性中风病“毒伤脑神”证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郑志新;缺血性中风病证候要素的提取及分布演变过程的初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周凤龙;缺血性中风病常见症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关系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马进;缺血性中风病证候诊断量表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王琪;缺血性中风病重复测量设计定性数据变化规律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3年
8 杨薇;基于医疗电子数据的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中西药物群组模块方法学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
9 黄博辉;不同时期针刺干预治疗缺血性中风病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6年
10 喻杉;缺血性中风病中医全程干预方案的临床评价及社区转化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冰;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NIHSS、BI评分的关系[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魏瑞丽;芪龙胶囊对缺血性中风病神经功能缺损和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9年
3 揣瑞;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型与梗死部位相关性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年
4 甘志超;基于机器学习的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临床辅助诊断系统建模与应用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5 孟繁丽;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辨证规范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崔文龙;基于分类树模型对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的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7年
7 任丽;溶栓颗粒对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脑保护作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8 岳丹;缺血性中风病辨证分型规律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王超凡;中西医结合干预存在高血压病史的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年
10 孙帅玲;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体质、证候、炎症相关蛋白、MTHFR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年
本文编号:28363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36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