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以下简称FMS)是一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是周身弥漫性疼痛,疲劳和失眠,常伴有焦虑、抑郁和认知障碍。目前,现代医学对FMS的发病机制尚未有明确的定论,在治疗上首先强调的是健康教育和疾病管理,在此基础上推荐物理治疗、躯体锻炼、心理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在疾病管理中研究者的方案各不相同,也缺乏对不同方案的系统性评价。近年来随着国内对FMS的研究逐渐深入,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具体中医治疗方法和治疗原则仍然不清晰,方药使用的依据和组方规律依然模糊,这也阻碍了对本病进一步的研究。因此,探索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临床综合治疗方案,是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临床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研究目的:1.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2.5”软件,对运用方药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中文文献进行分析,以期挖掘出方药治疗FMS的基本用药特点、组方原则,发现其中的配伍规律。2.为了更全面系统、科学规范的评价非药物管理方案在FMS患者自行管理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患者长期自我管理提供可行性方案,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循证医学证据。3.评价在提供非药物自我管理方案的基础上,采取低频治疗仪结合口服中药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探索最优的临床治疗方案。研究方法1.数据挖掘:按照制定好的纳排标准,将收集到的方药治疗FMS的文献筛选并建立数据库,运用软件挖掘其中配伍规律。2.系统评价全面检索国内4个,国外2个数据库,检索范围为建库当日至2018年3月。收集非药物管理方案的随机对照试验,并按照纳排标准筛选文献,对纳入研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分析软件进行资料分析。对于研究对象、干预措施、对照措施和结局指标相似的研究,采用Meta分析,并得出结论。3.临床研究选择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的肝郁脾虚型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试验组1采用低频治疗仪结合中药内服治疗(低频+中药组),试验组2(综合组)采用基于非药物自我管理方案的低频治疗仪结合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低频组)采用低频治疗仪治疗。通过使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量表、WPI及S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项)以及修订版纤维肌痛综合征影响问卷表(FIQR),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抑郁等主要症状和体征情况。研究结果1.数据挖掘结果1.1常用中药:使用频次超过30次的药物,降序排列为:白芍、柴胡、当归、茯等、甘草、川芎;1.2药物归经:药物归经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肝经、脾经和心经;1.3四气五味:中药四气五味的归纳中,温性药占45%,寒性药占25%,平性药占24%;辛味药占31%,甘味药占30%,苦味药占29%。1.4常用配伍:使用频次在20次以上的配伍组合是,白芍-柴胡、当归-白芍、当归-柴胡、柴胡-茯苓、当归-茯苓、白芍-茯等、当归-白芍-柴胡、川考-当归。1.5演化新处方: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演化出新处方7首。白芍,制香附,炒酸枣仁,淮小麦,甘草;党参,大枣,黄连,黄零,生姜,制大黄;威灵仙,木瓜,补骨脂,白芷;延胡索,栀子,川楝子,赤芍,茯茶,白术;黄苗,夜交藤,合欢皮,炒酸枣仁,栀子,川楝子;独活,秦艽,羌活,没药;独活,防风,羌活,川断。2.系统评价结果:本研究共计纳入11篇非药物自我管理研究文献资料,英文10篇,中文1篇。共纳入病例580例。11篇文献均提及随机分组,5篇报告随机序列的产生,4篇报告了随机隐匿,有1篇报告了受试者及研究人员盲法,有1篇报告了结局评价者盲法,有2篇未做意向性治疗分析,有2篇未注册试验方案。这11项研究中,除2项可以进行meta分析外,其余研究只能定性描述。3.临床研究结果3.1 一般资料与基线共纳入的86名受试者,三组间在年龄、病程的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2SF-MPQ评分治疗前后,变化值两两比较,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低频+中药组高于对照组,综合组高于对照组(P0.0167)。随访组间比较,低频+中药组高于对照组,综合组高于对照组(P0.0167)3.3HAMD(17)变化率治疗前后,变化率两两比较,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低频+中药组高于对照组,综合组高于对照组(P0.0167)。随访组间比较,低频+中药组高于对照组,综合组高于对照组,综合组高于低频+中药组(P0.0167)3.4FSS评分治疗前后,变化值两两比较,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低频+中药组高于对照组,综合组高于对照组(P0.0167)。随访组间比较,低频+中药组高于对照组,综合组高于对照组,综合组高于低频+中药组(P0.0167)3.5FIQR评分治疗前后,变化值两两比较,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综合组高于对照组,综合组高于低频+中药组(P0.0167)。随访组间比较,低频+中药组高于对照组,综合组高于对照组,综合组高于低频+中药组(P0.0167)结论1.数据挖掘结论目前方药治疗FMS重在调肝理脾,常用逍遥散及桂枝汤化裁,所用药物不外白芍、柴胡、当归、茯苓、甘草、川芎、桂枝等。2.系统评价结论2.1本系统综述的结果提示,36℃浴疗联合常规治疗、改良杨氏太极拳联合健康教育、有氧运动联合力量和柔韧性训练、引导想象联合常规护理在改善FIQ分数、VAS分数及总体症状改善率方面具有优势。2.2研究团队根据自身团队特点,考虑周围病人实际情况,结合以上结论,在专家指导下,拟定适宜本研究团队的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非药物自我管理方案,即杨氏24式太极拳患者自我管理方案。3.临床研究结论3.1在非药物自我管理方案的基础上,采取低频治疗仪结合口服中药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在缓解疼痛、改善抑郁状态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上均有效。3.2非药物自我管理方案,能提高疗效的持久性。3.3疏肝健脾中药在改善纤维肌痛患者疼痛和抑郁状态上有效。
【学位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59
【部分图文】:
图1新处方网络展示??文立足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77],通过软件中的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后的FMS??80首方剂进行规律分析,基于互信息法提取出药对及关联系数,根据药物使用??归纳出常用药物26味,常用药对及组合共23个,演化出14个核心药物组合,??取产生7个新处方。??.1用药频次??药物使用频次来看,位于前六位的单味中药是白芍、柴胡、当归、茯苓、甘草、??(见图2)。从常用药对及组合分析来看,前十对均是白芍、柴胡、当归、茯苓、??68?.??

3.1用药频次??从药物使用频次来看,位于前六位的单味中药是白芍、柴胡、当归、茯苓、甘草、??川芎(见图2)。从常用药对及组合分析来看,前十对均是白芍、柴胡、当归、茯苓、??68?.??

图3药物归经统计??3.3四气五味??中药四气五味的归纳中,温性药占45%,寒性药占25%,平性药占24%,寒温平性??药共占94%。从药气分析,温性药占比最多,温药能暖,能益气,能行气血,寒药多用??于清热,或可推测,现有的研究中,FMS患者,以虚寒证为主,热证或寒热错杂的证型??少一些。药物中,辛味药占31%,甘味药占30%,苦味药占29%,三味共占总数的90%。??辛味能开能散,用于疏通,苦味能降浊,能清火,能坚阴,甘味能缓急,能滋养。从药??味来看,中药对FMS总的治疗原则是疏通经络气血,排出代谢废物,化解邪热浊气,??同时注重滋养的思路。(见图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小琴;蒋峰;杨孝兵;刘丽敏;;帕罗西汀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现代养生;2016年22期
2 田新平,唐福林;应重视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4年09期
3 田新平,曾小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后纤维肌痛综合征一例[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4年12期
4 祝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诊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年12期
5 苏永忠,肖征宇,黄少弼;纤维肌痛综合征25例临床分析[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6 陆曦;;中西医结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30例[J];福建中医药;1988年05期
7 邓必骏;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J];临床荟萃;1989年09期
8 陈少贤;纤维肌痛综合征[J];临床荟萃;1989年12期
9 裘卫东;;纤维肌痛综合征[J];健康人生;2017年10期
10 ;试验表明Xyrem可有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年1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沈潜;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非药物自我管理系统评价及综合疗法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王智航;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中医证治规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3 王维祥;不同针灸处方对改善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评价[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4 Mohammad Tabatabaee;针灸与氟西汀在改善纤维肌痛症状的效果比较[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瑀;纤维肌痛综合征中医辨证分型与抑郁焦虑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夏晶;五禽戏对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干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3 岳阳;针罐药结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李天娇;观察患者意愿对拔罐与电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疗效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赵亚云;路氏八段锦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杨晓明;宫廷理筋手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7 徐芳;逍遥散加减配合针刀疗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符小英;针罐工物结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9 谈文峰;消纤痛颗粒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实验和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10 孙静;逍遥散加减方、针刀疗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
285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