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麻苏半夏汤对AECOPD(痰浊阻肺证)的临床观察及对IL-18、CRP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4-16 21:02

  本文关键词:麻苏半夏汤对AECOPD(痰浊阻肺证)的临床观察及对IL-18、CRP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观察麻苏半夏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阻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18、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将6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阻肺证)患者分为治疗沮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麻苏半夏汤及抗菌、平喘、祛痰药物;对照组予抗菌、平喘、祛痰药物。观察两组患者用药临床症状及白介素-18水平、C-反应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1.麻苏半夏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显著,其总有效率为96.87%。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麻苏半夏汤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状,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优于对照组(P0.05)。3.麻苏半夏汤可有效降低患者白介素-18水平,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优于对照组(P0.05)。4.麻苏半夏汤可有效降低患者白细胞计数,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优于对照组(P0.05)。5.麻苏半夏汤可有效降低患者C-反应蛋白含量,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麻苏半夏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阻肺证)临床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得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症状,未见明显不良反应。2.麻苏半夏汤可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阻肺证)患者白介素-18水平及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含量。
【关键词】:麻苏半夏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痰浊阻肺证 白介素-18 C-反应蛋白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59
【目录】:
  • 缩略语表4-5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前言8-9
  • 文献综述9-20
  • 1. 祖国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9-12
  • 1.1 病名及症状9
  • 1.2 病因病机9-10
  • 1.3 治则治法10-12
  • 1.4 中医特色治疗方法12
  •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现代研究概况12-20
  • 2.1 危险因素13-15
  • 2.2 发病机制15-16
  • 2.3. 诊断16-17
  • 2.4 治疗17-20
  • 临床研究20-29
  • 1. 一般资料20
  • 2. 诊断标准20-22
  • 2.1 西医诊断标准20-22
  • 2.2 中医诊断标准22
  • 3. 纳入标准22
  • 4. 排除标准22-23
  • 5. 剔除病例标准23
  • 6. 脱落标准23
  • 7. 安全性判断23
  • 8. 中医症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表23-24
  • 9. 治疗方案24-25
  • 9.1 使用药物24
  • 9.2 给药方法24-25
  • 10. 观察指标25
  • 10.1 疗效性观察25
  • 10.2 安全性指标25
  • 10.3 观察时点25
  • 11. 疗效判定: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25
  • 12. 统计方法25
  • 13 结果及分析25-29
  • 13.1 中医疗效比较26
  • 13.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的比较26-27
  • 13.3 两组治疗前后白介素-18水平比较27
  • 13.4 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的比较27
  • 13.5 两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27
  • 13.6 安全性指标变化情况27-29
  • 讨论29-36
  • 1. 选题依据29
  • 2. 方药分析及药理研究29-33
  • 3. 麻苏半夏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分析33-35
  • 3.1 麻苏半夏汤对中医疗效、临床症状的评价33
  • 3.2 麻苏半夏汤对白介素-18水平的影响33-34
  • 3.3 麻苏半夏汤对白细胞计数的影响34
  • 3.4 麻苏半夏汤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34-35
  • 4. 问题和展望35-36
  • 结论36-37
  • 致谢37-38
  • 参考文献38-44
  • 个人简历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仕凯;小半夏汤治化疗所致呕吐的体会[J];四川中医;1994年02期

2 徐萍;张学兰;孙秀梅;吴畅灏;;半夏的研究进展[J];上海医药情报研究;2002年03期

3 黄煌;半夏[J];中国社区医师;2003年02期

4 孙建平;治疗失眠宜用半夏[J];光明中医;2004年04期

5 谭达全;张炳填;李鑫辉;;仲景妙用半夏杂谈[J];中医药学刊;2006年01期

6 胡鹏;张利;邓中甲;;半夏功效发展的历史沿革[J];中医药学刊;2006年02期

7 修彦凤;张永太;王兴发;;半夏的炮制历史沿革[J];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09期

8 崔文学;;浅谈半夏及其三种炮制品[J];中国实用医药;2007年14期

9 左志琴;沈志华;辛增平;;试述半夏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J];河南中医;2008年08期

10 马新华;;简述半夏炮制的体会[J];陕西中医;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鹏举;;《内经》“治半夏”“秫米”名实考[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内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白权;;半夏研究进展[A];第六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周俊琴;安军;;加味小半夏汤对顺铂家鸽小肠功能的影响[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牛兰营;胡其芝;;瓜萎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冠心病100例疗效观察[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来春奇;;栝萎薤白半夏汤加减治心脏病心得[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曾海;;半夏汤类方与病证相关性探讨[A];仲景医学求真(续三)[C];2009年

7 王静;聂克;;小半夏汤镇吐止呕作用研究概述[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8 张艳;滕佳林;;半夏功用新探[A];'2012第五届全国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林艳艳;马洪新;卢燕;聂克;;小半夏汤对水貂呕吐模型止呕作用[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11年

10 聂克;马素起;;小半夏汤对化疗性大鼠异食癖的防治作用[A];第十届全国中药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辽宁中医药大学 朱鹏举;半夏秫米汤功在调和与通利[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2 程之;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3 四川自贡怡康中医诊所 王昆文;半夏为调和阴阳之要药[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4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宋永刚;《本经》半夏功效释义[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5 吴金莲邋周祖贻;半夏的炮制沿革和临床功效[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6 刘杰;《金匮要略》半夏应用有特点[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7 湖北省鄂州市中医医院 朱祥麟;半夏南星的生用[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8 ;延年半夏汤加味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有优势[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9 郭润英;半夏秫米汤加味治疗顽固性失眠体会[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10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 殷东风 秦海运 邢玉庆;肺癌的诊断治疗预防(下)[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于功昌;小半夏汤多靶点防治化疗性恶心呕吐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杨冰月;基于物质基础和生物活性对半夏及其炮制品功效的相关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勇;小半夏汤对化疗性异食癖大鼠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陈雪娇;麻苏半夏汤对AECOPD(痰浊阻肺证)的临床观察及对IL-18、CRP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张利;复方中半夏功效发挥方向的控制因素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陈刚;半夏的种质资源鉴定研究及加工方法对其品质的影响[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5 马素起;小半夏汤防治化疗性恶心呕吐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朱耀;《伤寒杂病论》中“半夏”的运用规律及其学术探讨[D];云南中医学院;2015年

7 吴静芬;山东半夏的活性成分及其药理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8 张玉修;基于古今药方纵横的半夏减毒增效配伍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吕爱娟;半夏水溶性有效部位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奚丽君;以半夏药对研究七情配伍对细胞代谢酶P450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麻苏半夏汤对AECOPD(痰浊阻肺证)的临床观察及对IL-18、CRP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11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9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