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联合艾灸”疗法改善癌因性疲乏临床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1-06-26 22:05
研究目的研究“腹针联合艾灸”疗法改善脾肾两虚型癌因性疲乏(CRF)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治疗癌因性疲乏提供独到的、有效的、易于推广的方法。研究方法收集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例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中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腹针联合艾灸”方案,共治疗10次,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中药治疗,统计治疗前(入组)、治疗第10次后(出组)两组的疲乏程度、中医证候评分、外周血象、安全性指标等,并进行比较,综合分析评价“腹针结合艾灸”疗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情况及病情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1)疲乏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疲乏积分评经统计学分析无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疲乏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治疗组疲乏积分减少程度(0.775±0.477)明显优于对照组(0.168±0.3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情绪维度的疗效尤其突出。(2)疲乏疗效比较: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疲乏程度分级虽然无明显差异(P>0.05)...
【文章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两组性别资料对比
?“腹针联合艾灸”疗法改善癌因性疲乏临床疗效观察???表6两组年龄资料比较土S)??组别?例数(例)?min-max?±勾值??治疗组?40?42-79?60.18±9.37??对照组?40?33-77?56.13土?12.58??t?1.633??P?0.106??经检验,两组年龄服从正态分布,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后,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病种资料??两组患者所患恶性肿瘤种类资料如下(表8,图3)。??表8资料病种资料比较(n,例)??组别?治疗组?对照组?合计??肺癌?23(57.5%)?8?(20.0%)?31?(38.75%)??肝癌?1?(2.5%)?2?(5.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研究[J]. 张春兰,孙雪莹.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23)
[2]影响胃癌患者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CFS)的社会心理因素[J]. 胡顺真,吴晓春,仲金丹.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01)
[3]中药干预肺肾阴虚型癌因性疲乏[J]. 于建华,赵鸽,冯利,马银杰,江正龙,王宁军. 中医学报. 2018(11)
[4]灸疗法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Meta分析[J]. 吴琼,汤聪,张泱,孙博玮,郭秀君. 中医药导报. 2018(16)
[5]补中益气汤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观察[J]. 林振荣,潘萍. 光明中医. 2018(14)
[6]温针灸联合八珍汤加减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研究[J]. 成艳.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8(03)
[7]癌因性疲乏相关治疗研究进展[J]. 田新学,孙倩倩,赵可雷,王颖,苗战会. 医学信息. 2018(11)
[8]癌因性疲乏中医证候文献回顾[J]. 余涛,邹小娟,刘洪涛,陈家旭,丁凤敏,王文龙. 中医杂志. 2017(24)
[9]康艾注射液治疗肺癌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临床效果[J]. 史芳. 医疗装备. 2017(21)
[10]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特点及中医证候的临床观察[J]. 徐咏梅,程培育,杨国旺,王笑民.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10)
博士论文
[1]癌因性疲乏中医辨证及针灸治疗的临床研究[D]. 连炜铃.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
[2]癌因性疲乏病因机制的初步研究[D]. 于硕.河北医科大学 2010
[3]肿瘤相关性病症中医药辨治研究[D]. 陈玉超.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肺癌、乳腺癌癌因性疲乏及中医辨证特点的调查[D]. 程培育.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2]不同灸法治疗实验性RA的抗炎效应及对HPAA功能影响的研究[D]. 王兴丽.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
[3]复方阿胶浆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观察[D]. 李娜.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4]温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研究[D]. 覃霄燕.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52177
【文章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两组性别资料对比
?“腹针联合艾灸”疗法改善癌因性疲乏临床疗效观察???表6两组年龄资料比较土S)??组别?例数(例)?min-max?±勾值??治疗组?40?42-79?60.18±9.37??对照组?40?33-77?56.13土?12.58??t?1.633??P?0.106??经检验,两组年龄服从正态分布,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后,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病种资料??两组患者所患恶性肿瘤种类资料如下(表8,图3)。??表8资料病种资料比较(n,例)??组别?治疗组?对照组?合计??肺癌?23(57.5%)?8?(20.0%)?31?(38.75%)??肝癌?1?(2.5%)?2?(5.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研究[J]. 张春兰,孙雪莹.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23)
[2]影响胃癌患者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CFS)的社会心理因素[J]. 胡顺真,吴晓春,仲金丹.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01)
[3]中药干预肺肾阴虚型癌因性疲乏[J]. 于建华,赵鸽,冯利,马银杰,江正龙,王宁军. 中医学报. 2018(11)
[4]灸疗法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Meta分析[J]. 吴琼,汤聪,张泱,孙博玮,郭秀君. 中医药导报. 2018(16)
[5]补中益气汤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观察[J]. 林振荣,潘萍. 光明中医. 2018(14)
[6]温针灸联合八珍汤加减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研究[J]. 成艳.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8(03)
[7]癌因性疲乏相关治疗研究进展[J]. 田新学,孙倩倩,赵可雷,王颖,苗战会. 医学信息. 2018(11)
[8]癌因性疲乏中医证候文献回顾[J]. 余涛,邹小娟,刘洪涛,陈家旭,丁凤敏,王文龙. 中医杂志. 2017(24)
[9]康艾注射液治疗肺癌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临床效果[J]. 史芳. 医疗装备. 2017(21)
[10]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特点及中医证候的临床观察[J]. 徐咏梅,程培育,杨国旺,王笑民.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10)
博士论文
[1]癌因性疲乏中医辨证及针灸治疗的临床研究[D]. 连炜铃.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
[2]癌因性疲乏病因机制的初步研究[D]. 于硕.河北医科大学 2010
[3]肿瘤相关性病症中医药辨治研究[D]. 陈玉超.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肺癌、乳腺癌癌因性疲乏及中医辨证特点的调查[D]. 程培育.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2]不同灸法治疗实验性RA的抗炎效应及对HPAA功能影响的研究[D]. 王兴丽.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
[3]复方阿胶浆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观察[D]. 李娜.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4]温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研究[D]. 覃霄燕.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521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25217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