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养阴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
本文关键词:益气养阴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1.研究背景:多囊卵巢综合征(简称PCOS)由于排卵障碍和内分泌紊乱状况持续存在,卵泡发育迟缓,以无排卵、高雄激素为主要表现,对子宫内膜产生不良影响,在雌激素长期作用无孕激素对抗的状态下,使子宫内膜增生、修复迟缓,高雄激素可直接损害子宫内膜的生长,故可发生异常子宫出血。目前对PCOS的研究是妇科领域的研究关注热点及难点问题。西医学认为PCOS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均存在异质性,治疗本病目前手段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医药治疗PCOS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在调经止血方面疗效明确。但是目前中医药研究多集中在中药调整月经周期方面,即对以治疗闭经、月经稀发为主要表现的研究报道较多,而对以异常子宫出血为主要表现的中药止血方法的研究极少,欠缺规范化及系统化的研究,因此针对目前该领域研究的不足,设立此课题在临床中有实用意义。2.研究内容:2.1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综述一:PCOS异常子宫出血中医研究概况:通过文献研究,回顾总结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治疗方法及研究现状,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中医理论依据。综述二:PCOS异常子宫出血西医研究进展:总结西医学对本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2.2 第二部分:临床观察目的:本研究对PCOS异常子宫出血的出血期患者以益气养阴为法中药治疗,着重探讨中医药在对PCOS异常子宫出血止血方面的作用。同时对治疗组在血止后仍继用益气养阴法治疗的患者月经改善情况进行初步疗效观察。希望通过此研究,客观评价益气养阴法在治疗PCOS异常子宫出血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5例符合PCOS及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医证属气阴两虚的出血期患者,按2:1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予以益气养阴方(菟丝子、太子参等)口服,每日一剂,早晚2次分服,服至血净为止;对照组15例予以口服黄体酮软胶囊,每次1粒(0.1g),每日2次,连服6天,停药待撤退性出血,观察两组的近期止血疗效。血止后,治疗组继用益气养阴方减去止血之品仙鹤草,服用3个月经周期观察月经改善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近期止血疗效比较:治疗组速效17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0%;对照组速效5例,显效8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血止后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显效7例,有效2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0%;对照组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66.7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止血时间与相关条件的关系:患者止血时间与年龄、入组前病程长短、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阴道出血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调经疗效比较:治疗组经过调经治疗后痊愈5例,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40%;而未经过调经治疗的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66.7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基础体温:治疗组治疗前后基础体温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基础体温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妇科内分泌激素水平: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LH/FSH比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LH/FSH匕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B超卵巢多囊样改变变化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B超卵巢多囊样改变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药短期内对卵巢形态学上的多囊样改变改善作用不明显。(8)随访:治疗组再度出现异常子宫出血现象有9例,而对照组再度出现异常子宫出血现象有11例。治疗组中有2例患者已妊娠,其中1例已足月分娩,新生儿发育良好,未发现畸形,另外1例已妊娠3个月,目前妊娠情况良好。3.结论:(1)益气养阴法对PCOS异常子宫出血的近期止血疗效肯定。(2)益气养阴法对PCOS异常子宫出血中医证候改善疗效明显。(3)益气养阴法对PCOS异常子宫出血妇科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善有作用。(4)益气养阴法对PCOS异常子宫出血血止后调整月经有一定疗效。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 异常子宫出血 益气养阴法 临床观察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71.9
【目录】:
- 中文摘要6-9
- ABSTRACT9-12
- 缩略语表12-13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3-72
- 综述一 多囊卵巢综合征异常子宫出血中医研究概况13-50
- 1 中医古籍的相关记载与认识13-24
- 1.1 “漏下”的历史沿革13-14
- 1.2 病因病机14-17
- 1.3 治则治法17-21
- 1.4 经典方剂21-24
- 2 现代中医相关认识与治疗方法24-38
- 2.1 病因病机24-28
- 2.2 治则治法28-35
- 2.3 其他疗法35-37
- 2.4 中西医结合诊治37-38
- 3 中药作用机理研究38-40
- 4 近期中医药相关研究报道40-42
- 5 小结42-43
- 参考文献43-50
- 综述二 多囊卵巢综合征异常子宫出血西医研究进展50-72
- 1 西医学相关发病机制研究进展50-57
- 1.1 内分泌因素50-53
- 1.2 子宫内膜因素53-55
- 1.3 遗传因素55
- 1.4 心理精神因素55-56
- 1.5 其他因素56-57
- 2 治疗方法57-64
- 2.1 出血期57-60
- 2.2 血止期60-64
- 3 小结64-65
- 参考文献65-72
- 前言72-73
-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73-106
- 1 临床资料73-74
- 1.1 病例选择73
- 1.2 诊断标准73
- 1.3 纳入标准73-74
- 1.4 排除标准74
- 1.5 病例剔除及脱落标准74
- 2 研究方法74-78
- 2.1 病例入组74
- 2.2 治疗方法74-75
- 2.3 观察指标75-76
- 2.4 中医证候积分评定76-78
- 2.5 近期止血疗效判定标准78
- 2.6 调经疗效评定标准78
- 2.7 不良事件78
- 2.8 随访78
- 2.9 统计方法78
- 3 结果78-91
- 3.1 一般情况分析78-83
- 3.2 疗效性指标情况分析83-91
- 3.3 不良事件91
- 3.4 随访91
- 4 小结91-92
- 5 讨论92-102
- 5.1 病因病机92-95
- 5.1.1 病因92-93
- 5.1.2 病机93-95
- 5.2 益气养阴法的止血调经作用95-101
- 5.2.1 益气养阴以“塞流”95
- 5.2.2 寓止血于调经95-96
- 5.2.3 方药分析96-97
- 5.2.4 临床疗效分析97-98
- 5.2.5 中药作用机制探讨98-101
- 5.3 失败病例分析101-102
- 结语102-104
- 参考文献104-106
- 附录106-107
- 致谢107-108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108-109
- 个人简历10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永华;;中年妇女异常子宫出血[J];健康博览;1995年11期
2 迟长功,张晓婷,李文华;介入治疗产后大出血及异常子宫出血6例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00年02期
3 卢婷婷;射频治疗异常子宫出血(附38例报告)[J];现代实用医学;2001年09期
4 范利,叶文珏,方芳,袁兰珍,敖铮;异常子宫出血与雌孕激素水平及其受体关系的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年02期
5 周仲华;异常子宫出血[J];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2年02期
6 车坤兰,宋绿茵,江梅珍;242例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分析[J];广东医学;2003年06期
7 郭淑丽,张震宇,王桂琴;热球治疗异常子宫出血55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刊;2003年10期
8 许亚莉;;异常子宫出血1044例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年17期
9 徐萌;;异常子宫出血505例临床与病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年11期
10 谢敏慧;金玲丽;;异常子宫出血1099例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英;李国杰;姚翠兰;;经阴道彩超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A];第九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刘冰艳;;射频治疗异常子宫出血119的护理体会[A];全国妇产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3 熊光武;陈勇;张巧玉;梁志清;徐惠成;;宫腔镜内膜热水消融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18例报告[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王志文;金海红;张爱国;姜丽;李苗;;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88例临床分析[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王惠兰;陈素芹;杨玉凤;孙秀芝;王振海;张霞;;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A];第三次全国妇产科基层医师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5年
6 谭晓嫦;范保维;;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838例临床分析[A];第十七届中国内镜医师大会论文集[C];2007年
7 白文佩;杨兆静;段晓华;周应芳;;40~60岁妇女非妊娠的异常子宫出血病理状况分析[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刘芸;成九梅;郭银树;李长东;苗劲蔚;段华;;宫腔镜在未婚女性异常子宫出血诊治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球华人妇产科学术大会暨第三次全国妇产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9 蒋莲丽;;宫腔镜检查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疾病中的运用价值[A];第四届长三角妇产科学术论坛暨浙江省2009年妇产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张书军;戈征;;一期宫腔镜手术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内镜会场(妇科内镜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付开霞;武威市属医院女性就诊人群异常子宫出血检出率调查及其宫腔镜的诊断价值[D];兰州大学;2015年
2 文咏欣;益气养阴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谷丽娜;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病因的诊断价值[D];吉林大学;2006年
4 高毅;经阴道B超和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价值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5 陈曼;宫腔镜联合阴道超声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治[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6 杨丽丽;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诺舒(Nova Sure)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病例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7 曹燕;诺舒(Nova Sure)阻抗控制子宫内膜消融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50例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8 张霞;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9 郭艳琴;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本文关键词:益气养阴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67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26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