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与艾灸对抑郁大鼠行为学及前额皮质5-HT能系统作用的差异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针刺与艾灸对抑郁大鼠行为学及前额皮质5-HT能系统作用的差异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与艾灸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前额皮质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色氨酸(Trp)含量与5-HT1A受体结合常数和容量的影响,探讨针刺与艾灸对抑郁大鼠行为学与前额皮质5-HT能系统的作用及其差异,一定程度揭示针刺与艾灸的抗抑郁机制及其差异。方法:将45只雄性SD成年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造模组37只。造模组进行CUMS抑郁模型制备,共计2周。2周后通过行为学检测筛选出模型制备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氟西汀组、针刺组、艾灸组,每组8只。随后各治疗组进行相关治疗,6d/周,共计3周。氟西汀组予以灌胃给药(盐酸氟西汀用蒸馏水配成1.8mg/kg,按10ml/kg/d给药);针刺与艾灸组分别予以针刺、艾灸百会及大椎穴,20min/d。治疗过程中,模型组及各治疗组仍施以CUMS刺激。行为学检测采用开野实验记录水平及垂直得分,糖水消耗实验计算糖水偏爱百分比并结合体质量进行评价,分别于实验第1d、14d、21d、28d、35d进行。末次行为学检测后禁食水12h,断头处死,冰浴下取前额皮质。运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前额皮质5-HT、5-HIAA、Trp含量;运用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分析技术借助Scatchard方程及作图计算前额皮质高、低亲和力5-HT1A受体的结合常数及结合容量。结果:1.行为学检测结果:①造模14d后,模型组大鼠开野实验得分、糖水偏爱百分比、体质量均较之正常组显著下降(p0.01),直至实验结束。②针刺、艾灸、氟西汀组开野实验水平及垂直得分分别于治疗1、2、3周后较之模型组出现显著上升(p0.01或0.05)。除第21d艾灸组水平及垂直得分均显著低于针刺组(p0.01或0.05)外,其余各时段针刺与艾灸组组间比较未见显著差异。③各治疗组糖水偏爱百分比在治疗1周后均较之模型组出现显著上升(p0.01或0.05),除艾灸组第28d糖水偏爱百分比低于针刺组(p0.05)外,其余各时段各治疗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④各治疗组体质量在治疗1周后较之模型组均出现显著上升(p0.01),各治疗组组间比较未见显著差异。与同组比较显示针刺组第28d体质量显著低于第21 d(p0.01),各治疗组体质量均于第35d出现较之第21d的显著增长(p0.01或0.05)。2.前额皮质5-HT能系统检测结果:①较之正常组,模型、针刺、艾灸组5-HT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或0.05)。较之模型组,氟西汀组5-HT含量增加(p0.05),针刺、艾灸组无显著差异。艾灸组5-HT含量显著低于氟西汀组(p0.01)②较之正常组,氟西汀、针刺、艾灸组5-HIA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 1或0.05)模型组则无统计学差异。较之模型组,氟西汀、针刺、艾灸组5-HIA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艾灸组5-HIAA含量显著低于针刺组(p0.01)。③较之正常组,模型组Trp含量显著升高(p0.01),氟西汀、艾灸组均显著降低(p0.01或0.05)。较之模型组,氟西汀、针刺、艾灸组Tr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各治疗组组间比较未见显著差异。④较之正常组,模型组5-HT/5-HIAA匕值显著降低(p0.01)。较之模型组,氟西汀、针刺、艾灸组5-HT/5-HIAA比值均显著升高(p0.01或0.05)。艾灸组5-HT/5-HIAA比值低于氟西汀组(p0.05)。⑤较之正常组,模型组高亲和力5-HT1A受体结合常数降低(p0.05),结合容量无统计学差异。较之模型组,氟西汀、针刺、艾灸组高亲和力5-HT1A受体结合常数及结合容量均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⑥较之正常组,模型组低亲和力5-HT1A受体结合容量降低(p0.05),结合常数无统计学差异。较之模型组,氟西汀、针刺、艾灸组低亲和力5-HT1A受体结合常数及结合容量均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针刺与艾灸百会、大椎穴在治疗3周后均能很好改善CUMS抑郁大鼠的各项行为学指标并使体质量增长且作用相当;但针刺与艾灸具有明显不同的作用方式,这可能与针刺及艾灸所具有的不同作用机制或有关靶点的不同反应性有关。2.针刺与艾灸百会、大椎穴在治疗3周后均能很好降低CUMS抑郁大鼠前额皮质5-HT的分解代谢水平、提高Trp的有效利用率,并一定程度改善前额皮质突触后膜5-HT1A受体的低敏状态,且二者作用基本相当;调节前额皮质5-HT能系统功能紊乱可能是针刺与艾灸抗抑郁的作用机制之一。3.本实验一定程度上所反映出针刺与艾灸治疗抑郁症的某些疗效规律提示,二者在抑郁症治疗中具有同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5-HT能系统 艾灸 前额皮质 抑郁症 针刺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5
【目录】:
- 摘要6-9
- Abstract9-12
- 英文缩略词12-14
- 文献综述14-37
- 综述一 5-羟色胺(5-HT)能系统与抑郁症研究概述14-19
- 1. 5-HT与抑郁症研究概述14-16
- 2. 5-HT1A受体与抑郁症研究概述16-17
- 3. 小结17-19
- 综述二 针刺与艾灸治疗抑郁症的机制研究概述19-24
- 1. 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机制研究概述19-22
- 2. 艾灸治疗抑郁症的机制研究概述22-23
- 3. 结论与展望23-24
- 综述三 针刺与艾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概述24-29
- 1. 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概述24-25
- 2. 艾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概述25
- 3. 针灸联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概述25
- 4. 针药联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概述25-27
- 5. 针刺与其他外治手段联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概述27
- 6. 结论与展望27-29
- 参考文献29-37
- 前言37-39
- 材料与方法39-43
- 1. 实验动物与分组39
- 1.1 实验动物39
- 1.2 动物分组39
- 1.3 模型制备与评定39
- 2. 实验仪器与试剂39-40
- 2.1 实验仪器39-40
- 2.2 药品试剂40
- 3. 治疗方法40
- 4. 指标检测及方法40-41
- 4.1 行为学检测方法40-41
- 4.2 取材方法41
- 4.3 指标检测方法41
- 5. 统计学分析41-43
- 结果43-52
- 1. 行为学检测结果43-47
- 1.1 开野实验检测结果43-45
- 1.2 糖水消耗实验检测结果45-46
- 1.3 体质量检测结果46-47
- 2. 前额皮质检测结果47-52
- 2.1 5-HT检测结果48
- 2.2 5-HIAA检测结果48-49
- 2.3 Trp检测结果49
- 2.4 5-HT/5-HIAA比值结果49-50
- 2.5 5-HT1A受体结合常数检测结果50-51
- 2.6 5-HT1A受体结合容量检测结果51-52
- 讨论52-62
- 1. 实验设计依据52-55
- 1.1 模型制备方法52
- 1.2 应激因子的选取52-53
- 1.3 应激持续时间53
- 1.4 实验动物的选取53
- 1.5 对照药物的选取53-54
- 1.6 分组的意义与目的54
- 1.7 指标选取的意义54-55
- 2. 抑郁症的中医学认识55-56
- 2.1 抑郁症的中医病机55-56
- 2.2 穴位的选取56
- 3. 针刺与艾灸的作用特点56-58
- 4. 前额皮质与抑郁症58
- 5. 针刺与艾灸对抑郁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及其差异58-59
- 6. 针刺与艾灸对抑郁大鼠前额皮质5-HT能系统的影响及其差异59-62
- 结语62-64
- 1. 结论62
- 2. 创新点62
- 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62-64
- 参考文献64-69
- 致谢69-70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70-71
- 个人简历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来酉;试论艾灸疗法在宋代的发展[J];针灸临床杂志;2003年09期
2 于本性,郭向军;近10年艾灸疗法在中风病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05年03期
3 张波;李丽;;陈日新艾灸临床经验[J];江西中医药;2006年03期
4 杜江顺;李甲灵;;手法推拿与艾灸疗法治疗落枕疗效比较[J];中国民间疗法;2007年10期
5 王万春;胡蓉;马文军;严张仁;;腧穴热敏化艾灸等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0例[J];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12期
6 周恩华;吴焕淦;谭琳蓥;刘立公;陈云飞;汪司右;王晓梅;;艾灸疗法的思考及运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年08期
7 刘忠云;蔡少华;;艾灸热敏化腧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J];中国民间疗法;2009年02期
8 ;艾灸疗法列入国家“973”计划项目[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9 林永青;赵百孝;;艾灸防治疫疾的历史与现状[J];辽宁中医杂志;2010年S1期
10 崔荣荣;金海龙;赖亮亮;;艾灸预处理对健美操运动后尿pH值的影响[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丽萍;谢永祥;伍朝春;;艾灸疗法预防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感染的临床研究[A];第10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田新发;;应用足部艾灸疗法治病保健的探讨[A];2006反射学全国研讨会会议交流文集[C];2006年
3 高希言;奥晓静;;提高艾灸疗效的探讨[A];中国针灸学会第八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高希言;奥晓静;;提高艾灸疗效的探讨[A];“针灸诊疗规范化研究的思路”学术论文集[C];2008年
5 温似锦;;熨疯·艾灸疗法治疗骨癌[A];2005全国首届壮医药学术会议暨全国民族医药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赵静洁;马文珠;;艾灸干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7 田新发;;新发艾灸按摩器疗法防治颈椎病[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8 许焕芳;赵百孝;;艾灸疗法作用机理浅述[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9 张海峰;孙国杰;赵琛;朱慧华;吴蓓玲;;艾灸抗衰老的临床研究进展[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10 谢洁珊;赵勇;刘振寰;;艾灸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方面的临床应用体会[A];第23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儿科名中医讲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保健时报记者 荆冰;冬寒艾灸正当时[N];保健时报;2010年
2 上海市中医医院针灸科 张学亮 副主任医师;养生用艾灸 健康更长久[N];上海中医药报;2013年
3 四川省达州市绿洲健康中心 欧阳军 副主任药师;艾灸疗法 也需瓣证施灸[N];上海中医药报;2013年
4 记者王宝龙;艾灸疗法列入973科研课题[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5 河南省中医院 戴秀娟;艾灸升白疗效佳[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6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 章原;艾灸的起源[N];东方早报;2013年
7 年年;艾灸疗法推陈出新[N];保健时报;2004年
8 商报记者 邹昱琴;《单桂敏灸除百病》打造人性化的养生讲座[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9 新华;江西首创艾灸新疗法将重振我国艾灸技术[N];医药经济报;2006年
10 吕斌;艾灸更宜“虚寒”者[N];中国医药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剑;艾灸诊室PM_(2.5)物理化学特征与毒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黄茶熙;艾灸诊室可吸入颗粒的物理化学特征及生物活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恩和图娅;艾灸关元对化疗期生命体征影响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罗玲;艾灸免疫调节的局部作用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唐晖;基于文献的艾灸疗法应用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马力群;艾灸疗法医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郭明瑜;艾灸对老年大鼠脑神经元保护机制的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
8 华金双;艾灸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大鼠预防性脑保护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9 王耀帅;艾灸以温促通效应与TRPV1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熊勇;艾灸对膝骨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斐;针刺与艾灸三阴交穴对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即时镇痛效应的比较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刘芳;针灸督脉经穴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神经再生抑制蛋白Nogo及其受体复合体的影响[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付寒蕾;艾灸对环磷酰胺化疗小鼠血清集落刺激因子含量影响的量效关系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5年
4 张静静;不同艾灸刺激量对环磷酰胺化疗小鼠骨髓组织黏附分子含量影响的量效关系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5年
5 孙丹红;针刺与艾灸对气虚证患者临床疗效及心率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章庆庆;艾灸早期干预对痛经大鼠子宫微循环、PG受体比值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王静蓉;艾灸对AD大鼠学习记忆、GSK-3β和磷酸化tau蛋白影响的研究[D];辽宁医学院;2015年
8 贾敏;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巨噬细胞凋亡率及MIF影响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刘耀萌;艾灸不同作用因素对APP/PS1双基因小鼠PI3K/AKT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李斌;穴位艾灸辅助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针刺与艾灸对抑郁大鼠行为学及前额皮质5-HT能系统作用的差异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16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31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