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张纾难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经验小结

发布时间:2017-05-01 15:07

  本文关键词:张纾难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经验小结,,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哮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主要有免疫-炎症反应、气道高反应性及神经机制等,其与基因遗传、过敏体质、外界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于哮喘的治疗,虽然西医有很多临床控制哮喘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对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患者的依从性差,哮喘容易反复发作,难以长期控制;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较多;尤其是对儿童患者,脏腑功能发育未全,对药物的吸收及解毒功能低,长期使用对其身心、身体健康、发育都会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哮喘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均呈上升趋势,已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一种慢性疾病。哮喘属于中医“哮病”、“喘证”等范畴。我国中医对于哮喘的治疗可谓源远流长。中医本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强调从内部因素预防哮喘的发生,通过辨证施治,改变机体对致病因素的易感性,从而预防及治疗支气管哮喘,副作用较少,近年来中医药对于哮喘的治疗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因此,运用中医药治疗哮喘.可以弥补西医治疗的不足。随着目前哮喘发病率的升高,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治疗哮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第一部分总结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哮喘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中医病名、病因病机、临床经验、临床疗效观察和实验研究四个方面。中医病名包含哮喘病名的由来,以及历代医家对于哮喘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的描述和治疗方法;临床经验包含了近年来各位名医家治疗哮喘有效的临床实际经验和对于哮喘独特的认识;临床疗效观察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观察中医药方剂对哮喘的影响以及中西医在治疗哮喘方面的区别和联系;实验研究包含了以动物模型实验研究单药或方剂对哮喘动物机体的改变。第二部分是总结张纾难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经验,主要在病因病机、治疗用药、中医调理、典型病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结合临床实际,张教授认为哮喘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以肾虚为本,风、痰为标,三者之间互为因果。治疗方面,在哮喘发作期时,张教授常以祛风化痰为主兼以温阳补肾为治疗大法;在哮喘缓解期时,张教授常以温阳补肾为主兼祛风化痰为治法。张教授的用药特点是在经方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体质与所处环境的变化随临床症状相加减。中医调理包含了患者生活起居、饮食、情志三个方面;张教授十分重视中医的调理,认为中医调理对于治疗哮喘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医调理不仅可以改变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以增强患者面对哮喘的信心。典型病例为张教授以祛风化痰补肾治法在临床实际中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本虚标实 祛风化痰 温阳补肾法 哮喘 中医药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9;R256.1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英文缩略语10-11
  • 文献综述: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现况11-29
  • 1. 中医病名11-13
  • 2. 病因病机13-14
  • 2.1 病因13-14
  • 2.2 病机14
  • 3. 临床经验14-21
  • 3.1 风邪方面15-16
  • 3.2 痰饮方面16-17
  • 3.3 本虚标实17-20
  • 3.4 其他方面20-21
  • 4. 临床疗效观察21-24
  • 4.1 中药复方21-22
  • 4.2 中西医结合治疗22-24
  • 5. 中医药特色的针灸贴穴疗法24-25
  • 6. 中医药的雾化治疗方法25-26
  • 7. 相关实验研究26-27
  • 7.1 单药研究26-27
  • 7.2 复方实验研究27
  • 8. 小结27-29
  • 前言29-31
  • 1. 哮喘病因病机31-34
  • 1.1 风邪32-33
  • 1.2 痰饮之邪33
  • 1.3 肾虚33-34
  • 2. 哮喘治疗34-38
  • 2.1 祛风之法34-35
  • 2.2 化痰之法35-36
  • 2.3 补肾之法36-38
  • 3. 中医调理38-39
  • 3.1 环境与生活起居调理38
  • 3.2 饮食调理38-39
  • 3.3 中医情志调理39
  • 4. 典型病案39-41
  • 5. 结语41-43
  • 参考文献43-49
  • 致谢49-50
  • 个人简历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生,程龙;中医药治疗老年人肺炎研究现状的思考[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年06期

2 叶莲;中医药治疗癫痫浅析[J];光明中医;2003年02期

3 徐艳华,张金钢;中医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护理[J];中国乡村医药;2003年02期

4 钟志明;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证探析[J];中医药学刊;2003年07期

5 本刊编辑部;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6 张明伟,彭俊,税玉兰;中医药治疗颅脑损伤后综合征50例[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刘允荣,刘涛;中医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2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5年05期

8 刘粉叶;张继东;;中医药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9 李益民;;中医药治疗癌症体会[J];国医论坛;2010年03期

10 雷永仲,何淡云,蒋钝儒;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存活三年以上200例的临床分析[J];新中医;198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宇飞;;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新策略的探讨[A];'97中医药博士论坛:中医药现代研究与未来发展[C];1997年

2 瞿绍泳;;中医药治疗癫痫76例疗效观察[A];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钱彦方;;中医药治疗肺癌的思考[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4 李建生;余学庆;;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要点的思考[A];全国中西医结合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范德斌;;中医药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研究近况[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6 焦拥政;郭军;李文献;宁泽云;宋国宏;;中医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思路与方法[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7 陆先灿;;中医药治疗肺癌1例[A];全国危亦林学术思想及现代临床诊疗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杨岚;杨晓惠;刘宁;;中医药治疗痤疮的特色及优势(综述)[A];首届中国中医药美容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李正祥;;彝族医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突破[A];全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病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朴铁花;;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A];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匡春林;中医药治疗肺结核项目在长启动[N];长沙晚报;2010年

2 记者 李湛祺 通讯员 许贝;河北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效果好[N];健康报;2010年

3 记者 黄心;发挥中医药作用 扩大中医药治疗规模[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4 安徽望江 朱时祥;中医药治疗流感疗效好[N];上海中医药报;2013年

5 记者 张洁、通讯员 喻朝晖;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优势独特[N];湖北日报;2007年

6 张重刚邋樊英戈;河南在规范提高和精细管理上下功夫[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7 记者张洁、通讯员喻朝晖;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诊疗扩至200例[N];湖北日报;2009年

8 ;中医药治疗非典成果初现[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9 整理 本报记者 任壮 冯磊;推动中医药治疗肿瘤国际化[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10 王淑军;治疗艾滋:中医药介入[N];人民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沈碧琼;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药治疗方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2 罗雪;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系统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陈天定;中医药治疗更年期失眠的文献系统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王君鳌;邓晋丰教授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学术经验整理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秀秀;肝癌中医药治疗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及其古方治疗的系统评价[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

2 陈杰彬;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5期(非透析)的效果比较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3 刘秋燕;中医药治疗脑供血不足型眩晕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4 杨文超;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肠炎有效性的Meta分析[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孙艳彪;张纾难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经验小结[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萧志诚;西医院癌症住院病人对中医药治疗的意向调研[D];中南大学;2008年

7 苏永南;中医药治疗传染病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8 朱晨军;中医药治疗焦虑症的研究进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徐洲;马晓燕教授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经验述要[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王sチ

本文编号:3391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391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a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