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针刺左侧委中穴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5-01 15:12

  本文关键词:针刺左侧委中穴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通过针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左侧委中穴,记录针刺过程的不同时间段患者心率变异性各指标(TP、LF、HF、SDNN、pNN50等)的变化,观察其对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探讨针刺左侧委中穴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运用针刺治疗脑梗死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40-80岁间脑梗死急性期患者30名,平均年龄64.3±3.8岁。男患16名,女患14名。针刺受试者的左侧委中穴,使用medilog(?) AR12动态心电记录仪监测心率变异性指标,记录针刺委中穴前5 min、针刺得气时、行针时(针刺10 min)、出针时(针刺20 min)、出针后5分钟5个时间点的心率变异性定量指标TP、SDNN、RMSSD、pNN50、HF、LF、VLF、logLF/HF、HF%、LF%、VLF%。将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针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左侧委中穴对HRV时域指标的影响:RMSSD、SDNN、PNN50在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出针后5min与针刺前比较数值变化不明显(P0.05)2.针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左侧委中穴对HRV频域指标的影响:TP在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出针后5min与针刺前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HF在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出针后5min与针刺前相比显著降低(P0.01);LF在出针时与针刺前比较数值下降明显(P0.01);VLF在进针时和出针后5min与针刺前比较升高(P0.05);HF%、LF%在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出针后5min与针刺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VLF%、LogLF/HF在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出针后5min与针刺前比较显著升高(P0.01)。结论:1.针刺左侧委中穴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总的心率变异性无显著影响。2.针刺左侧委中穴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迷走神经活性有抑制作用,对交感神经活性有兴奋作用。
【关键词】:委中穴 脑梗死急性期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6.6
【目录】:
  • 缩略词表4-5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前言9-10
  • 文献综述10-22
  • 1. 脑梗死10-12
  • 1.1 祖国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10-11
  • 1.2 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11-12
  • 2.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12-14
  • 2.1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构成12
  • 2.2 心脏自主神经的功能与效应12-13
  • 2.3 心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调节功能及相互作用13
  • 2.4 自主神经的传导通路及作用13-14
  • 2.5 脑梗死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14
  • 3. 心率变异性14-18
  • 3.1 心率变异性的生理基础14-15
  • 3.2 自主神经对心率变异性的调节15-16
  • 3.3 心率变异性分析的方法16-18
  • 3.4 心率变异性的临床应用18
  • 4. 针刺对自主神经的影响18-19
  • 5. 委中穴19-22
  • 5.1 委中穴的古代研究19-20
  • 5.2 委中穴的现代研究20-22
  • 试验研究22-36
  • 1. 研究资料22-24
  • 1.1 主要仪器和针具22
  • 1.2 研究对象及试验环境22
  • 1.3 诊断标准22-23
  • 1.4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23-24
  • 2. 研究方法24-26
  • 2.1 动态心电记录仪连接24
  • 2.2 取穴24
  • 2.3 针刺方法24-25
  • 2.4 试验流程25
  • 2.5 数据导出25
  • 2.6 统计学处理25-26
  • 3. 研究结果26-36
  • 3.1 针刺患者左侧委中穴在不同时间点HRV总功率TP及各频域指标HF、LF、VLF、ULF的变化26-29
  • 3.2 针刺患者左侧委中穴在不同时间点HRV各频域指标HF%、LF%、VLF%、LogLF/HF的变化29-32
  • 3.3 针刺患者左侧委中穴在不同时间点HRV各时域指标PNN50、RMSSD、SDNN的变化32-36
  • 讨论36-42
  • 1. 结果分析36-37
  • 2. 研究意义37-39
  • 3. 机理探讨39-40
  • 4. 不足与展望40-42
  • 结论42-43
  • 致谢43-44
  • 参考文献44-4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48-50
  • 个人简历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征宇;孙兮文;张效初;陈培青;沈雪勇;严隽陶;;按揉委中穴对脑愉悦回路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2 顾健华;;委中穴考证及临床应用[J];吉林中医药;2009年09期

3 许继宗;李玉华;李月明;张波;;23例健康人委中穴对体感音乐低频声波选择性吸收相关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4 林志刚;陈水金;;拍打委中穴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年05期

5 嵇明亚;江一平;;从《内经》看委中穴的主治作用[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6 段军;点刺委中穴临床运用补遗[J];中国民间疗法;1996年02期

7 陈鸿斌,李亚东,史丽君;委中穴层次结构的观测[J];针灸临床杂志;1998年04期

8 张美书,苏秀贞;点按委中穴治疗滑膜嵌顿[J];山东中医杂志;2001年08期

9 阿依贤古;;针刺委中穴治疗肾绞痛50例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07年02期

10 崔怀瑞;楼新法;戴开宇;胡斯旺;蒋松鹤;杨新东;;委中穴的局部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俞言芝;;委中穴石氏针法为主治愈痿证一例[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蒋贵东;王海莉;;针刀配合刺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62例[A];全国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邵广瑞;王光彬;宋磊;张伟;闫镔;;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脑功能成像技术对针刺委中穴的研究[A];中国针灸学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上海市曙光医院宝山分院 孙成力;委中穴放血治恶疮、顽癣[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2 中华养生瑜伽协会 迷罗;小满节气多疏通[N];健康时报;2010年

3 健康时报特约专家 王麟鹏;冬季:按摩穴位增免疫[N];健康时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蔡红梅;电针配合三金穴、委中穴放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D];山西中医学院;2015年

2 庞博;针刺左侧委中穴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封迎帅;点刺委中穴放血对家兔实验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范伊凡;针刺单侧委中穴对正常人腰骶部温度变化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魏科祥;针刺委中穴对颈内动脉末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吕俊玲;委中穴不同放血量治疗下腰痛的即刻疗效及对表面肌电影响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8年

7 陈康艺;委中穴刺络拔罐对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彭博;电针委中穴对兔腰肌损伤修复过程中VEGF、MVD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9 王丽娟;雀啄刺委中穴对缺血性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针刺左侧委中穴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9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39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3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