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心理学硕士课程作业:奥古斯丁心里思想:“忏悔录”,管理心理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5-02-02 16:55
(一)罪恶的来源
至善的上帝所创造的整个世界都是美好的,那么为何还有恶?恶是从哪里来的?这是奥古斯丁最初思索的问题。他认为上帝所造的一切物(包括人)都是好的,但为什么人会犯罪而堕落呢?为什么在善恶的决断上出现了有悖于上帝意旨的选择呢?不管是“始祖”受“蛇”的“引诱”,还是“始祖”与“蛇”的“共谋”,都是因为“自由意志”,所以在择善避恶的选择上自趋于下流,背离了上帝的看护和嘱托。1、始祖被逐与自由丢失
2、奥古斯丁语境中的自由
(二)罪恶的象征
1、偷梨事件
2、与偷食禁果的比较
(三)罪恶的本质
1、从骄傲到越界
2、始祖不洁行为的遗传
二、悔改观
(一)前提---人有悔改的内心渴求
(二)悔改的路径
(三)悔改的本质
2、聆听神旨
奥古斯丁说只有真心的忏悔并遵照信仰的生活,人才能更接近天国,靠拢于上帝,所以为了能获得上帝的恩宠,就要在上帝面前对自己的罪行进行虔诚的忏悔。奥古斯丁说了也做了,,从“偷梨事件”到“米兰花园”聆听“福音”,奥古斯丁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述,但笔者认为最具价值的为“偷梨事件”,从忏悔此事件开始到心灵重负的赦免,以例证的手法强有力地证明了“忏悔”的意义。
结语
奥古斯丁强调罪的根源不在别处,就在人的意志之中。人类始祖犯罪的根源不是由于外在的诱惑(当然蛇的引诱是一个因素,但并非根本因素),而在于人的意志,人的意志自由所导致的自我毁灭。基督教神学把人的沦落归结为原罪,并以人与上帝的疏离解释人性的沦落状态。然而,这种神话解释在启蒙运动之后,遭到理性哲学的否弃,在启蒙时代,沦落的教义与原罪和全盘堕落一起遭到拒斥
参考文献
[1]《圣经》,中国基督教协会,1998 年。
[2]奥古斯丁:《忏悔录》,向云常译,华文出版社,2013 年。
本文编号:119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caijicangku/wuyoulunwen/11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