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采集仓库 > 无忧论文 >

新媒体对北京体育大学学生社团建设的影响及其策略分析,大学生论文

发布时间:2015-02-02 17:02

1前言


1.1选题依据
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服务学生、服务校园、服务社会,一方面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进而培养自身的组织协调等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扩大了社团的影响力,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同时髙校学生社团也存在很多方面的缺陷,如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社团发展的物质保障尚不健全、社团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单调重复现象、社团指导力量有些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高校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
伴随着科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在悄无声息的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及生活方式,新媒体因其信息的海量性、传播的即时性与开放性、交流的互动性为人们带来颇多便利,同时有研究者发现在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也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认知冲突与思维阻碍,人格障碍与行为失范,心理封闭与情感缺失,生活偏差与媒介依赖。造成这些心理问题的主要成因是新媒体的开放性导致媒介环境复杂化,其虚拟性造成青年心理身份的不断变换,新媒体的信息容量巨大,造成消化障碍,同时信息的易取性又容易导致青年对媒介的依赖性。因此,对大学生运用新媒体进行有效引导极为重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体观,适度地使用新媒体。
立足于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这一重要角色,对于新媒体所呈现出的实时性、交互性、复合性、个性化、数字化等特点,需要深入研宄其可能对学生社团产生的影响,并需确定每种影响因素对学生社团的正向或消极影响,针对性地探讨研宄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团对高校学生思想品质、意识形态教育的积极作用。然而以往研宄者多从新媒体自身特点出发进行分析,运用历史纵向研宄、比较分析、个案分析等方法,探寻社团发展变化特点,并从社团发展趋势中探索新媒体的影响因素及对社团建设的利弊影响。这类研宄往往都是经验总结或是理论探讨,没有实证性研宄,无法通过客观数据证明新媒体对学生社团的影响。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高校学生社团有着自己独特之处,是学校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也深深的受到新兴媒体的影响。通过我国新媒体发展的主要特点以及新媒体技术在高校中的应用,理性分析新媒体给高校社团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通过与传统媒体环境下高校社团建设的特征进行对比、辨证分析,从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两方面指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社团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分析当前北京体育大学学生社团应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建设,包括社团管理,社团活动的开展,社团舆论思想的导向等问题,寻找利用新媒体对北京体育大学学生社团进行建设的新模式和新手段。
本研究从学生社团运行、建设、管理三个层面出发,采用问卷法对与学生社团相关的不同群体进行针对性施测,并通过开放式问卷、团体深度访谈等方法对不同群体进行研宄,探寻新媒体影响学生群体的具体途径,以及探讨解决新媒体对学生社团消极影响的应对策略。


1.3相关概念的界定
然而国内外对于新媒体的定义千奇百怪、五花八门、各不相同,在线媒体顾问、资深媒体分析师定义的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国内学者岳颂东(指出,新媒体是采用当代最新科技手段,将信息传播给受众的载体从而对受众产生预期效应的介质。也有学者(景东,苏宝华,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向大众实时交互地传递个性化数字复合信息的传播介质。熊澄宇(则认为,新媒体主要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产生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形式。
本研究采用姜进章(的定义,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进行大众传播和人际沟通的形态。


2文献综述


2.1高校学生社团相关研究现状
2.1.1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关于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宄,其内容大多针对高校学生社团所出现的不同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由于研究者所选取的研究对象的差异,研宄结果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于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所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方针尚无定论。
林章义,罗邻球(主要以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生社团为研宄对象提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学校对学生社团的建设缺少规划,社团整体布局不合理;二、学生社团内部管理不严,组织松散;三、学生社团建设的资源配置不足;四、学生社团建设理论的研宄和沉淀太少。针对以上四点不足,研宄者提出六点建议: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营造良好的社团发展环境;二、在学生社团中建立团组织;三、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四、重点培养和扶持文化科技知识含量高的社团;五、加大学校经费的投入,鼓励学生社团多渠道筹集活动经费;六、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有研究者(刘红红,以苏州大学学生社团为个案,总结了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所存在的问题: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物质保障尚不健全,社团活动创新能力有待挖掘,社团建设指导力量稍显薄弱。通过对个案的分析,研宄者提出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对策:优化学生社团建设的外部环境,强化学生社团的自身建设,积极借鉴国外髙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宝贵经验。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孙丽霞(认为,我国高校学生社团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却也存在许多共性问题:社团成员低龄化问题严重,社团组织发展不平衡;社团管理机制不完善;学生干部缺乏系统、有效地培养,社团创新能力不一等。同时她倡导五个一”的社团建设新模式,即一套管理制度、一个品牌活动、一个指导教师、一个挂靠部门、一个合作单位。确保社团能够持续、健康、快速、稳定地发展。
钱波(认为,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重点包括:一体两翼的工作格局是社团自主性发展的根本前提,其中一体指共青团组织,两翼指学生社团和学生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是提升社团育人功能的根本保障,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要以“导”字为第一要领,与学生社团的类型特征相结合,与学生社团的可持续性发展相结合与学生社团全体成员的成长成才规律相结合;认识并尊重社团的发展规律是实现社团繁荣的根本途径,目前每一个高校每一种类型的学生社团都有着不同的成员对象,不同的工作需求和工作目标,因此衍生了不同的社团生存环境和成长方式,各种社团以其狗丽多彩的生存形式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一席之地,社团发展的不均衡性也由此产生,这一发展规律必须得到充分认识与尊重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


2.2新媒体对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影响的相关研究
目前还没有学者真正关注新媒体对于高校学生社团的影响,新媒体在高校学生教育及管理领域的应用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二是新媒体对高校共青团及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影响。然而学生社团正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基地,也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学生社团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分析以上两方面的研究现状对于探索新媒体对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的影响表现在,多元化的信息来源及输出途径使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交流方式、学习习惯、性格塑造、价值观形成等方面发生了改变(姜恩来,,吴勇,但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转变观念,创新理念,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新媒体技术的主客体平等性,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高校在积极构筑新媒体的资源平台,努力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的同时,更需建立健全校园新媒体信息的监督机制,确保学生信息输入的政治安全性及科学导向性。

新媒体对北京体育大学学生社团建设的影响及其策略分析,大学生论文


高校共青团及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需要敢于善于利用新媒体技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利用手机新媒体通过短信进行的新闻出版活动,新媒体的加入发挥其互动优势,以便及时调整内容。最关键的是新媒体改变了青年大学生信息接收体系,满足了年轻人某种自我实现和期待的心理需求。通过更加时尚的方式真正实现共青团思想引领,全面育人的目标(唐金楠,。
与此同时,新媒体也对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挑战,首先是信息获取的“无主控性”,这使得共青团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发挥新旧媒体的综合效应,推动多媒体融合,一方面充分发挥新媒体时讯性优势,另一方面也要坚持传统媒体的可控性,“以新代旧,以旧管新”。针对信息传播的“虚拟性”,高校应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网络安全监管建设、加强对团员青年的信息素养教育,占领高校新媒体阵地,让新媒体增强校园文化建设活力。多媒体融合趋势所具有的“不可逆转性”迫使教育工作者要适应新媒体环境,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工作手段和载体,以进一步拓宽青年学生与团组织及社会的交流渠道。

3.研究方法.................................11
3.1问卷查法.................................11
3.1.1调查对象.................................11
3.1.2问卷编制.................................12
3.1.3学生社团社员的测量.................................12
3.1.4学生社团社长的测量.................................12
3.1.5学生社团管理者的测量.................................12
3.1.6新媒体对学生社团影响途径的测量.................................13
3.1.7施测程序.................................13
3.1.8统计工具.................................13
4结果与分析.................................14
4.1北京体育大学学生社团运用新媒体途径的特征...............14
4.2新媒体对北京体育大学学生社团影响的具体方式...............15
4.2.1对社团活动形式、内容的影响...............15
4.2.2对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的影响...............16
4.2.3对社团学生骨干、社员管理的影响...............17
4.3新媒体对不同类型学生社团的影响...............18
4.3.1新媒体对不同类型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18
4.3.2新媒体对不同类型学生社团的消极作用...............18
4.4不同学生社团卷入身份对新媒体影响的认知...............20
4.4.1不同学生社团卷入身份对新媒体积极影响的认知...............20
4.4.2不同学生社团卷入身份对新媒体消极影响的认知...............21
5新媒体对学生社团影响的应对策略...............22


5新媒体对北京体育大学学生社团影响的应对策略


5.1加强对新媒体知识、技术的学习和应用
伴随信息高速化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学习使用是新世纪人才培养能力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充分掌握新媒体技术,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才能驾取新媒体技术,去其糟柏,取其精华,利用新媒体的便捷、灵活特性,丰富社团活动内容,更新社团活动形式,增进社团对外交流,加强社团宣传建设,促进社团良性发展。
加强学生社团对新媒体知识、技术的学习。想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就需要深入学习新媒体知识、技术,学生社团应自主学习新媒体知识,使用新媒体工具,尝试多种社团宣传技术手段,检验新媒体工具的实用性与安全性。北京体育大学校团委每学期均举办新媒体技术的培训班,计算机协会定期开展网络知识讲座,普及新媒体相关知识,推广新媒体技术的使用方法。只有深刻理觯新媒体技术的内涵,才能够自觉屏蔽新媒体对学生社团造成的消极影响。
加强高校新媒体技术应用的建设。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中的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建立髙校学生社团宣传交流系统的媒体联络机制,媒体应对机制,提升社团活动的媒体应用技术水平。北京体育大学校团委建立了学生信息发布短信平台,从源头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与安全性,同时社团联合会还建立了微博及人人网主页、社联群,吸纳所有注册社团作为“粉丝”,一方面与各社团积极互动,及时发布各种信息,监管学生社团建设发展的全过程。同时也通过自身对新媒体的积极号召各社团大力发展新媒体应用技术,利用新媒体自身的优势去防止新媒体弊端的产生。
北京体育大学校团委、校社团联合会每周定期召开全体社长例会,针对随时出现的各种威胁大学生思想政治安全的现象、事件,及时进行通报,对于各学生社团在使用新媒体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坚决阻止的同时也对现象背后内在思想根源进行剖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与效率方面。首先,应正确认识新媒体的传播特点,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面对学生社团错误的、不正确的或不成熟的思想观点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疏堵结合”的原则,以德育人,以理服人,以平等的方式丰富教育形式,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力争做到二者辩证统一,为我所用。其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独特优势,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7研究局限与建议


7.1研究局限
在研究取样方面,本研宄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以及新媒体对北京体育大学学生社团发展与建设的影响,由于取样的局限性研宄的外部效度不高,生态学效度不够理想,很难推广至样本总体。只能管中窥豹,以小见大,从特例去反推北京乃至全国高校学生社团中新媒体运用发展趋势,对于防范新媒体对学生社团消极影响的具体措施,也会由于样本的特异性导致略有偏颇。
在研究方法选取方面,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就问卷法而言,研宄采用自编问卷,所编制的三种版本的问卷属平行同质量表,但研究没有利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来检验三种平行问卷的结构是否一致,即没有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另外对于新媒体负向功能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也偏低,需进一步修订。就访谈法而言,专家访谈与团体深度访谈都没有形成访谈提纲,对于访谈结构也没有运用专业质性分析软件进行编码分析,形成相应结论维度,而是简单通过整理合并同类关键词,计算频次及频率来得出结论,严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研宄结果分析过程中,问卷多选题目的处理需进一步完善,由于三类群体样本数量差距较大,可能影响统计结果的有效性和说服性,可能由于样本数量过大导致型错误增大的概率。应对策略的提出可能会受到研宄者自身工作经验的影响,以及所在高校学生社团特点的影响,对于体育类和实践类社团的关注较多,而公益、理论类社团由于其数量较少,可能在影响途经研宄及应对策略,尤其是在社团建设方面有所忽略。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19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caijicangku/wuyoulunwen/119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4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