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采集仓库 > 无忧论文 >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国有企业集团资本市场对财务风险影响

发布时间:2015-03-15 22:12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20世纪60年代,美国掀起了一轮企业联合兼并的浪潮,联合大企业自此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学者们发现以往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纵向一体化己经难以对这类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特征做出解解。因此,有学者提出用内部资本市场的概念来解释这一现象。随后内部资本市场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话题。学者们从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性、边界、效率等方面对它进行了深入的研宄。到目前为止,对内部资本市场争议最大的话题在于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支持有效论的学者从内部资本市场具有监督激励的优势,可以缓解融资约束以及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等方面阐述了内部资本市场的价值。相反,支持无效论的学者则从内部代理问题,过度投资,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内部市场给企业集团带来的风险。毫无疑问,内部资本市场是一把"双刃剑”,合理地运用内部资本市场可以提高企业资本配置的效率,增加企业集团的价值,但是如果对内部资本市场使用不当,很有可能会阻碍企业集团的发展,引发财务风险,甚至是财务危机,导致企业集团的破产。在现实生活中,企业集团由于对内部资本市场使用不当致使企业集团陷入困境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德隆系"、"三九系"、“格林柯尔系”、“鸿仪系"等大型企业集团纷纷陷入财务困境,使得人们不禁开始思考内部资本市场的弊端和风险。因此,对内部资本市场的评定标准不能仅仅局限于它对企业经营效率和价值的影响上,还应该把内部资本市场对企业风险的影响考虑在内。这样才有助于提升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加强对财务风险以及财务危机的防范。国有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纽带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其中很多国有企业或者是上市公司都是由国有企业集团控股,这些国有企业集团大都资产规模巨大、涉及多元化经营。
……….


1.2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2.1研究方法
1.文献研宄法。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回顾并总结了国内外学者有关内部资本市场的研宄成果,以此为基础形成了本文的研宄方向和思路。此外,本文也对现有文献研究内容的不足进行了思考,在此基础上改进论文的框架结构和研宄方法,最终形成本文的分析路径。
2.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文首先根据“内部资本市场”和“国有企业集团”各自的内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得出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功能异化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内部资本市场对财务风险的影响。接着运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研宄方法,以2008年到2012年国有企业集团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模型的方法对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对财务风险的影响进行了验证。
………


2文献综述


2.1国外文献综述
内部资本市场是与外部资本市场相对的一个概念,主要是指企业各部门之间资本配置的市场。最早提出内部资本市场概念的学者是Alchian和Williamson.Alchian(1969)在研究通用汽车公司时发现,通用汽车内部存在一个投资基金市场,在该市场中出清速度更快,而且可以更容易、更准确地获得资金借贷方的信息。Alchian虽然没有使用内部资本市场这个概念,但是他提出的投资基金市场就是类似于内部资本市场的概念。Williamson (1975) 2认为在M型结构的企业中,企业总部会将现金流聚集起来,并分配给投资效率最高的部门,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内部资本市场。他还指出内部资本市场之所以出现就是因为外部资本市场并不是万能的,达不到资本配置效率的最大化。这时内部资本市场的出现可以弥补外部资本市场的缺陷,提高资本配置的效率。随着内部资本市场概念的提出,学术界对其的研宄也逐渐深入起来,到目前为止,学者们对国内资本市场的定义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从资本市场运营的范围进行解释的。Williamson (1975)将企业内部各部门围绕企业内部资金展开竞争的市场称为内部资本市场。这是最早对内部资本市场的定义,它将内部资本市场和外部资本市场区分了开来,但是存在一定的缺陷,它没有探讨内部资本市场其他方面的特点。
………


2.2国内文献综述
相对于国外的研究,我国对内部资本市场的研宄相对较晚,直到2000年之后才陆续开始。本文也将从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等方面进行文献的梳理。周业安和韩梅(2003) 通过研究华联超市上市的案例,认为我国存在内部资本市场。在这个案例中,华联集团以重组的方式,,构建内部资本市场,通过有效的运作使旗下的子公司满足再融资的要求,缓解了外部资本市场的融资约束,解决子公司资金短缺的问题。他们同时也指出在新兴市场中,企业会自主构建内部资本市场,同时发挥内外部资本市场的优势,增加企业的价值。魏明海和万良勇(2006) 认为内部资本市场可以依附于不同的组织形式,从最早M型组织结构过渡到了各种不同的组织结构中。不仅如此,表现形式也从最早的企业总部与部门之间的资金划拨过渡到了企业间的关联担保,关联资金资产交易等形式。我国对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评价是通过企业多元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来衡量的。苏冬蔚(2005) 24研究发现若一个企业的内部资本市场是有效的,资本可以在内部资本市场进行有效的分配,不需要过多地依靠外部资本市场。但是如果内部资本市场无效,此时企业不得不依靠外部资本市场在进行资源配置行动。所以他得出了以下的结论:企业价值越高,越倾向于实施多元化战略,对外部资本市场的依赖程度越小。这个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市场具有一定的效率。蹇张璋(2006) 25选取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多元化程度高的公司同外部资本市场的融资交流少。
……….


3.内部资本市场和国有企业集团相关理论分析......... 13
3.1内部资本市场的基本理论......... 13
3.2内部资本市场功能的异化......... 17
3.2.1内部资本市场异化概述......... 17
3.3.2内部资本市场异化的相关理论 .........18
3.2.3内部资本市场异化的特征 .........19
3.3我国国有企业集团相关理论分析 .........20
4.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对财务风险的影响机制......... 26
4.1内部市场规模与财务风险 .........26
4.2管理层激励机制与财务风险......... 27
4.3企业集团股权结构与财务风险水平......... 28
4.4董事会治理与财务风险水平 .........29
4.5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水平......... 30
5.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与财务风险的实证分析......... 32
5.1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对财务风险影响......... 32
5.2实证分析变量的选择与数据 .........34
5.3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对财务风险影响......... 36


5.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对财务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


5.1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对财务风险影响的研究假设
在一定前提下,随着内部资本市场规模的增加,企业集团不仅可以使用更多的内部资源,同时还可以提高外部融资的谈判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企业集团的财务优势,降低财务风险。但是,内部资本市场规模的增加同时也会带来过度投资,这种投资并不以增加企业长期价值为目的,而是一种盲目的扩张行为,常常带有攀比的性质。因此,较大规模的总资产很可能导致效率低下甚至是无效率的投资行为,这种投资行为必然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根据前文所提到的双重代理理论,在国有企业集团中存在着股东一经理人代理问题,由于股东和经理人目标函数不一致,极有可能导致经理人的寻租行为,损害企业的价值。此时,为了让经理人更多地考虑企业集团的长期利润,可以通过激励机制来提高经理人与公司利益的一致性,减少寻租行为,提高资本配置的效率,降低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对经理人的激励措施有很多,包括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国有企业集团资本市场对财务风险影响


………


结论


本文以国有企业集团为对象,研究了内部资本市场对集团财务风险的影响。以2008年到2012年这五年的数据作为研宄基础,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的方法,对国有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财务风险进行实证测度和判断,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内部资本市场的规模来看,规模越大,财务风险也越高。资产规模的增加会带来过度投资的问题,这种投资并不以增加企业长期价值为目的,而是一种盲目的扩张行为,常常带有攀比的性质。此外,规模增加带来的多元化经营问题也有可能给企业带来负面的影响。当企业以进入全新的领域之后,很有可能出现项目规模不大,没有足够的竞争优势等问题,导致抗风险能力和获利能力下降,最终分散企业财务资源,拖累主营业务,导致总资产收益率下降,增加财务风险。
第二,在管理层激励机制方面,随着管理层薪酬的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下降。这表明高管薪酬水平的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理人的寻租行为,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降低财务风险。与预期不同,管理层持股对财务风险的影响不-,r显著,这可能是由于国有企业集团管理层持股现象不普遍和我国股权激励效果不明显等原因造成的。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8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caijicangku/wuyoulunwen/18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9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