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村民守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2 18:09

  本文关键词:村民守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依法治国 依法治村 守法 法治文化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实现依法治国,依法治村是基础,要实现依法治村,实现村民守法自律是关键。村民守法即是要求村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行使自身的权利和履行法律义务的活动。村民由于受到自身文化素质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并不能够真正积极行使自身的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断的受到不公平行为以及违法行为的侵害,造成了暴力、越级上访、堵路等群体性事件,对我国农村社会的正常发展和社会和谐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所以,要实现依法治村,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在于实现村民的守法自律。历史是具有传承性的,当今农村出现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的问题也是有其历史渊源的。从秦汉时代开始施行的封建统治经过几千年的演化与转变,也已形成了一套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对当今农民的影响不可谓不深刻,在村民的心底和行为上已经留下的根深蒂固的烙印。所以,我们需要在历史的脉络中寻找线索。第一章。从整体上表明研究“村民守法”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笔者先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以表明本课题研究的理论背景;简要的说明了笔者研究过程中运用研究方法、方式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笔者主要对村民守法进行了理论阐释。首先对守法的核心概念进行了初步的界定,进而对守法理性以及守法的实现条件进行了阐释,最后对村民守法以及市民守法的差别进行了比较研究。第三章。笔者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笔者在潜江市G镇村内的调研材料的分析,对村民守法的现状进行深入解剖,进而表明了目前村民守法的现有基础,重点阐释了村民守法的障碍以及危害。第四章。此部分乃是本课题研究的落脚点,即基于对村民守法障碍的分析,提出了笔者对塑造村民自觉守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依法治国 依法治村 守法 法治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0.0;D422.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引言8-17
  • 1.1 研究背景8
  • 1.2 研究意义8-9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9-13
  • 1.3.1 国外研究综述9-11
  • 1.3.2 国内研究综述11-13
  • 1.3.3 文献述评13
  • 1.4 研究内容13-15
  • 1.4.1 主要内容13
  • 1.4.2 基本框架13
  • 1.4.3 基本观点13-15
  • 1.4.4 基本思路15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5-17
  • 1.5.1 研究方法15-16
  • 1.5.2 可能的创新之处16-17
  • 第2章 村民守法理论阐释17-27
  • 2.1 核心概念阐释17-19
  • 2.1.1 守法的含义17
  • 2.1.2 守法的分类17-18
  • 2.1.3 守法的构成要素18-19
  • 2.2 守法理性19-21
  • 2.2.1 守法主体对法律的认知20
  • 2.2.2 守法主体对法律的认同20
  • 2.2.3 守法主体行为时的利益权衡20-21
  • 2.2.4 守法主体的自律状态21
  • 2.3 守法的实现条件21-24
  • 2.3.1 法治文化21
  • 2.3.2 科学立法21-22
  • 2.3.3 严格执法22
  • 2.3.4 公正司法22-23
  • 2.3.5 公民素质23-24
  • 2.4 村民守法与市民守法的差异性24-27
  • 2.4.1 守法主体自身素质的差异24
  • 2.4.2 法治文化氛围的差异24-25
  • 2.4.3 监督体系的差异25
  • 2.4.4 法律诉讼成本的差异25-26
  • 2.4.5 法律内容的差异26-27
  • 第3章 村民守法的现状分析27-42
  • 3.1 调研概况27-31
  • 3.1.1 样本资料27-28
  • 3.1.2 变量的确定28
  • 3.1.3 调查方法28
  • 3.1.4 基本数据分析28-31
  • 3.2 村民守法的现有基础31-33
  • 3.2.1 司法体制改革31
  • 3.2.2 媒体宣传较为广泛31-32
  • 3.2.3 普法内容较为全面32
  • 3.2.4 法律意识有所提升32-33
  • 3.2.5 法治氛围基本形成33
  • 3.3 村民守法的障碍33-40
  • 3.3.1 传统文化的影响33-34
  • 3.3.2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34
  • 3.3.3 较低的个人素质34-35
  • 3.3.4 经济利益驱使35-38
  • 3.3.5 立法的缺位与滞后38
  • 3.3.6 司法不公与司法成本高38-39
  • 3.3.7 执法不严与执法不公39-40
  • 3.3.8 普法力量单薄与形式单一40
  • 3.4 村民守法问题的危害40-42
  • 3.4.1 导致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无序发展40-41
  • 3.4.2 不利于农村法治文化的健康发展41
  • 3.4.3 导致农村环境的无序发展41-42
  • 第4章 塑造村民自觉守法的对策建议42-50
  • 4.1 法治文化建设42-43
  • 4.1.1 法律主体的培育42
  • 4.1.2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42
  • 4.1.3 完善法律救济体系42-43
  • 4.2 立法层面43-44
  • 4.2.1“立”—填补立法空白43-44
  • 4.2.2“改”—增强法律适应性44
  • 4.2.3“废”—避免法律滞后性44
  • 4.3 司法层面44-46
  • 4.3.1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44-45
  • 4.3.2 实现司法独立45-46
  • 4.3.3 降低司法成本46
  • 4.4 执法层面46-47
  • 4.4.1 建立法律预防机制46-47
  • 4.4.2 建立法律监督机制47
  • 4.4.3 建立法律惩治机制47
  • 4.5 普法层面47-48
  • 4.5.1 创新普法形式47-48
  • 4.5.2 加强普法力量48
  • 4.5.3 优化普法内容48
  • 4.6 个人素质提升48-50
  • 4.6.1 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48-49
  • 4.6.2 法律素质的提升49
  • 4.6.3 身体心理素质的提升49-50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50-51
  • 参考文献51-54
  • 附录54-63
  • 附件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青维富;;论新型农民之法治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2 李怀杰;管岭;祝小宁;;论当代政治视阈下的公民素质[J];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3 王晓烁;刘庆顺;;守法行为的心理因素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陈国申,李媛媛;试论村民自治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对策[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夏凤珍;漫议司法守法[J];行政与法;2002年05期



本文编号:1020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020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2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